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在酒钢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
- 来源:不锈钢商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江宇,不锈钢,经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20 14:4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平均9.8%的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全年目标保持在7.5%左右。
那么,未来经济增长的平均值是多少?常态值是多少?‘十二五’是多少?‘十三五’是多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江宇博士日前在酒钢举办的论坛会议上解析中国经济如何从“旧常态”进入“新常态”,他说,全球实体经济以几十年为周期,呈现规律性变化。“新常态”的最大特点是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阶段,经济发展必须调结构、转方式。
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
江宇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有四个原因。
固定资产投资减速。制造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和服务业四大类投资均出现回落趋势,投资继续下滑压力仍然存在。上半年,国家通过基础设施弥补房地产和制造业下滑,6月份,基础设施投资也开始下滑。
消费短期难以上升。今年二季度,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都有所下降,收入增长放缓对消费增长形成压力。
国外市场总体走弱。美国经济喜忧参半,“喜”是经济有所回升,“忧”是失业率出现反弹;欧洲经济受乌克兰危机的影响,趋于悲观;日本二季度实际GDP同比下降了0.1%。
国内区域分化加剧。上半年,国内个别资源性、能源性产业集中省份的增速已经滑出合理底线。
“新常态”的表现形式
“中国经济出现过剩,是正常的经济表现形态,不是短期内出现波动,或偶尔发生的现象。”江宇说,“新常态”的最大特点是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阶段,经济发展必须调结构、转方式。
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一方面是,国内增长动力发生变化,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面临危机;另一方面是,全球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两大周期:欧洲霸权时代,出现了第一轮全球化;美国霸权时代,出现了第二轮全球化。
以“春、夏、秋、冬”为周期比喻:春天,新技术和新市场出现;夏天,实体经济加速发展,只要投资就能挣钱;秋天,实体经济过剩,利润率下降,大量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产业整合和竞争加剧;冬天,金融泡沫破裂,经济社会危机,再工业化。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在几十年高速增长和科技革命带来技术进步之后出现的,在金融领域出现了过度发展和过度投机。
如何适应“新常态”
江宇介绍,如何适应“新常态”,国家的政策趋势是:经济不滑出底线,不进行大的刺激,企业不出现大规模的破产,就业不出现大的波动,防止发生金融危机。
当前,中国在国际上的金融地位不平等,货币没有优势。金融大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正努力推动“一路一带”建设、成立“金砖银行”等战略措施,调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实现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加强保护海外利益和经济安全的能力、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最终改变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格局。同时,中国加大反腐力度,短期内会对旅游、餐饮等行业带来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江宇认为,面对国内经济“新常态”,企业要做好三件事:
新增投资必须慎重决策。今天的经济环境不同于上世纪80、90年代,企业拥有了矿山等资源,就能赚取丰厚利润。现在,企业对于每一项新增投资,都要科学决策,不可盲目投资。
时不我待地自主创新。过去,企业直接用别人的技术,获得了发展。今天,经济发展的动力发生了变化,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只有开展创新实践,实施创新驱动,通过技术创新,才能提高盈利能力。
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方式将进行必要的调整。国家将在鼓励实体经济走出去、过剩产能转移、外部市场拓展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