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CeBIT

  • 来源:数字家庭
  • 关键字:聚焦 CeBIT
  • 发布时间:2010-05-20 13:41
  五天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了消费电子、数字家庭和企业类产品等各个领域的厂商纷纷发力,会场上展出的多款新产品不仅让我们领略到新的魅力,也对未来的科技生活充满了期待。在此前的CES和WMC两大展会上,很多消费数码和手机厂商已经发布了本年度的新款机型,这使得本届的CeBIT展更多地成为了数字家庭类厂商的舞台,3D概念、USB3.0技术成为了主角和全场的焦点,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产品也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相比其它两大展会,本届CeBIT大展以概念与技术为重,着重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案和产品概念,并引领未来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这也使得展会更具价值和前瞻意义。

  看点: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是本届CeBIT大展上的一个话题,虽然厂商带来的产品数量并不算多,但每款产品都有着自己突出的特点和技术代表性。

  例如,爱可视在本届展会上推出了ARCHOS7 home tablet等多款全新的平板电脑产品,它们延续了爱可视过去“互联网平板”产品线的特点和定位,并改变了过去产品偏向于数码播放器或MID的感觉,将系统由Linux换成了Google Android,使之拥有了更多电脑的特征。在去年Android系统给数码消费行业带来不小的影响,成为未来很有潜力的操作系统。

  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它突破了手机系统的局限,使更多平台都能使用Android系统,可以预见今后将会大量出现基于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出现,而用户也能感受其全面的应用能力和扩展潜力。

  另一个看点则是在平板电脑的处理上,像爱可视就选用国内厂商瑞芯微的RK2808处理器来打造平板电脑,这除了是对瑞芯微的巨大肯定外,也让我们看到国内厂商未来在全球IT行业潮流当中的重要位置。而在ARM和高通方案之外,RK2808方案的出现为所有的平板电脑厂商带来了新的选择,高集成度、高性能、低功耗、硬件加速和完善的外围接口支持等都是RK2808的特点。iPad的出现无意点燃了电脑厂商们对于平板电脑的热情,仿佛一夜之间类似的产品就多了起来,虽然苹果并没有把iPad定义为平板电脑。像技嘉的平板上网本T1000也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这款采用了旋转屏的设计,同时支持屏幕触摸操作的电脑,仿佛又把平板电脑带回到了最早的那个时代。“平板”应该如何定义呢,是真正的电脑或是像iPad这种呢?

  看点:3D视频技术

  《阿凡达》的热映让全世界的人最直接地感受了3D影像的魅力,本届展会上,3D视频技术的最新进展同样备受关注。无论是家庭影院、电脑,还是其它外设产品都争先恐后地与“3D”挂钩,希望引领接下来的技术发展潮流:华硕带来了配备3D显示器的专业游戏定位的笔记本电脑G51JX;NVIDIA展出了采用“3D Stereo”技术的全新3D眼镜“3D视觉”;微星更是推出了一款全能产品—在一体机上采用了3D效果的显示屏,让用户在触摸操作时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对于3D来说,“扔掉眼镜”是喜欢3D的人们共同的心声,有了明确的目标,厂商们要做的事情也就很简单了,那就是解决问题。展会上一家名为“See Front”的德国公司展出了它们最新的裸眼3D显示技术。它的原理是通过摄像头来拍摄观看者的状态,然后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分析观看者与屏幕的位置,再配合类似光栅的方式来区分图像,从而使观看者的左右眼准确地看到不同的内容,实现裸视的3D显示效果。为了演示这一技术,SeeFront以EIZO的22英寸显示器S2243W为基础,在屏幕上方加上了前置摄像头,现场成功的演示大大加强了人们对裸眼3D的信心。毫无疑问,3D的未来的主流,但目前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看到更完美的3D显示系统。

  看点:USB3.0

  无论是未来的终端设备应用还是高清影像在数字家庭当中的普及,数据传输都是一个关键且基础的环节。在本届CeBIT展会上,采用USB 3.0接口的新设备和新产品非常丰富,可以看出各大厂商对这一环节的关注与重视。SuperTalent公司带来了旗下第一款采用USB 3.0接口的大容量U盘,型号为“RAIDDrive”的U盘有16GB和32GB等容量版本。现场的测试对比中,RAIDDrive的读取速度达到USB 2.0接口设备的三倍,写入速度也翻了一番,实际的表现出USB 3.0的速度优势。

  此外,Sharkoon发布了具备双USB 3.0接口的硬盘座“QuickPort Duo USB3.0”;威刚展示了自己的USB 3.0产品系列,包括U盘、移动硬盘等;国内用户熟悉的华硕在展会开幕前就展出了新一代EeePC上网本,其中就有首款配备USB 3.0接口的上网本1018P。还有厂商推出了全球首款自带USB 3.0新接口的机箱产品,并且展会结束之后就会推向市场,这对于DIY用户来说,无疑是个非常好消息。随着蓝光、高清娱乐的不断普及,用户们对于数据的吞吐量也有着更高的需求了。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些新产品已经又为我们搭建起一个数据传输效率更高、设备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的家庭数字娱乐环境了。新标准的普及仍然需要时间,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一次会比以往更快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