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随便说你有强迫症
- 来源:精品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强迫症,改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22 13:55
在热播韩剧《没关系,是爱情啊》中,由赵寅成饰演的作家张宰烈患有强迫症,执着于红蓝黄三个颜色,放置物品要跟随固定模式,相信有些观众对这些行为并不感到陌生。因为随着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越来越多的人形成了强迫心理。那么,有了强迫心理是否就意味着患有强迫症呢?应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强迫症?遇到强迫心理该如何调节呢?今期,就让编辑为大家一一解答吧。
网络测试靠谱吗?
相信大家在网络上都有看到很多关于强迫症的测试图,像摆放不整齐的铅笔,不连贯的斑马线,纠缠不清的电话线等等,一些人看到这些图片就会控制不住想要把东西弄整齐,好像不那样做他就不舒服,不少人会因此认为自己患有强迫症。
但据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梁桂铭解释,以上行为只是性格上有追求完美的倾向,喜欢东西整齐有序而已,跟医学上定义的强迫症其实关系不大。所以,这些测试图用于娱乐并无不可,但如果要真正了解自己是否有强迫症,就不能单纯依靠网络上的测试了。
强迫症案例分享
强迫症在医学上的定义是,个体在思想与行为上存在巨大冲突,例如明知道不停洗手是不好的,却忍不住要去洗。而且因为内心存在巨大冲突而感到痛苦不已。性格因素、心理创伤、重大的精神打击等都会引起强迫症的发作。通过分享以下真实的临床案例,大家可以了解到强迫症并不是局限于某一类人,当你的行为与思想存在强烈冲突时,就要警惕强迫症的发生了。
案例一
A女士,一走到街上就觉得垃圾会飞到自己的眼睛里,因此,看到垃圾就忍不住要去翻,认为只有把垃圾压住,垃圾才不会飞到自己的眼睛里。这种行为最后导致她无法出门。
专家分析:A女士是因为小时候有性创伤的经历,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肮脏的,所以把垃圾和自己联系起来。这是强迫思维的一种表现,就是把两种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认为只要接触垃圾,就能把自身的肮脏掩盖,但其实这两件事之间是没有关系的。
案例二
B先生,刚踏入社会工作,在工作单位里经常受欺负,但又无法反抗,所以他采取吹口哨和做体操的方式来缓解压力。但随着压力的增大,他吹口哨和做体操的次数越来越多,到最后变成无时无刻都在吹口哨。
专家分析:B先生的情况属于强迫行为的一种,就是通过一些仪式性的动作来达到心理的放松,但这些动作通常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患者主观上赋予这些行为某种意义。
案例三
C女士,在某大型公司任职总裁秘书,因为工作上经常要接触机密文件,对文件的保密工作要求较高。因此养成了重复检查的习惯,但是后来演变成每一次上锁都要重复检查好几十次,给自己和工作都带来了很多不便。
专家分析:C女士的情况是强迫怀疑,属于强迫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是对日常事物做出不必要的怀疑,追求绝对的安全。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享,我们可以了解到强迫症的具体表现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思维包括:对立思想、怀疑、对无意义的问题追根究底等;强迫行为包括:反复检查、反复清洗、询问、计数、仪式性的动作等。
强迫症的改善
右边的测试题是针对大家强迫症状的轻重程度的,如果症状较重,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如果是比较轻微的强迫症状,那么,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做出适当的调节。
1.正常化
不必认为自己的强迫行为或思想是特殊的,因为事实上大多数的人都会存在强迫症状,用平常心去面对强迫症状是治疗的第一步。
2.接受
强迫症最大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即是说你明知道做某事是不好的而且毫无意义,却忍不住去做。如果反强迫的意识越重,痛苦的程度也就越深。所以,适当的做法是当强迫意识出现时,不要忍着不去做,而是要接受这些行为,要认为是可以去做的,这样才可以慢慢减弱反强迫的力量。
3.延迟反应
当然,如果强迫症状的行为已经有损健康的话,放开去做显然是不太好的,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另一种方法——延迟反应。就是说当强迫意识出现时,我们不要马上做出反应,尝试等待几分钟,然后慢慢地延长等待的时间,这样就能有效减缓强迫症状的出现频率。
4.改变认知
强迫症其中一个发病原因就在于患者对于某些事物没有正确的认知,常常把没有关联的两件事物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慢慢向患者灌输一些正确的社会概念,让患者理解事物之间的正确关系。
5.转移注意力
当强迫症状出现时,可以找一些健康、有趣的活动来代替强迫症状,例如:散步、听歌、读书、画画等。目的就在于把对强迫症状的反抗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上,以此来减少强迫症状出现的频率。
6.记录行为
如果你可以通过其他活动成功转移了对强迫症状的注意力,哪怕转移的时间再短,你都可以把这些行为记录下来,这样你就可以了解到哪些活动对转移注意力比较有帮助,也可借此建立面对强迫症时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行为。
Link
强迫症测试题
据医生表示,有90%的普通人在生活中都会有一些强迫症状的表现,只是程度轻重有所不同。以下提供的测试题,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强迫症状的轻重程度。但是测量的结果仅供参考,如果要获得确切的诊断,还请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
请根据您最近一周的主要情况作答,没有为0分,轻微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极重为4分。
1.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例如总认为有人跟踪自己)。
2.忘性大。
3.担心自己的仪容不整齐或者仪态不端正。
4.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5.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6.做事必须反复检查(例如出门后要反复检查门锁有没有关好)。
7.难以做出决定。
8.反复想些无意义的事(比如像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这类问题)。
9.注意力不能集中。
10.必须反复洗手,清点数目。
11.反复做毫无意义的仪式动作(例如出门前一定要做完某个程序,没做完就不能出门)。
12.常怀疑被污染(例如碰到公共场所的设施就觉得很脏,要立刻洗手或戴上手套)。
13.总担心亲人作无意义的联想(如果亲人没有接到电话,就担心亲人是不是出意外了)。
14.出现不可控制的对立思维、观念。
20分以下表示没有明显的强迫症状,20分以上就代表强迫症状比较严重。
书籍介绍
别为强迫症抓狂:40招帮你治愈强迫症
蒂莫西·答锡泽莫尔(作者),闫红菊(译者)
据统计,成长中的青少年是强迫症的高发人群。此书就是针对青少年强迫症的情况,给予青少年和父母调节心理和想法的建议。
人人都有强迫症:解密洁癖、网购狂、极品前任的强迫心理
王旗(作者)
此书首先从强迫症的症状表现和自查量表让读者了解强迫症,然后以明星到身边人的强迫症状来做分析。
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
洛蕾利斯·辛格霍夫(Lorelies Singerhoff)(作者),刘永强(译者)
虽然说强迫症状之一就是重复无意义的仪式,但不是说所有仪式都是无意义的,通过一些仪式,可以让我们平静身心,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编辑总结
编辑以前也认为追求事物的整齐是一种强迫症,但原来这只是一种性格特点,与医学上强迫症的定义其实相差甚远。而且,真正患上强迫症的人,都因为内心的长期冲突而饱受煎熬,而且这种冲突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可以缓解或消失。所以,没事别随便说自己有强迫症。
文_关耀敏 图_东方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