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域佛光 美国LACMA馆藏印度文物精品展
- 来源:TA生活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印度,瑰宝,文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27 13:31
作为对外交流展的2014年度最后一次巨献,由湖北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深圳博物馆、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LACMA)共同主办的“印度的世界——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印度文物精品展”于去年12月21日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并将持续至今年的3月22日。据湖北省博物馆的相关专家介绍,此次展览是首次将印度文明介绍到省内,展品均来自美国洛杉矶西部最大的公立博物馆,无论是展览主题策划还是展品质量,均堪称高规格的年度大展。
作为印度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源于古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的印度教产生了无数瑰宝。盛行于印度的印度教早已融入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对古老印度文明的发展和影响是深远的。
此次特展展出127件(组)时间跨度从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的珍贵印度文物,包括各种石雕像、铜造像和绘画,均呈现了多彩的印度教的诸神,同时也囊括了佛教、耆那教等各种造型,全面展现了独特而美丽的印度文明。而来自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LACMA)的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约翰·哈雷斯介绍说,洛杉矶郡立博物馆(LACMA)是美国西部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在印度和东南亚艺术品收藏上,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有着美国其他博物馆所不具备的特色优势,其藏品多为世界公认的精品。此次展览也是该馆首次来华展出。
13世纪的印度教主神毗湿奴铜合金像有四只手,头戴王冠,手持法器;作为被印度教教徒奉为宇宙保护者、善良和美德的化身,他是印度教中供奉最广泛的神,同时也是与世俗世界联系最密切的神。约翰·哈雷斯介绍,西方的神是唯一的,但是东方的神是多元的,在崇拜的仪式中,人们甚至会和神像进行直接的互动交流,因此这尊来自12世纪的象头神像也会被人们抚摸肚子,以祈求带走的不好的命运。
最引人注目的11世纪的弥勒菩萨像是以王子的形象呈现的,周身点缀有大量的珠宝,身着薄衫,显露出形体的逼真结构。“这尊佛像非常珍贵,因为是在11世纪,即穆斯林进入印度摧毁这些佛像之前残留下来的。”约翰·哈雷斯称,虽然在此阶段佛教在印度遭遇了打击,但是却沿着巴基斯坦一路传到中国。再延伸至日本和韩国,中国在11-12世纪期间也被派遣很多人来印度学习佛法。此尊像有残缺,本应延伸至胸前的右臂已断裂。像虽然被损毁,但保留下来的残件见证了宗教变革的节点,非常具有历史价值。博物馆在1969年收入了这尊佛像,它一直是馆藏精品,弥勒菩萨像周身配戴的饰物细节和五官刻画更是精美绝伦,栩栩如生。此次远道而来的LACMA印度佛教艺术特展,不仅在文化交流上有重大意义,更是民众领略珍贵的印度文明瑰宝的一次难得的视觉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