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落山不久,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看上去比天空更加壮观。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就变得又红又亮,闪烁着、滚动着,转而消失了……前不久,我和“清池”等钓友就在这样一个傍晚来到了厦门路亚俱乐部基地路海鲢。
当天,厦门完全沉浸在高温天气之中,但是夹杂着淡淡咸味的海风还是给我们带来阵阵清凉。海浪熟悉的“唰唰”声在我们耳旁响起,对于路亚爱好者来说,琵琶、古筝所弹奏之声并不是最动听的音乐,最质朴纯真的自然之音才是我们的最爱。这一次,为了大战海鲢,我特意准备了MH调路亚竿、水滴轮、4号PE线、12号前导。
我和“清池”乘坐一条船,装备组装就绪后就开船下海了。海上就像蒸桑拿一样令人难受,但是无法阻挡我们挑战海鲢的劲头。和往常一样,钓友们顺着航道,驶向各自常去的标点。自从上周中鱼以后,我一直钟情于蛇型水面铅笔,因此这次我依旧用它。找到标点后,我反复抛竿,结果半个小时过去了,始终没有什么动静,我当时的心情就像是干蒸房中烧红的木炭被浇了一瓢又一瓢的凉水一样。同船的“清池”的白色软虫好像对海鲢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半个小时后,他终于忍不住了,对我说:“走,换个标点,这地方没有鱼口!”我们沿着平时作钓的标点一路开船下去,每到一个地方就抛几竿,可惜就是不上鱼!
就在我俩郁闷至极的时候,小船到达了靠近海湾右侧400米左右的海蛎田。“清池”拿出一把普通的铁板竿,认真地抛着每一竿,熟练地做着每一个动作。
抛竿、收线、抖竿,每一个细节都做得尽善尽美。我实在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在他的感染下,我也开始认真地做每一个动作。只是,这次我使用的是包铅鱼的拟饵,这种拟饵虽然不需要做动作,但却需要钓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也就是说,我必须了解饵的重量和对象鱼藏匿水下的深度,这样才能在抛竿后估算出收线的时间。我使用的是20克左右的包铅鱼,它每秒钟大概可以下沉1.5米。第一次下沉3米(待拟饵落水后,等待2秒钟收线),我开始向海蛎田的周围进攻。几次之后,我开始调整下沉的深度,大概3秒以后再收线,这样下沉了大概4.5米左右,我开始向有竹竿的位置抛投,尽量与障碍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挂钩。
不久,“清池”发现咬口了,我俩顿时来了精神。我尽量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一边抛竿,一边在心中默念:“1、2、3,收!”第一竿下去以后没有咬口,我又接着在原位置再抛一竿。这一次,我等待的时间稍微久了一点,然后才慢慢收线。突然,我感到竿头一顿,随即紧握竿柄。“中、中、中了!”我激动得有点结巴,只听见泄力器“嗞嗞”作响,轮子上的4号PE线疯狂出线。不行!要是在海蛎田周围这么出线,非断线不可,幸好我用的是12号碳素前导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暗自捏了一把汗。
控制住出线的速度以后,我尽量让鱼儿在可控的范围内挣扎。可是,在和鱼儿周旋的过程当中,它突然停止了挣扎,我弹了弹竿身并用力向后扯,不给它丝毫喘息的时间。
在随后的时间里,我每一次收线都很困难。大鱼十分疯狂,拼命地洗鳃,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稳住,稳住!我给你准备抄网!”“清池”也特别兴奋,早已放下路亚竿,手握抄网准备抄鱼。很显然,单凭自身的力量拉不起它,我不得不在船上打转,从船头走向船尾,又从船尾走向船头,完全被它牵着鼻子走。就这样折腾了三四分钟,我终于看准机会,迅速收线,奋力将它往船边拉。就在快靠近船边的时候,它突然跳了起来,溅得我满身是水。对于即将到手的猎物,我怎能轻易放弃?我停止收线,对着“清池”叫道:“快!快把抄鱼的家伙准备好!”
我牢牢握住竿子,随着大鱼用力的方向慢慢移动,结果“哗”的一声,我又被弄了一身水。我有些恼怒,忍不住喊了一声:这片深蓝的海面之下隐藏着我们期待的海鲢“停!”它还真给面子,真的一下子不动了。我收了两把线,随后猛地一拉,顺势将它拉到船边。“清池”也很给力,看准时机一抄而就。
我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溅起的水花,总之我浑身都被打湿了。好一场酣畅淋漓的搏斗啊!
可能是遇到了鱼群,也可能是鱼儿来寻同伴,就在我们用路亚钳刚把鱼获固定住的时候,新的惊喜又来了——“清池”说:“这边水挺清的,换个米诺试试水!”他换了一个红头白色的经典款米诺,结果第一竿下去就有咬口了。“清池”特别兴奋,遛鱼的动作也近乎完美,十分钟内就钓获两尾海鲢。这一次我们可谓满载而归啊!
上岸后,我将鱼获进行称量:重4千克、长80.5厘米。这条大鱼刷新了我们的海鲢纪录。这时,大家也带着各自的鱼获陆续上岸了。你一言我一语,各自讲述上鱼的经历,交流心得,分享喜悦。
撰文/小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