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营造趣味课堂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那如何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情境呢?

  借助多媒体,导入情境

  “好的开头,有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成功的课堂导入重在吸引,使“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讲究导入的艺术,可以借助多媒体,用录像、投影、课件等创设栩栩如生的画面,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让英语课堂教学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学“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n Beijing”这一课时,我在课前先录制好“呼呼”的风声、“哗哗”的雨声、“隆隆”的雷声等,并在网上找了相关的图片,做成PPT。

  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播放PPT,让他们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画中风、雨、阳光等自然现象与绿树、湖泊等景观融合,加上逼真的配音,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轻松自如地学习新知识。

  演一演,展现情境

  肢体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它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它非常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能使复杂的教学变得简单,使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有趣。因此,英语教师就要积极运用各种生动传神的表情、形象的语言和演示动作来描述事物,力求展现逼真的情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例如在教“Apples are sweet.Grapes are sour”时,我们就要尽可能地用肢体语言来演示:吃一口苹果表示很高心的样子,吃一口葡萄捂着脸表示很酸的样子。学生们通过观察,便能很快理解这两句英语的意思。接着,教师可以再要求学生说出哪些水果是甜的,哪些水果是酸的。

  在教单词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语调朗读,孩子们会特别喜欢跟着读。

  读“big”时,教师可以张开手臂,再画个大圈;读“small”时,可以用手指圈出特别小的小圈;读“strong”时,可以伸出手臂并使劲,让肌肉鼓起;读“smile”时,可以笑一笑……学完单词后,教师只要做出动作,学生就能很快说出相对应的单词。

  互动模仿,烘托情境

  少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境,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在练习“Is this jacket yours?”这个句型时,我拿着一件夹克衫,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 jacket is it?Is this jacket yours?”

  学生们很好奇,都想知道这件夹克衫是谁的,于是去找它的主人。他们拿着这件夹克衫去问其他学生:“Is this jacket yours?”通过不断地问这句话,他们很快就学会运用这一句型了。

  画一画,再现情境

  学生们一般对简笔画很感兴趣,他们从线条的勾勒、颜色的设定、明暗的对比中能感知学习内容。

  教师们便可以经常画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简笔画,再现情境。

  在上小学英语第六册“Read and write”一课时,我一边和学生谈论季节,一边用粉笔画出所谈论的内容,只见黑板上一会儿“柳絮飞扬”,一会儿“烈日炎炎”,一会儿“凉风习习”,又一会儿“雪花烂漫”。学生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这些简笔画,仿佛身临其境,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个个争相发言,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在一节公开课上,我的简笔画也派上了大用场。

  我当时讲的是数字单词一到十的写法,为了直观生动地呈现这些单词,我先是设计了一个大表,然后又按时间顺序设计小表,并在每个小表中画一些简笔画,展示那个时间段人们经常做的事情。接着,我就指着画跟学生们说:“What time is it?It’s…o’clock. It’s time for…”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学习效率很高。

  沈彦玲 甘肃省会宁县教场小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