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创业的“米大夫”和跨区域扩张的米氏孕婴
- 来源:孕婴童微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米大夫,创业,孕婴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04 10:04
“米大夫”跨行创业
米洪锋孕婴童业内常被大家亲切叫做“米大夫”,这和他作为专业的儿科、妇产科医师跨行创业的故事是离不开的。谈及当时创业的动机,米洪锋坦诚地表示,其实没有很高的职业追求,当时家里负担很大,自己就是为了养家糊口,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1997年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工资是八百多一个月,到1999年,工资一千一百多。2000年,我的女儿出生了,但那时候我还没有房子,房子是租的,因为家里的压力买房子,经济压力很大,需要努力赚钱。”
谈及作为医生对自己的创业影响,米大夫表示医生是一个很专注的职业,这可能让创业之初自己的目光和远见可能有些欠缺,同时他对这份职业也有留恋,直到2008年才完全脱离医院的工作。不过医院和大学一样,作为典型的复杂组织体系,却可以依托基本的制度和职业道德维系管理,例如医院院长很少去参加各种管理,很多工作都是医生和护士自主自发完成的,这让米大夫对制度特别重视,并且影响到其未来的管理理念。米洪锋也谈及一些来自家庭早期的影响,从小当家的米洪锋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市集卖菜,他说这段经历对于自己是最早的启蒙,让自己懂得了最原始的生意经:看供需,讲信誉,讲基本商业原则。
得益于儿科、妇产科医生的职业背景,米大夫发现在东北通过医生买奶粉和通过别的渠道买的价格差较大,而当时自己的女儿也在吃奶粉,市场需求巨大。于是米大夫借了5,000千块钱开奶粉店,当时叫做婴儿奶粉直销店,并且从代理商直接进货降低成本。“我清楚地记得我们第一个月卖了一万五千块钱,18%的毛利,第一月就开始盈利了。2001年到2004年我们只卖奶粉,后来增加了保健品和辅食,少量的辅食。”米洪锋回忆创业之初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米氏孕婴扩张东北三省及全国市场
2009年,整个孕婴童行业开始进入快速的扩张期,各地的发展布局随着市场的波动。米氏也受到整个行业的驱动,把握市场的机会开始扩张。母婴店扩张面临众多的困难,跨区域的扩张更具挑战,但从长春一家店开始的米氏孕婴,不仅实现了覆盖东北三省,还相继在山东、河北、北京、上海等地成功开办了分公司,米总向我们分享了背后的故事及成功经验。
米大夫指出中国各个区域市场差异大,明确各个区域市场的特点及消费者偏好非常重要,例如东北人对品牌的认知度非常高,他们的消费是相对感性的,许多东北消费者要买就买大的品牌。“我们店在2004的时候全部引进正品,全新的品牌货。一年之间从15万营业额提升到了85万,这是东北市场当时的特点。相比之下天津人比较理性,天津是个平民化城市,天津人有句俗话大概的意思是:我可以借钱买好吃的,但我一定得理性消费,绝对不买奢侈品。在国内的二线城市,天津消费是较低的,沈阳则相对偏向高端产品。”对不同区域的市场特点把握准确后,米氏孕婴随之调整相应策略,定位清晰。
与此同时,扩张的基础是人、财、物。米大夫指出当时下决定扩张离不开资金上的支持,因为当时米氏孕婴的现金流是不错的,利润也较高。人才的支持非常关键,米大夫对这一点的感触很深:“能有今天,我觉得我们的观念方式和别人不一样,以对人的信任为基础,我不会帮你去决策,我唯一能够提供的第一是经济基础,第二是十多年来的经验,怎么决策需要你自己去决定。如果实在不行,我会找人支持你。”
米氏孕婴的人才培养,首先是学习基础,进行锻炼,然后会派到全国各地。过去有住宿、负责往返机票、路费的待遇,现在都没有,公司选择让他们自己去打拼。想要成功必须去经历这样的过程,都是打拼出来的。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才。同时给员工尝试和犯错的空间与包容,让员工在试错中成长。米大夫说:“我非常自豪的是我们的员工都是练出来的,扩张之初条件非常艰苦,白天要上货点货,晚上要干到十一、二点。我们的员工会非常有斗争性地去扩张,他们都是百战之兵,经历无数次南征北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十多年来,米氏孕婴的团队保持稳定,离职率低,10年前的老团队仅有约10%的人选择离开;一步步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基础管理人才,在跨区域扩张遇到挑战时,这家公司会调派经验丰富的员工前往支持,最多的时候曾经从长春向外地派出180多位员工。米大夫总结到:“对外派遣的支持需要知识的累积,经验也需要累积,在知识和经验上,身经百战的米氏员工都有优势。”
在米氏孕婴发展的过程中,米洪锋也经常和孕婴童产业内的资深人士交流学习,比如他多年的好友,四川中亿的陈跃。
“我和陈跃是2009年认识的,我们几个人合伙,大约6个人,商量上市奶粉,我们一起做食品,如有机奶粉,以及一些辅食,我们俩一起做的比较多。另一方面,我们观点比较接近,我觉得我们两个都是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注重品质。但我们也存在差异,我们主要是直营门店,中亿是以加盟店为主,所以我也会向他了解和请教这方面的问题。”米洪锋说道。
米大夫认为自己和陈跃的交流简单直接,经常互相批评,互相指正对方的问题,他非常珍惜这样的交流。“我们都在发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但最可贵的是我们能相互分享成功经验,如实地告诉对方。”
未来从零售走向“服务”
关于未来,米大夫和他的团队仍然充满干劲:“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往前走,零售不会死,我们会适当扩张,也要找到和互联网结合的地方。零售点是我们的基础,是我们生存之本,但从2011年开始,我们也在不断尝试在电商的发展,坚定不移地做。”
米大夫表示未来第一步是完善客户消费信息数据体系系统,第二步是到2016的6月份,电商平台、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的会员和门店的会员行成完全的对接,数据无缝对接将形成有效互动。“未来的零售店肯定会有巨大的变化。这变化谁也不敢确定,我们会以多种的方式试错,或者将多种方式完善,但核心是任何的商业要以数据体系为基准,另外重要的是考虑人性,把消费意识、消费观念搞清楚。”米大夫补充道。第三步则是米氏孕婴的进口品牌,米氏孕婴将从更多国家引进多种产品,包括小儿辅食、婴儿洗护等。
长远的目标,米氏孕婴希望从零售转为服务。
首先会从门店开始转移,米氏孕婴对营业员的要求特别高:他们要会理发,会游泳,会按摩,不但会,还要上门访问,做家访服务。
“我们需要锻炼我的营业员,他们不单单是卖产品,因为我们门店的定位非常清晰,我的社区门店、中小型门店,更多的是提供方便;方便、快捷的核心是什么?是‘服务’。这是我们真正要达到的目标。我希望我们的服务能延展开。”米大夫和米氏孕婴正在做好各种准备,应对未来孕婴童零售的变化与发展,而走向服务将是这一系列准备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