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中的单反机,No zuo No die
有个问题急需由我们来搞明白,关于什么叫做“手机中的单反机”。
话说这中华大地上,如今的手机生意很好做,不管是北上广还是七八线城市,但凡是个健全的人就离不开移动电话。多么繁荣的时代!
于是这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好机遇,随便投点钱给工厂你就能OEM个东西出来,然后放到大西北去糊弄淳朴人民以及放到东南部去糊弄来自亚非拉的国际商贸友人,只要是赚到了-便算得上是轰轰烈烈的一票大买卖,可谓是大事一件,而东南沿海这样的地方就有很多这种大老板,好令人羡慕。
某种程度上值得庆幸的是-好在市场划分得足够开阔,高需求的国民还是很多的,所以手机行业里多少还是会讲究点个性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各种面目的“高级国砖”层出不穷,它们大多是高配置的便宜货,充分迎合着消费者对“性价比”这种飘渺玩意儿的狂热推崇。以顾客的角度来看,似乎这些企业都有着大大的良心,让大家可以在20%或40%的价位上享受顶级高端机,这就不像那些海外来的国际品牌,好像他们都是周扒皮似的。
为什么你在20%和40%的价位上买到了高配置?可能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这个国家里并没有什么英雄般的民族企业家,他卖得便宜是因为他不搞基础研发,不做工业设计,不搞工艺优化,不开精密模具……还有最重要的,不交重税。也许,他们的利润是比外国货高的。所以,不要以为”手机中的单反机”是多么拉风的称号,如果在这种主流大众刊物上能说重度粗口的话,我们会告诉编纂这个宣传文案的人:“No zuo No die”。
当然,如果你相信了这种宣传,那实在是非常令人扼腕痛心的事情-只能说你太过于单纯和善良了,这话说出来有些讽刺,可惜面对某些看起来并没有夸大其词的宣传语的时候你就要多长些心眼,至少你得自己弄明白啥叫“单反机”。
单反不过是一种结构
对于这“手机中的单反机”,我们努力地让自己理性、不激进、不冲动、满怀好意地去体会文案策划者的原始构想,只要他们的思维模式与我们差异不很大,那么结论大约就应该是:为了描述我们的产品在拍照效果上相比大多数手机而言的巨大优势,可以参考单反在照相机领域中的领先地位,故以“手机中的单反机来”来宣传。
尽管这个结论是无比的充满正能量,可惜却被“手机中的单反机”这一句话给彻底打败。“单反是照相机里面最牛B的种类”——这大约是他们的初始论据,多么令人遗憾的想法。我们根本不用搬出照相机发展史或基础光学物理知识,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够用了,佳能的EOS 70D和索尼的A7R都是目前最新的数码相机,前者是单反而后者不是,比拼拍照效果的话,前者大约能达到后者60~70%的水平。
我们知道这交代起来是有难度的,因为当你告诉一个局外人“单反没什么特别的”时,对方总会觉得好像天塌了,这和他直以来听闻的可不一样。不过你总要理解这个血淋淋的事实,是不是单反跟拍出照片好不好没有任何关系。“单反”这个词只给你描述了相机的取景方式。
在银盐时代,胶片种类决定着画质效果,而在这个数码时代,我们要评比照相效果,看的是感光元件面积、透镜工艺、制程工艺、软件编写等要素,无论哪一点都是底层技术,和“单反”根本没丝毫联系。真正在画质上领先的大画幅相机根本就没有设计成单反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手机中的单反机”这样的描述,根本就不能表达出手机的拍照性能强,这是伪命题。
拍照手机,让我们还你一个清白
我们并不否定拍照手机这个概念,这个品类当然是存在的。而且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手机在功能上侧重于摄影,并且做得很出色,我们对此表示钦佩。从目前来看,不少手机的拍照功能已经基本可以取代相机的日常公用,拍拍美食、拍拍自己、拍拍旅行,说不定它们比相机可以做得更好。
拍照手机是可以做的,但归根结底必须首先是手机,必须要像点样子,看看诺基亚的产品,虽然人气越来越下坡路,但作为拍照手机它们是无敌的。诺基亚几乎不会去往营销文案里面写一大堆根本没人看得懂的技术指标r他们发明了一个词叫“PureView”.用专业的基础词汇来替换就是超采样技术,这对于拍照效果的提升有最简单直接的效用,并且并不给用户增加难题。苹果自始至终没有说过iPhone是拍照手机,但iPhone系列产品可能是目前全球占有率最高的随身摄影器材。这说明什么?
不少的“国砖”产品把照相这件事放在智能手机之前,好像顾客买它的时候会认为它首先是一台照相机。这怎么可能?这样的用户能有多少?根本就不用数,全地球上都找不出一、两万来。他们购买你的产品是因为你做的是电话,他们在购买的是智能手机。
无论想怎样扭曲这个世界,都不可能成功,你糊弄消费者,能拿走些短暂的利益,但长久来看这不值一提,况且脸面是要丢尽的。
做买卖,先做人?想卖拍照手机?先学学什么是拍照、什么是手机,好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