江新伟:质控从源头做起
- 来源:中国汽车界·汽车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江新伟,质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6 12:53
江新伟有一张年轻而生动的面孔。
37岁,任职东风汽车技术中心商品开发部项目副总工程师,统筹协调着一个百余人的项目团队,称得上“年轻有为”。
出生并成长于湖北十堰,让江新伟有着浓重的东风情结。2000年,他从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专业毕业,选择东风作为自己职业的起点时,一切顺理成章。
彼时,东风轻型车和轿车事业刚刚起步,从事轻型车开发业务的江新伟,从最基本的画图、工程结构计算分析以及基础试验入手,一做就是7年。在此期间,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东风之星EQ1030、EQ1040系列轻卡开发以及日产F91A系列轻卡的开发。
2007年,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事业日渐发展,亟需更多研发人员的加盟。恰逢江新伟在东风轻型车研发工作告一段落,出于对乘用车的向往,渴望挑战自我的他,顺利转回自主乘用车事业。
两年时间,在东风风神S30系列轿车开发中得到锻炼与提升后,2009年秋,A60项目组成立。江新伟接受重任:负责A60系列车型的开发。这款被定位为东风风神旗舰车型,被寄予厚望——成为东风乘用车形象和销量提升的突破口。
因此在开发之初,公司就对江新伟的团队提出高技术水平、高质量水平、高效开发的开发要求。
这对江新伟而言,是压力也是挑战。“惟一能证明自己的,是用质量说话。”14年的汽车产品开发经验,他一直坚持相信——做好产品质量,不仅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惟一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对于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也是应该始终坚持的职业操守。
技术与人
受益于多年轻型商用车整车设计与整车项目管理的经验,江新伟很快就适应了乘用车整车研发的节奏。商用车的营运性质与乘用车提高人出行效率和舒适度的不同,后者对于产品性能、特别是舒适性的要求更加严苛。
作为A60项目的具体执行者,江新伟主要负责A60项目的推进和各个部门的协调。
汽车工业是人类的知识经验和技术水平的集大成,仅次于航天飞机。一个全新的项目,资源的匹配协调、技术质量风险都充满各种挑战。整车开发与项目管理者的角色,决定他需要跟机械、电子、造型、工艺、成本收益核算、销售、供应商等方面的人打交道,开大大小小的技术研讨会和技术评审会,制定各类技术方案。此外,他还要跟领导和同事们一同编排项目计划、核算项目费用,协调上下游几十个不同部门共同协作、推进项目沿既定目标有序前行。
这意味着,江新伟首先要通晓与汽车相关的各种基础技术,从金属材料到石油化工,从工艺到物流,从医学到美学,乃至于心理学中情感因素的细微变化。他需要把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材料或技术有机融合并集成一起,使之正常运转。
除此外,江新伟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员工的管理。他刚来的时候,东风乘用车开发的队伍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技术积累和流程框架都还在构建的过程中,在这样一个整车研发团队中,几百个技术人员进行分工协作,怎样高效协调各方,让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努力,这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一百多个常驻项目研发人员,再加上零散的阶段性参与和流动性工程师,构成了江新伟带领下的A60项目研发团队。
江新伟告诉《汽车人》,制定规划和考核从四个层面,第一是东风自主乘用车的中期计划,第二个层面年度项目开发计划,第三和第四层面就是月度的工作总结和计划周报,如此,A60项目研发从宏观规划到细化落实,逐步推进。
这期间,他要与项目团队外的各个专业部门打交道。设计与工艺部门,采购、质量、供应商、经销商甚至车管所和交警大队,繁琐且细碎的沟通反而让他找到了乐趣。
“我做的工作基本上类似于居委会阿姨做的事情。”江新伟笑言。在人的管理中,如何把各个年龄段的人集中在一起,优化组合成最强的战斗力,一度让他大费脑筋。一方面运用公司各种奖励与考核办法去激发大家一起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从事业和情感的角度的打动人心,鼓励大家以创业的心态一起做事,这基于他所深信不疑的工程技术人员所拥有的强大责任与使命感。
“绝大部分人的内心还是有创业的干劲。做成一个项目,实际上成就了个人,成就了团队,也成就了公司,这是一个三赢的事情。”
在他看来,“技术和人的协调组织”,这两个方面都必须擅长。“如果偏重于哪方面,或忽视哪方面,这个工作会出问题,必须得两手都得兼顾才行。”
质量不妥协
从A60项目立项到开发成功,江新伟他们的研发团队用了不到3年时间,准确来说,是29个月。这是个相当紧凑的开发周期。
在开发过程中,他们充分吸取和借鉴了东风集团内各个事业板块的先进经验。尤其是合资公司东风日产与神龙汽车在产品开发中节点控制模式和质量管理方式,被有效运用到自主产品的开发之中。在江新伟看来,这也是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立足于高起点,并能够较快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A60系列的开发过程中,保证技术质量是江新伟关注第一要素。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研发周期与质量之间的矛盾,或者成本与质量之间不得不寻求平衡时,他的选择永远是优先保证质量。“首先是要把质量控制住,在质量上不能够有任何妥协或者让步。”
为了让这款产品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有优异的质量表现,江新伟和团队绞尽脑汁,充分考虑各种严峻复杂甚至是苛刻的使用环境。
以用户每天都会用到的汽车智能钥匙为例,似乎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但对于江新伟他们来说,意味着各种质量策划和控制项目:高温和紫外线晒不变形、盐水酸雾下不跑电不锈蚀、不怕尖锐硬物划伤、油渍汗水不浸染、不被机场雷达通讯基站高铁变电站电视塔等各种电磁环境干扰、耐跌落耐冲击耐挤压、按钮持续按捏数万次也要确保工作可靠......甚至是考虑过车主下车后在路边摊买水果突遭坏人劫车、行驶中车主不慎将智能钥匙丢出窗外等极端情况下如何保证人员安全和整车各系统的可靠。
仅仅是对于一把高品质钥匙的打造,江新伟和研发团队的同事就验证开发和改进前前后用了超过一年的时间。正是这些从设计开发源头一直到生产制造各个环节的缜密控制,铸成了东风风神系列车型令人信赖的可靠品质。
经过几年来的自主研发经验的积累,东风乘用车已经走过了最初的茫然寻路的阶段,在既定的正确发展方向中快速成长。就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与整个市场的快速发展与繁荣相比,基础技术和基础工艺的积累包括前沿学科的沉淀还偏少,而此刻,汽车工业或将进入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紧要关口。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电子和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融合的浪潮即将来临,或者已经来临。
就像互联网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一样,信息化的浪潮也会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因此,身为汽车研发人员,他在冷静中也不乏有着强烈的危机感,“我们天天都在琢磨怎么样能够主动地将信息化和智能化融合。”江新伟说。
年轻意味着江新伟面对新技术和新趋势有着浓厚的兴趣,有更多的精力将这种兴趣转化为行动,这或许也是年轻的东风风神的重要优势。
文/本刊记者 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