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築注入靈魂 文創地產 發現居住新價值

  • 来源:台商
  • 关键字:建築,文創地產
  • 发布时间:2014-10-31 12:10

  文創為建築注入靈魂!一個建案,不只是一棟建築,而是要把文化與氣質帶進來,為建築注入文化,讓居住因此有了氣質;除此之外,現在的消費者也開始在投資價值之外,想在建築中找到對味的品味。因此,地產商開始思考如何與購屋新世代對話,豐富建築層次,以及從分享區域在地文化到品味居家,從結合五感生活概念到引人入勝。

  本期讓我們先飛到美國,去看看紐約的開發商或是城市政府如何導進文創思維與行動,去進行城市的翻轉並創造出時髦又有個性的文創地產模式,而這模式也正在紐約展現著它的巨大商機;接著再回來台灣,聽聽忠泰建設以人文藝術編輯城市地景的精彩故事。

  都市空間的成功縫合

  讓都市經濟與生活機能串聯的Dekalb Market(迪卡爾布貨櫃市集)& High Line Park(高架道公園)

  DekalbMarket(迪卡爾布市集)是紐約布魯克林市區的一處新型態創意市集場所,在此匯集了布魯克林的創意人士;獨立品牌、創意工作者、藝術家、本地農夫及廚師在這裡獲得了創業的機會。DekalbMarket的所在地,原本是布魯克林舊市中心的廢棄地,地產開發商透過一個個貨櫃為單位的排列組合,進行場所空間的圍塑,每一個貨櫃裡就是一個布魯克林當地藝術家的藝廊、潮T商家或是手工製作的服飾店。此外,在貨櫃外的開放空間,還有一小片有機農場,所有市集的飲食店家便是採收農地種植出來的食材烹調,來到此地的遊客因此可以享受到最新鮮也最環保的美食。

  一塊原本沒有價值的廢棄地,因為地產開發商懂得運用文創的能量,因此前所未見的,搖身一變成為在地居民、觀光客趨之若鶩的社區創意中心,不只促進了就業/創業、發展觀光活絡地方經濟,也凝聚了社區居民的向心力。

  紐約市的High Line(高架道公園)是紐約最受歡迎的市民公共空間之一,其前身是一條曾經被政府認定是巨大殘骸而主張拆掉的舊高架鐵道。在景觀建築團隊Field Operations的創意改造下,巧妙地保留並利用其特色設計,留給紐約市一個既能保留歷史又極具特色的新景點,也讓新的鄰近住宅享受到「傍公園而居」的綠意盎然。

  HighLine自開放以來,到訪的人潮絡繹不絕,也因此帶動了30個建案在沿線上開工;而承接著High Line所帶來的人潮,城市中的邊緣空間,因人潮的到來,讓更多元的新商家進駐,帶動土地價值的提升。看準了High Line的磁吸效應以及此區獨特的創意街道氛圍,Apple Store在紐約的第三家店便選擇在此設立,意在為創意工作者如電影導演、攝影、多媒體設計師打造消費空間。

  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真正帶動土地開發價值與川流不息人潮到訪的,是提升都市人生活品質的開放公園及公共空間。此外,HignLine的成功也提供另一種思考給紐約的建商:在傳統的交通便利性這項典型的賣點之外,似乎還存有其他更大的可能。

  建構明日的夢土

  忠泰建設

  近年在頂級市場樹立品牌的忠泰建設,推案另闢濃厚文創的特色以區隔市場。以忠泰與日本建築師青木淳合作建案「忠泰華漾」為例,針對這個建案,忠泰依據「忠泰華漾」的建築風格打造接待中心,並在其中設有介紹青木淳的專區;同時也邀請台灣年輕藝術家陳浚豪、游文富特別為接待中心創作多件作品,將空間內部營造出一個深富設計感與藝術性的氛圍。最終的結果是華漾創造了極佳的銷售成績。又如「忠泰大美」建案,特別聘請日本建築師鄭秀和設計建物立面,更請設計師專為「忠泰大美」簡潔的日式質感設計出專屬的家具與生活用品,讓建築不僅於外觀,更能深入心靈、融入生活,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質。

  創立於1988年的忠泰建設,一開始是僅以台北市大直為腹地的一家中小型建商;但自第二代李彥良加入團隊後,一路從建築開發的本業拓展到軟性的文創美學產業,如今旗下除了建設營造外,更發展出設計家具、當代藝廊、藝術商店、餐廳、花店與線上媒體的自有複合式生活品牌「MOT」,還代理了66個國外的頂級精品家具以及北歐設計商品等。如此的商業經營模式,不只是開創業界先河,也是首個將產業鏈與文創搭接得最順暢的企業。

  2010年忠泰建設以流動式美術館概念,在市民大道策劃「明日博物館」(Museum of Tomorrow),主張美學生活概念,利用建案閒置土地,進行各種藝術實驗與創作,其後也在大直美麗華商圈,由藝術家林銓居進行「晴耕雨讀」的展覽策劃。這些美學文創氛圍最後都轉換加值在建案行銷上,成為足以包裝、說故事的宣傳題材。

  李彥良在一次專訪中說到:「建築開發商進行多角化經營並非史無前例,比較常見的是做商場、飯店、遊樂園或美術館。而對於『生活開發』,我們沒有既定模式,也沒有參考。對於消費者來說,買房子是一種對於生活的選擇,而我們進一步要販賣的則是對未來生活的想象。開發商販賣的房子終究還是硬體,如果開發商能更關心客戶的生活,提供傳統開發商沒有提供的服務,那麼『生活開發』就會變成我們的優勢」。

  文創的力量之於生活,也就是要讓它從好變到更好。忠泰建設以「藝術牌」改變了營造建設的銷售模式,將建築結合藝術、人文、土地,獨特的創新手法與品牌形象,不只開啟嶄新的建築藝術潮流,更讓忠泰建設即便在景氣低迷的情況下,在市場的銷售上仍能屹立不搖,獲得極為亮眼的成績。

  【大師點評】

  在這個典範轉移的時代,我們都在尋找一種城市創新的可能。本期我們看到了紐約,這個曾經在1960年代被認定將走入地獄的城市,在多年後的今天,成為以豐富多元的創造力與想象力行銷全球的城市,未開發或者廢棄的空間在此不再是城市活動的斷裂點。DekalbMarket,以海運舊貨櫃圍繞而成的一個創意市集。一個個的舊貨櫃就是一間間的新潮文創小店,開發商凝聚創意,讓空間與在地環境有了更深刻的連結,對居民、經濟及都市環境都有更永續的影響力。HighLine以設計成功活絡都市經濟,讓創業者以新事業創造不一樣的路,也讓原本不被看好的Location成為活化街廓的種子。而對居民來說,更重要的意義是,在這個難得一見的新型態公園裏,是家以外的延伸居處,在這裡漫遊、閱讀、小憩,悠然自得!

  回到台灣來,台灣已經有一些重視自身商品形象及品質的開發商,將人文藝術的推廣整合進入到其商業模式當中,這當中被譽為台灣最具藝術感的企業家——忠泰建設第二代李彦良,便是經典的代表人物。李彦良成功地將個人對於建築、設計與藝術的熱愛完美融入企業經營中,以忠泰建設、忠泰生活開發、忠泰基金會三大系統,提供城市居民更多元化的居住建築以及美好生活全方位產品。可以說,忠泰建設在努力嘗試的是,以私人企業身份,影響台北城市的區域發展方針,創造新的城市生活可能性。

  而台灣冠德建設已有32年歷史,堪稱是台灣建設業的元老之一,但是它卻不「老態龍鍾」,反而不斷求新求變,在歷經各種挑戰後,仍持續創新發展。「現代人物質生活富裕了,精神反而更顯貧瘠,」冠德建設思索如何讓台灣的軟實力和社區接軌,因此有了把圖書館引進建案的念頭。為了讓住戶接受這樣的創意做法,舒適的燈光和座椅是基本裝潢元素,並和出版社策略聯盟,負責佈置與選書。同時配合不同的建案,圖書室也會有不同的設計風格,例如捷運共構宅多為上班族小套房,就特別強調靜謐的氣氛;三重、萬華等較多小家庭入住的區域,則會設立小高台,讓社區可以開辦說故事姊姊、話劇表演等小朋友喜歡的活動。

  冠德一年大約有5個建案,預計未來10年的50個建案都將設立圖書室。不只單純為住戶帶來讀書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閱讀可以提升人文素養,讓住戶將讀書習慣和快樂融入日常生活中,並將視野擴及全世界,使房地產不只是走硬性的功能訴求,更強調軟性的服務功能。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台灣建築界儒風領導人,他兼顧文化與社區營造,藉文化讓住房晉升為高附加價值商品,樹立了台灣住宅新典範。

  最後,20世紀最偉大的都市思想家珍·雅各(Jane Jacobs)在《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一書中提到:「一個城市是由每個居民共同創造的,也唯有如此,它才能真正造福每個人」。藉由以上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開發商、居民與店家,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在同一個都市發展軌跡上的,透過文化創意的實踐與應用,讓彼此的能量加乘,這不但能帶動城市再生,更能因為創意能量的持續擴散,讓這三方成為生生不息的產業發展的生態系。孔子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有智慧的人會慎選居住的地方,而美好的居住鄰里除了親厚的仁風以外,在現在社會來說,也應當是一個能創造當地居民幸福,也讓社會幸福的空間才是;而這種居住幸福感的維繫與打造,也正是文創之於建築的價值所在。

  文/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文創委員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