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船队交易之所以能在斯特林反对的情况下得到通过,是因为他现在被认定患有“老年痴呆”。假设这一点成立,那么向前追溯几个月,当初在斯特林说出那番种族歧视言论时,是否也属于在“老年痴呆”情况下的胡言乱语?
NBA联盟在8月13日宣布,前微软CEO鲍尔默正式成为洛杉矶快船的主人。在展望新老板的宏伟蓝图之前,有必要关心一下那位倒霉的前任老板,重新审视斯特林失去球队所有权的蹊跷过程。
首先简述一下本次事件的始末:最开始,斯特林带有种族歧视性质的通话内容被曝光;然后,NBA联盟对他终身禁赛;再后,斯特林的妻子谢莉同意将球队股权以2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鲍尔默,但斯特林本人否定了这笔交易;最后,谢莉以斯特林患有老年痴呆为由,宣布自己有权代表丈夫做出将球队出售的决定,该观点得到了法院和NBA联盟的支持,从而确保交易得以在新赛季开始前完成。
在以上描述的内容中,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矛盾之处:本次交易之所以能在斯特林反对的情况下得到通过,是因为他现在被认定患有老年痴呆。假设这一点成立,那么向前追溯几个月,当初在斯特林说出那番种族歧视言论时,是否也属于在老年痴呆情况下的胡言乱语?对于此类并不受主观控制甚至可能精神失常时发表的言论,真的应当课以终身禁赛的重罚吗?或者反过来看,假如当初发表种族歧视言论时头脑还清醒,为何几个月后就会迅速沦为老年痴呆?
我并不是打算为斯特林的种族歧视言论进行辩护,而是说整个事态发展到后期,已经朝着各方逼迫斯特林交出球队所有权的方向发展,其间夹杂着各种明枪和暗箭,同谋者除了鲍尔默、谢莉等直接当事人之外,也包括整个NBA联盟。比如,在其他老板投票表决时,全票通过了将斯特林驱逐出NBA的决议。
原因很简单,在NBA的大环境中,斯特林历来因其抠门作风而被称为“最差老板”,至于种族歧视更是一个令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元素。与之相比,坐拥百亿身家的鲍尔默非但更富有,还因其IT精英的身份有助于NBA变得更为“高大上”。有鉴于这一点,各方都积极参与到驱逐斯特林的活动中,功利色彩的成分其实高于反对种族歧视的目的。
比如在驱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谢莉,如今因为反对斯特林的态度而赢得一片喝彩,被球队授予“终生荣誉老板”、“快船头号球迷”等荣耀头衔,并且获得免费球票和停车位,未来还有机会分享球队的总冠军戒指。但请别忘记,就在2009年,谢莉也曾被指控在公开场合发表种族歧视言论。在这个问题上,她未必比自己的丈夫高尚多少,但如今谢莉却俨然以反种族歧视的形象而获得赞誉,实在是一个很讽刺的结果。
当然,即便斯特林被强迫出售自己所拥有的球队,毕竟也能收到20亿美元作为回报。考虑到他1981年收购球队时只花了1250万美元,这或许是职业体育史上最赚钱的交易。因此,面对如今的结果,没必要纠结于斯特林的个人得失,倒是有必要研究一个与规则有关的话题:是否只要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前提下,就能罔顾少数成员的利益呢?
比如,在2012年中超联赛的后半段,广州恒大获得了只有自家独享的“七外援”政策,当时曾引起外界的一片非议。但值得一提的是该项政策并非源于中国足协的独断专行,而是一个经过职业联赛理事会投票表决的结果。该理事会由中国足协代表、俱乐部代表、地方协会代表、中超公司代表及特邀专家代表组成。结果,在当天投出的61票中,有43票赞成广州恒大享受“七外援”政策,反对和弃权的票数则是16票和2票。也就是说,这项明显有悖公平原则的政策,却因其获得多数票而具有了合法地位。
由此可见,少数服从多数未必总能确保公平和正义。尤其在职业体育领域内,经常会出现各种形式的联盟,比如由尤文图斯和AC米兰组成的神圣联盟当年曾掌控亚平宁足坛,又比如代表豪门利益的G14组织一度敢于跟国际足联和欧足联对簿公堂,甚至中超联赛中也曾出现“实德系”、“张海系”。当这些力量基于各种利益汇聚到一起时,有时难免会出现“仗势欺人”的局面。至于站在他们对立面的少数派,下场往往比如今的斯特林更悲惨。所以,借用一个近期在国内财经界颇为热门的关键词,在职业体育世界中或许也需要开展“反垄断”调查。
方正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