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日本买马桶盖了吗?
- 来源:汽车观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日本,马桶盖,创新,品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27 08:49
这几天,听朋友们热议:XXX在日本一口气买了5个电饭煲、6个马桶盖,还有XXX买了两箱子卫生巾,更有XXX买了十多个膳魔师保温杯。
咋一听,肯定会好笑中国人这都肿么了?而后想想,实则是“中国制造”肿么了?
据介绍,日本的马桶盖可带杀菌、除臭、加热等功能;日本的电饭煲内胆在材料上进行了很大的创新,煮出来的米饭不会粘锅;日本的吹风机采用了纳米水离子技术,吹过的头发与以往不同,更显蓬松顺滑;日本陶瓷菜刀耐磨度是普通钢的60倍;日本的保温杯杯胆进行了超镜面电解加工,不易附着污垢;日本的电动牙刷采用了LED超声波技术,比德国布朗重量轻了一半……
相比之下,“日本制造”的特色并非大而全,而是高精专,尤其表现在处于全球产业链上游的材料、零部件、装备制造等核心技术与高附加价值产品制造方面。而“中国制造”的不足则表现在:质量不高,价廉物不美;技术拿来主义,创新研发不到位;品牌羸弱,缺乏客户忠诚度。
有媒体评论称,“中国制造”的明天,在于不让中产阶级越洋到日本买马桶盖。大体意思是说,中产阶层是性能的偏好者,是一群愿意为新技术和新体验买单的人,这一类型消费者的集体出现,倒逼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转型容易,升级并不简单。单就中国汽车工业而言,困难重重:
难点一,别让肉体跑丢了灵魂,请保持对品质的敬畏。跑得快,不一定能取得最后的成功;跑得久,须得耐住品质的寂寞。往往,哲学家与保安只有一线之差,因为他们每天都在问着同样的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那么,判断一家汽车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是短期销量还是持久品质保证?
难点二,持续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中国汽车产业必将进入大淘汰阶段,同业竞争比拼的是持久力、整体生态系统的营运能力,以及资源整合的能力。笔者建议,中国车企可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收缩不能做到世界领先和交不出利润的领域,大幅度提升终端产品创新研发能力。
难点三,品牌是中国车企挥之不去的隐痛。毕竟在国内,靠品牌赚钱要比不靠品牌赚钱容易很多。而如今品牌的内涵外延,又与传统意义上的知名度、美誉度有所不同,它还包含态度、情绪、社交元素等。所谓用户升级,意味着用户不仅要关注产品的功能性,而且还会根据情感体验做出选择。那些不会说话的哑巴产品,未来将不会具备成为品牌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产品都带有社交属性的原因。
上述三个难点能否解决?带着疑问,走进2015,寻找答案。
编辑部主任/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