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亮
著名风光摄影家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新疆摄影家协会主席
国际旅游摄影俱乐部名誉主席
国家一级摄影师
李学亮 1955年1月20日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1985年进入新疆艺术研究所,从事专职摄影工作。1992年被评为摄影副研究员。1998年从事职业摄影。多年来,李学亮自驾车走遍天山南北,行程70余万公里,拍摄摄影作品5万余张。他曾6次进入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7次进入罗布泊无人区进行摄影活动。2000年,李学亮在寻找罗布泊小河五号墓地的探险队中担任摄影师,成功地找到了小河五号墓地,拍摄考古资料图片数百张,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李学亮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形成了自己大气磅礴、刻画细腻、富有节奏和旋律感的摄影风格。摄影作品广泛发表于《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大众摄影》等国家级摄影专业期刊杂志。在中国摄影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也赢得了很多奖项。
出版专著
《天山南北》《西风摄魂》《穿越新疆》《新丝绸之路》《航拍新疆》
参加的摄影展和个人影展
1.2000年,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北京举办《李学亮摄影作品展暨李学亮摄影作品研讨会》。
2.2004年1月,赴台湾参加《千禧之爱两岸摄影联展》并在台湾举办了摄影专题讲座。
3.2004年2月至6月,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北京和上海举办的《大地长歌》精品摄影五人联展。
4.2004年8月至9月,举办《穿越新疆》李学亮摄影巡回展。
5.2005年3月至5月,在日本东京、京都、福冈等地举办《新丝绸之路李学亮摄影作品巡回展》。
6.2005年8月,在上海举办《穿越新疆》李学亮摄影作品展。
获奖情况
获得中国文联颁发的摄影类最高奖——第六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创作奖)。
2007年,获得第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奖。
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摄影》反转片摄影十杰称号。
2004年,获得首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文艺奖“作品奖”。
2006年,获得第二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文艺奖“荣誉奖”。
获得荣誉
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
是享受2008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水墨禾木乡》赏析
禾木村,坐落在新疆的最北部,是个被白桦林、雪山和河流包围的美丽村庄。喀纳斯禾木村有“摄影家天堂”之称,不少获大奖的摄影作品都从这里诞生。都说新疆喀纳斯的秋天层林尽染、绚丽多彩,是最美的季节,可李学亮——这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却要告诉你:
当你置身于阿勒泰喀纳斯白雪皑皑的冬季,当你蜷缩在零下30多度的爬犁上,当你站在齐腰深的雪中极目四望时,一定会惊叹:阿勒泰喀纳斯的冬天,那才是真正的神奇!
作品《水墨禾木乡》当中,李学亮虽以禾木的大雪做文章,却并不让人畏惧“零下三十度之下”的严寒,相反,这里的雪带来的是宁静,是祥和,雪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你的一个成熟内敛的朋友。相信作品本身传达出的情感元素也正是创作者内心世界的再现吧,这更让人联想起摄影家创作时的辛苦和执著。
诗人艾略特说:“如果你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你将会毁灭;如果你仅仅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你也将会毁灭。”由于拍摄时是阴天散射光线,不容易表现出雪的质感,于是李学亮在构思时索性颠覆了以往拍雪景采取侧光、侧逆光等角度的做法,改而利用散射光线不容易产生杂乱的阴影、可以淡化点线和黑场的优点,略微增加曝光,突出画面中性色调,去追求水墨画的意境感。
我们看到,此幅作品的画面色彩以不同饱和度的黑、白为主,大雪给小山村的一切涂上了一层雪白,而白桦林的入镜提高了反差,让冰雪在视觉中显得更加洁净,整幅作品淡雅清新,格调高雅。
在构图方面,冬天里寂静幽深的白桦林自然是拍摄主体,错落有致的小木屋散落在林间做点缀,雪地上有浅浅的弧线车辙。远近高低不同层次的白桦林在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背景中反复出现,其中,前景和背景的桦林排列整齐不间断,雪地充满其间,让读者感觉村庄宁静安详、不为外界所扰。作品的点睛之笔出现在画面偏右——雪地与作中景的桦林的明显交点处,此处以积雪作留白,成为整幅作品的趣味中心。正因为有了这处留白,干净、通透、辽阔的感觉表现出来了,画面有了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
留白是一种艺术语言,更是一种境界。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留白原本就是中国水墨画的一种技法,是在作品中适当的位置留下适当的空白,以达到“无声胜有声”。李学亮将水墨画的技法应用于摄影,并反过来追求摄影的水墨画意境,足见其艺术技法的精通、造诣的深厚。
NoTe
“整齐的木房之间,飘荡着袅袅炊烟,山上笔直的桦林,齐刷刷地向上挺立着。雪的起伏,就是山的起伏,白雪覆盖了一切,把这里变成了一个黑白的童话世界。对着上帝赐予的这一幅水墨画,我毫不犹豫地举起相机,不停地按下快门。”
——摘自李学亮摄影笔记《零下三十度之下》
LINK
禾木村位于新疆省北部布尔津县境内,靠近蒙古、俄罗斯边境,是喀纳斯民族乡的乡政府所在地。这里距喀纳斯湖大约70公里,周围群山环抱,生长有丰茂的白桦树林,每逢秋天,这里色彩的丰富就达到让人眼球应接不暇的程度,是一个如同童话梦境般的北疆小山村。“保有最完整民族传统”的图瓦人就集中生活居住在这里,并且这里也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有着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习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