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
- 来源:中国旅游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黄河,祖先,基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8 12:07
黄河全长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与中华文明的渊源关系,早已根深蒂固地植入脑海里,不管自己喜不喜欢,也不能磨洗掉从我们的远古祖先血脉里传下的黄河水、黄皮肤和黄土文明的基因。所以,每有机会亲近黄河,我都会感性地涌起不同的思绪。
今年夏天,我和朋友在青川草原最美丽的季节,去探寻黄河源区,那是我久已向往的一片「圣地」。直飞四川省的首府成都,然后长驱600公里,进入川北高原的若尔盖草原。
若尔盖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的一个县,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10个香港,但是只有5万多人口,其中85%是藏族人。县内平均海拔3,500米。这里平坦辽阔,水草丰茂,若尔盖大草原号称中国的五大草原之一。一路上,无际的牧场上散布着马群、羊群和氂牛,还不时见到弯弯曲曲的溪流、星罗棋布的湖泊。这些水域,被列入了黄河源区。
黄河在青海发源。「黄河九曲十八湾」,这「九曲」是唐代时对上游黄河的称呼。藏语称「河」为「曲」,根据黄河上游的景观特征,将各河段取名: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玛曲、析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黄河源头的水域,流经若尔盖县唐克乡与甘肃省玛曲县(藏语的「玛曲」,是孔雀之河的意思)之间两省交界地,形成了一段逶迤弯曲的优美河道,被冠以「黄河首曲」之称。这就是名胜「九曲黄河第一湾」。
这里的黄河澄清蔚蓝
一个夕阳西下的美妙时分,我们赶到了「九曲黄河第一湾」。急步登上栈道,在海拔近4,000米的地方登高是很吃力的,不过,面对旖旎风光和夕阳晚霞,再辛苦也不能放慢脚步。到了山顶观景台,居高临下远眺,但见眼前的黄河迂回折成很多个弯曲,大概已不止「九曲」呢。最新奇的是河流水色清明,并不像印象中的黄河那样浊流滚滚。当红日渐渐落下,天上的云霞被太阳回光反照映射成金红色,黄河也热烈地呼应起来,由蓝变紫,发出神秘幽幽的光彩。此时,我油然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线女家。」
九曲黄河从的遥远天边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黄沙。黄河啊,此际好像带我扶摇直上,飞升碧海青天中,一同到银河的牛郎和织女家里作客,亲自聆听他们道出娓娓动人的爱情故事!
不过,刘禹锡描写的,一定不是黄河源,而应当是在黄河中游一带看到的景象。还有,李白在《将进酒》诗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向海不复回。」更当是中下游的意境了。
我在此看黄河,并没有黄沙万里,也不见大浪滔滔,但见曲水蜿蜒、清澈湛蓝,充满灵秀瑞气。此情此景,更能引发我去探访牛郎织女的浪漫联想哩。
母亲河的沧桑泪
数日之后,我们溯源而上,入青海省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穿越阿尼玛卿雪山和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是藏族「四大神山」之一,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为黄河源头最高山峰。阿尼玛卿共有1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其冰川数量占黄河源90%,冰雪消溶渗入黄河源头的无数涓涓流水中。
接着,我又在青海玛多县黄河源流汇成的扎陵湖、鄂陵湖,领略了无比壮观。两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为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
黄河河源段曲折迂回,再流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河段为黄河上游,河段全长3,472公里。黄河上游径流量占黄河全长的54%,但年含沙量却只占全河沙量的8%,因此河水清澈,绝难想像是它一条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黄河」。难怪,最美一段称为「玛曲」,那里的河水让人想起孔雀蓝。
对比之下,我忆起在黄河中游看到截然不同的景象。在山西与陕西交界处的壶口瀑布,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混浊的巨流咆哮而下,飞沫竟然把我和照相机都镀上了一层黄色。我对黄色大瀑布奇观激动之余,不免浮出一阵伤感。
了解黄河的历史,我就不很喜欢黄河。从某种意义说,这是一条「害河」。君不见,黄土高原被水流卷走大量土壤,染黄了大河。泥沙淤积,使中下游的大部分河床高于城市和农田,有些河道竟然比地面高出4至6米!全靠高筑大堤约束,因而黄河被称为「悬河」。历史记载中,黄河有1,500次大决堤,洪水泛滥成为千百年来两岸人民年复一年的噩梦。也产生了「黄泛区」这一特定词。
回溯公元前3,000-2,000年间(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的植被生长丰富。当时黄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泽、大野泽等大量的湖泊。战国以后,随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秦国经济中心向关中转移,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原的天然植被开始遭到破坏。由于黄河流域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文明的中心,加上重农轻牧、开垦过度,黄河流域的生态严重退化。
我们能怪祖宗吗?
君不见,从1970年代起,因为经济发展而耗水量大增,黄河的径流量由1950年代的575亿立方米,急剧下跌至1990年代中期的187亿立方米。黄河已无力泛滥,却经常出现断流。1997年,断流达到226天,断流河段长700公里。自1998年起,中国政府开始限制用水及修整河道,黄河才渐渐不再断流。
啊,黄河!但愿你只给我自豪而不再有心酸!
陈一年
绰号「一哥」;资深传媒人、摄影家、画家和旅游作家。现任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副总编辑;并担任香港电台文化旅游节目嘉宾主持。着作有《百年辛亥名城之旅》、《一哥摄影讲堂》、《一哥行摄天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