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轻易与“老”字结缘
- 来源:人力资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结缘,老,真人秀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23 08:42
真人秀《中国好男儿》刚一播出就吸引无数观众的眼球,亮点之一莫过于其评委团队。不同于以往与相熟的实力派演员搭档,此次《好男儿》中,与年愈60岁的刘晓庆同台而坐的是郭敬明、萧亚轩两位风格鲜明的后辈。不少人担心三人之间的谈话会有代沟,不过刘晓庆却说:“我们三人截然不同,他们俩也不是一伙。但每个人都从内心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更能找出多样化的偶像。”在荧屏活跃数十年,刘晓庆不仅被父辈视为偶像,也被很多“90后”视为女神。在这位六届电影“百花”“金鸡”奖影后看来,“小鲜肉”并不是个陌生的词汇,而且自称和“90后”没有代沟。在慨叹老人不老的同时,一些动不动就说自己老了的人是否也该反思一下呢?
当“成名要趁早”遭遇“慢慢熬”
元午,1980年出生,是80后群体中的“小老大”。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企工作。和所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元午对工作充满了激情。领导也非常赏识这个勤奋好学的年轻人,把他当成一个储备干部来培养。可是公司的岗位分工明确,晋升空间非常有限,元午工作了五年也没有被提拔,只是平级地调了几次岗位。眼看就30岁了,事业也没有大起色,元午心有不甘。
“年底公司要选一个副总。”听到这个消息,元午很兴奋,自己努力工作为的就是升职加薪,能有更好的发展,只是苦于没有机遇。然而,升职再一次与元午擦肩而过。公司从总部派来一位“空降兵”,据说,是董事长的亲戚。
元午觉得很委屈,自己在这个单位都快五年了。从上班的第一天开始,就比别人更用心、更努力地工作,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事业上取得点小成就,怎么就这么难呢?时间不等人,自己年龄也大了,事业依旧原地踏步,难道自己就这样庸庸碌碌地过这一生吗?看着公司每年新招进的年轻员工,各个朝气蓬勃、出类拔萃,再有几年,真的要被他们“拍在沙滩上了”。20多岁时面对平庸,还可以笑言从头再来。30岁过后,已经没有了摔打磨合的时间,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少,即使有矫健的身手翻身挺起,也延误了人生的最佳时段。元午每每想到这些,就不由得感叹:“老了!不中用了!”
一家出版机构曾对“成功好男人标准”做了一个调查,调查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接受调查人群是18岁以上的职场男性。认为好男人具备的首要素质是“有责任感”的为75.9%;认为“有事业心”的为72.1%;而认为两者兼而有之的人数比例达59.7%;对“成熟稳重”和“善解人意”表示认同的人数为45.5%。由此可见,多数人希望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在好男人身上得到完美的统一。30岁之前,男人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大理想实现不了,小理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可是再过五年、十年,一步一步退而求其次,直到连自己也无法忍受当下的自己,就像上文中的元午一样。
职场新人辈出,作为还没有被提升的职场老人的确会产生危机感,但也不能因此就轻言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年龄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冯仑说过,伟大都是熬出来的。为什么用熬?因为普通人承受不了的委屈你得承受,普通人需要别人的理解安慰鼓励,但你没有;普通人用对抗消极指责来发泄情绪,但你必须看到爱和光。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会因为你已经30岁或者40岁就会加速前进。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千万不要因为这个数字给自己造成任何的影响,或者任何的威胁或压力。在从职场“菜鸟”慢慢熬成“老油条”时,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初入职场时的新鲜感,每天都要从工作里获取正能量。如果一份工作每天都让自己有成就感,何愁失去热情?对于故事中的元午而言,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心态调整好,不管是任何年龄段,都有追求进步的权利。正如稻盛和夫所说,你只管努力,要努力到神灵和老天爷都要情不自禁地帮助你。再者说,30并不老,努力正当年。
当大龄未婚遇到职业发展
某机构对2300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有近四成受访者认为,让大龄未婚员工从事管理弊大于利,应引起关注。其中抱怨“生活圈子小,机会少”的大龄者为58.4%;认为“工作太忙,没时间谈朋友”的为16.9%,而抱定“独身主义”的比例仅占4.1%,其余20.6%认为是“经济压力大”。
26岁到30岁的员工往往是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而整天忙于工作的他们在恋爱中却成了“老大难”。“脱单”这一问题,让一些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企业管理者犯了难。武汉一家重工企业的男女比例是12∶1,由于产业升级和设备更新,四年前企业招聘了五十名高校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中大多都是男性。四年过去了,这五十个大学毕业生也都接近而立之年,婚姻大事不得不提上日程。可是员工平时都在没日没夜地工作,都想趁着年轻做出点成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顾得了事业却顾不了婚姻。
“可是老人急啊,我父母说了,工作什么时候都能做,可年龄不等人,过了这个岁数,好的对象都让别人挑走了。”这家企业的员工小姜对记者说。小姜现在最怕的就是过年回家,亲戚朋友都在问什么时候结婚,连女朋友都没有怎么结婚。本来过年回家是一件挺高兴的事情,可是被大家逼问得也没有什么好心情了。就是因为总加班,才没有时间谈恋爱,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势必会影响工作。有时候,真想换一个不这么紧张的或者社交圈子广一点的工作。
这种现象绝不是个例。生活在城市的“剩斗士”们生怕结婚生子影响自己的大好前途,在高房价、高离婚率、新《婚姻法》的现实压力面前,他们越来越觉得幸福生活得靠自己来打造。可真要等到事业有一点成就的时候,自己的年龄也大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无数种“催婚”的声音。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中的杨桃,起初是一家四星级酒店的前台经理,就是因为32岁还未成家,被一个已结婚生子并比她年轻漂亮的下属所替代。她妈妈为了能让女儿早点嫁出去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电视剧的结局自然是好的,可是现实中的大龄未婚青年就未必会有这么好运。
企业培养一个员工也是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如果因为婚姻问题要放弃一个已经培养好的中层甚至是高层,未免有些得不偿失。尽管城市里给年轻人提供了各种交往场所,可是大龄青年的社交圈子依旧在日益萎缩,而硬着头皮去相亲、注册婚恋网站又是一件让人觉得很“low”的事儿。各种三姑六婆的催婚,让白领们心里非常不畅快。为了让大龄员工快速脱单,管理者也不得不当起了半个红娘。
一位资深的企业咨询顾问针对“企业大龄员工未婚”这一现象说,今天男女择偶都面临着价值观调整的问题,已经不是传统的婚配就可以解决的了。因此企业需要考虑的,决非只是员工大龄未婚的问题,而是员工素质是否能够成为公司资产甚至建立良性的企业文化形象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员工的身心健康,让员工能够处理好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关系,尽量避免“两难全”的矛盾。
继“YY”、“陌陌”、“微信”之后,一款名为“微聚”的移动交友软件又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微聚在今年双十一“光棍节”的晚上发起了一场主题为“微聚·脱单大逃亡”的线下活动,希望在单身狂欢之夜,通过微聚平台上发起这样正能量的缘分配对活动,帮助单身的伙伴拓展自己的社交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次活动是微聚采取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方式,也是社交O2O方面的一次试水。连谈恋爱都“O2O”了,“工作忙、圈子小”那都不是事儿了。
当大龄员工遇上职业病
35岁的于先生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总监,在公司财务岗位工作近十年了,唯一一次长假就是在30岁结婚的时候。于先生清楚的记得,当年他拿着结婚证向领导请假时,领导说,婚礼结束后马上回来吧,公司实在太忙了,蜜月以后再补。可一转眼,孩子都4岁了,婚礼蜜月还是没补成。于先生总是调侃自己:“咱不差钱,差的是怎么花钱。”由于工作强度很大,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于先生体虚、抵抗力下降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坐久了,肩膀和腰部就酸痛难忍,头发脱落得非常明显,人也显得非常没有精神。万般无奈,只好求助中医调理。每天午餐时,都要掏出一袋中药冲剂服用,偌大的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子中药味,同事们都笑他“小老头儿”,自己也越发郁郁寡欢。他说,真是老了,二十几岁的时候,连续加班几天都没问题,可是到了三十几岁,真是熬不动了,真的特别想休整一段时间,养养身体,可又怕一些后辈“长驱直入”,取代了自己的位置。进退两难间不免感到“压力山大”。专家介绍,35岁左右的职场人,很多已经是中层管理者,但越往上发展越感到力不从心,看到“虎视眈眈”的后辈,再看看前面离退休还有十几二十几年,压力立马就涌上来了。
一家急救中心的护士长周女士介绍,近几年,员工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不少单位都在组织员工体检,包括教师、警察、司机、办公室文员等。从体检结果看,各行业职业病各有特征,病情严重年龄段多在35-50岁之间。教师人群中,78%有咽炎,静脉曲张位居第二。警察的体检,尿酸高、血脂高两项成为职业病前两名。出租车司机和火车司机的体检报告显示,高血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职业病,嘈杂的工作环境也造成诸多耳疾。办公室文员、公务员多颈椎疲劳症状、手腕病、腰肌劳损和消化不良。35-50岁的高收入人群中,“生物年龄”超龄趋势明显加快,平均超过实际年龄10年左右。
职场大龄员工除了在身体健康上亮起了红灯,在心理上也常常会产生焦虑症。专家分析,年过30岁的职场人士在社会上、家庭中承担着巨大的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容颜的衰老,可能会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容易跌入情绪低落、状态萎靡的怪圈,不少人对自己的将来产生了危机感,就容易导致“年龄恐惧症”。
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年龄增长太过恐慌。专家建议职场人士应做好职业规划,努力修炼内功。塞缪尔·乌尔曼曾经在《年轻》一文中写道:“无论是60岁还是16岁,每个人都会被未来所吸引,都会对人生竞争中的欢乐怀着孩子般无穷无尽的渴望。在你我心灵的深处,同样有一个无线电台,只要它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的时间中接受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远年轻。一旦这无线电台坍塌,你的心便会被玩世不恭和悲观失望的寒冷酷雪所覆盖,你便衰老了——即使你只有20岁。但如果这无线电台始终矗立在你心中,捕捉着每个乐观向上的电波,你便有希望超过年轻的80岁。”所以,对于职场大龄人士来说,不要轻言“自己老了”,不管你是仍在为成功慢慢熬着,还是为“脱单”奔赴一个又一个相亲现场,或在为职业病亚健康困扰着,不妨试着忘记自己的年龄。忘记年龄,即从五感到无感,是让“心幸福”的精神胜利法。假如你下心力找到一株忘忧草,就会呈现排毒后的新样态。
文/齐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