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心田种上庄稼

  晓成是个20岁的年轻人,一个挺好的小伙子,却被一个病症久久的缠身。晓成的症状主要是余光的困扰。不管和谁在一起,晓成总是感觉自己的余光在看别人,而且发现别人的余光也在看自己,于是就想方设法躲避别人的余光。结果就总是害怕自己的余光看别人,害怕别人的余光看自己。

  余光也好,目光也好,睁眼看东西,原本自然,为什么成了晓成害怕的事情?

  心理咨询中,晓成回忆说:

  得从我小时候说起。我记得那是十来岁时候。一天夜里,睡梦中被什么东西吵醒,朦朦胧胧中看到了父母做那样的事。当时我被吓得大气不敢出,真是吓坏了,简直是魂飞魄散。后来,就总会回想起父母这方面的事。再后来,看到女同学,女老师,都会想到这方面的事情。后来知道那叫性幻想。

  过后,就特别害怕别人看出来,害怕别人看出自己的那些坏想法。而且越是担心就越像真的一样,总是感觉别人真的看出来了。自己就偷偷的看别人,就感觉别人在看自己。从此,就特别害怕别人的余光,害怕自己的余光。

  晓成继续回忆说:

  第一次好像是初中的时候。一次上课,我一回头看到一个女生,发现她正好在看我。于是,我就总是拿余光看那个女生,好像那个女生也在拿余光看自己。从那以后,心里就感到非常害怕余光了。

  后来到高中了。一次课间,我和一个男生在一起。那个男生的女友来找他,我看了那个女生一眼,好像那个女生也看了我。随后就发现,那个男生好像吃醋了,在狠狠地看我。后来,感觉那个男生好像总是拿那样的眼神看我。这让我每天更加紧张兮兮,担心自己的余光,担心别人的余光。

  为此,我没心思学习了,几乎拿出了全部精力,来和余光作斗争,控制,控制,再控制。没想到,越是控制越是严重,越是为余光整天紧张兮兮。结果是学习学不下去了,不敢上学了,不敢见人了,勉强拿了毕业证就呆在家里不出来了……

  晓成诉说至此,眼眶里盈满了泪水:太痛苦了!我到底怎么啦?我应该怎么办啊?

  很明显,晓成的余光困扰属于强迫症状。他的强迫症状源于性心理压力。最初看到父母性事,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进入青春期后,伴随着他性发育而来的种种性心理体验,形成了内心强烈的性心理压力。就担心别人看出来自己出内心的性心理,逐渐的,这种性心理压力演变成了余光困扰。

  随后,由于晓成的对抗和控制,强化了余光困扰,逐渐变成了一种强迫症状。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逆定律,人的心理活动常常是你越是不想让它出现,它越是要出现,你越是和它斗争,它越是要表现强烈。所以,越是想控制消灭自己的某些心态或意念,就越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这上面,它反而更挥之不去了。这就是晓成的强迫症状越来越顽固的道理。

  晓成怎样才能告别余光苦恼这种强迫症状呢?

  首先需要深入的认知调节。一是化解性心理压力。晓成强迫症状的源头是性心理压力,所以,需要首先淡化性心理压力。我们就此做了较多的沟通,帮助晓成重新认识童年看到的父母性事,以及一系列的性心理体验,包括性幻想等,有了比较成熟的坦然心态,特别是认识到自己青春期的性心理都是正常的,是无可非议的。二是消除猜疑心理。我们通过疑人偷斧的故事,帮助晓成认识到对别人余光的担心,其实是由于心理投射,把对自我性心理的自责投射到了别人身上,以为别人会发现自己内心隐秘的性心理。一句话,都是自己吓唬自己。三是帮助晓成重建自信。有了前面的心理调节,晓成逐步地重新找回了自信,认为自己是个好男孩。这是我们第一次咨询会话重点解决的问题。

  其次,重要的是坚定的行为调节。一是顺其自然。晓成的强迫症状之所以如此严重,就是因为心理能量聚焦偏差,就是说,是因为他把心理能量放在了不该放的地方,放在了和强迫症状的对抗上。所以,行为调节的第一步是对强迫症状,不再对抗,不再控制,而应顺其自然,允许它出现和存在,带着它照常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二是为所当为。就是不管症状怎样,坚定地去面对现实生活。就晓成的情况说,最重要的是赶紧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生活,做一件自己能做的事情。这样,强迫症状会逐渐消退。

  行为调节要取得效果,需要一个逐步的调节过程。在随后的电话咨询中,晓成告诉我,他已经开始找到了一份工作。一忙起来,症状有所减轻。这是可喜的开端。

  不久后,晓成再次来访。他说症状又有好转,但是,他想让症状很快彻底消失,于是又开始了控制和对抗,结果症状好像又反复了。

  他说甚至想放弃工作专门治疗。常有些咨询者,为了强迫症状的尽快消失,把心理能量聚焦于症状,不知不觉间继续纠缠于症状,而放弃了现实的生活。于是,由于心理能量聚焦的偏差,既不能做到顺其自然,又不能做到为所当为,结果是加重了症状。

  为了帮助晓成更好的行为调节,我讲了一个佛家的故事:

  一天,禅师问弟子们:“怎么才能除掉地里的杂草?”

  弟子们没想到禅师会问这样简单的问题,纷纷抢着回答。有的说:“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除掉!”有的说:“可以放一把火,杂草就全部除掉了!”有的说:“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把草全部除掉!”还有的说:“他们的方法都不对,那样是除不了根的,斩草要除根,必须把草根都挖出来。”

  禅师微笑着看看大家,说:“从明天开始,我们各找一块草地,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地上的草。明年此时再来这里相聚。”

  一年后弟子们发现,他们的地上仍然是杂草丛生,而禅师的那块土地上却长满了庄稼。四位弟子顿然醒悟,要想除掉地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自己的心田不长草,也要在心田种上庄稼。

  晓成的领悟很好:我知道了,我心里不能总想余光的事,要多想工作上的事,要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这样,心里长满了庄稼,就没地方长草了。

  我给予晓成积极地心理支持,相信他会把这种领悟变成行动。后来,晓成不断传来好消息,他的强迫症状越来越轻,他对生活越来越充满希望。

  就是这样。一个人什么事都不做,心里必然杂念丛生。所以在认识调节的基础上,在心理压力缓解的基础上,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现实生活,倾心的专注于自己现实的生活,专注于自己眼前的工作,让心灵聚焦于阳光,是消除心中杂念的好办法,也是化解强迫症状乃至很多心理症状的好办法。因为,长满庄稼的心田不长草。

  文/马志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