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中国的泰坦尼克号

  • 来源:文苑
  • 关键字:泰坦尼克号,太平轮
  • 发布时间:2015-02-03 14:23

  因为时代洪流的关系,发生在1949年1月底的重大海难——太平轮事件,被埋在了舟山群岛间的海面之下。60多年过去了,吴宇森的电影《太平轮》唤起了那段沉没已久的记忆。而在电影之前,这艘“中国的泰坦尼克号”还出现在不少文学作品里——

  小时候家里有几样东西,是从轮船上拿下来的。

  其中有一对绷皮木骨的扶手椅,皮垫边缘钉满了黄铜圆钉,坐起来很舒服。

  “那是老蒋坐我们的轮船时,最喜欢坐的椅子。”爸爸告诉我。

  还有一架重得要命的望远镜,可以望很远。我有时候站在我们家的窗边,用这架望远镜望向三条马路以外的行人,看他们过街时的表情。可惜不能看太久,因为以前轮船上用的望远镜很重,拿一阵子就手酸了。

  皮椅和望远镜,从“我们的轮船”上拿下来的东西。

  “我们的轮船”?

  所谓“我们的轮船”,其实是指几十年前,爸爸在上海开的一家轮船公司所拥有的船。

  这家公司的所有轮船当中,最有名的一艘,叫作“太平轮”。

  “太平轮”,中国的“泰坦尼克号”。

  一九四九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内战的揭晓之年。那年除夕前,一群急着要离开上海的有钱人,终于了解到情况的紧迫,连过年都顾不得了,抢着要挤上早已客满的太平轮。

  这些人,有的用金条换舱位,硬是从原来的乘客手上,把位子买过来。有的靠关系,向爸爸或轮船公司其他合伙人要到最后几个位子。

  理所当然,这群太平轮的“最后一批乘客”里面,有当时上海最有钱有势的一些人,也有爸爸最要好的朋友。

  在战乱的时代里,命运之神似乎背负着自己也无法控制的戾气——

  太平轮开到半路,出事沉没。

  全船只有三十六人获救生还。

  船上漂流散落的珠宝首饰、佛像牌位,让许多附近的渔民大吃一惊,悲喜交杂。

  ……

  一个时代,大火烧天的烧去了。我身边的,是烧剩下的,东一处、西一处的,明明灭灭的余烬。

  我的童年,常常笼罩在这余烬隐隐约约的红光里。

  有时候,我伸出手去借一点这余烬的温暖。有时候,我用眼睛见证这余烬覆盖的繁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