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糖尿病病人自护行为现状与提高措施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糖尿病,自护,健康
  • 发布时间:2015-04-18 13:03

  摘要: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依赖于病人长期良好的自我管理,病人自护行为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血糖水平和并发症的发生等,最终影响病人的社会心理状态和生活。本研究选取自我管理科研课题中“自护行为”进行详细分析,了解糖尿病病人自护行为的执行情况,并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进行分析,为以后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提供依据,以期为糖尿病病人及家庭人员提供帮助和指导,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倡导自我护理。

  关键词:糖尿病病人;自护行为;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3-0031-01

  一、糖尿病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现状

  1.1 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需求

  自我护理是个体为了保证个体生存、维持和增进健康与安宁而采取的自我照顾行为,执行这些活动的能力就是自我护理能力。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疾病,平时病人和家属承担着大部分日常生活护理,包括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6大部分。张艳梅[1]对120例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调查发现,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包括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不能保持情绪稳定,不能合理控制饮食和坚持按时服药,没有按要求检测血糖和定期复查等。台湾学者对糖尿病病人的自我护理行为的研究结果显示,70.81%病人能够遵从口服药物的治疗,但85.20%的病人不能遵从胰岛素注射;64.35%病人能够很好地控制饮食,但对称体重、戒烟酒、锻炼等非药物治疗的自理行为较差[2]。

  1.2 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水平

  虽然糖尿病病人都存在着不同内容的自我护理需求,但国内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水平不高。赵彦[3]对住院次数两次以上的118例糖尿病病人调查显示,糖尿病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疾病的康复需要。台湾学者发现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护理行为不理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4]。贾芸等[5]对2型糖尿病病人研究发现,自我管理水平达到良好的人数仅占3.6%,管理较差的人数为2.2%,而绝大多数病人的管理水平处于中等。邹树芳等[6]对76例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调查发现,糖尿病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不能满足疾病康复的需要,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健康知识水平较低。

  二、全面提高糖尿病病人自护行为

  2.1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行为的依从性

  糖尿病病人接受过的健康教育中,排在第1位的是饮食,但饮食的自护行为水平排在第三,这说明糖尿病病人饮食上的依从性相对较差,虽然接受教育最多,但是实施上却大打折扣,这可能与饮食行为遵循过程较艰辛,长期的饮食习惯短时间内难以纠正有关。因此,护理人员在加强健康教育的同时,应思考如何来提高病人行为的依从性。病人在自护行为中足部护理行为水平较低,不同性别之间在自护行为的实施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对此,医护人员应对不同的人群,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制订糖尿病健康教育计划,完善教育内容,增加教育途径,开办“糖尿病健康教育俱乐部”,建立糖尿病健康档案。采取针对性强的个体教育,根据病人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专科护士、组长、护士长层层检查、评价、指导,并充分调动家属的积极性参与管理;多样化、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的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和自护技能的培训和教育,特别是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宣教,生动形象地让病人体验糖尿病并发症所带来的危害,旨在改善糖尿病病人自护行为水平和依从性,提高病人对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从而提高糖尿病的健康发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提高病人自护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

  2.2 完善健康教育网,全方位提升自护行为

  病人获得糖尿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医务人员,其次通过社区、电视、书刊。这说明目前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和管理大部分仍由医院来承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单靠医院、医务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社区、家庭共同建立糖尿病健康教育网络,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需要全员进行持续的监督和促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立体式的健康教育体系。使糖尿病健康教育形成一个连续、全程、整体的过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变糖尿病病人的自护行为状态,从而全方位地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自护管理。

  2.3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自护行为的影响

  现阶段的病人或多或少都接受过糖尿病各方面的健康教育知识,接受过健康教育的糖尿病病人在饮食行为、血糖监测行为、药物治疗行为的自护行为明显优于未接受过教育者。女性在饮食行为、足部护理行为、吸烟行为明显高于男性。接受过健康教育的糖尿病病人在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药物治疗行为方面的执行力更强。因此,医护人员应针对薄弱的足部护理进行宣教时应注意强调足部护理的重要性,即使足部无任何症状的病人也应认识到足部护理的重要性和足部并发症的严重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健康教育是提高糖尿病病人自护行为的最佳途径,进行系统的糖尿病知识教育,有利于增强病人的自护行为的依从性,有利于提升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发挥糖尿病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保证综合疗法真正落到实处。

  三、结束语

  目前糖尿病病人整体自我护理水平还较低,且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自我护理能力强弱与个体的年龄、职业、文化、疾病严重程度、精神状态和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正确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提供帮助和指导,减少自我护理障碍,提升病人自我护理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妮娜,卢逢娣,阚凯,陆丽华,朱纬.住院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信念模式与自护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34:3887-3889.

  [2]陈艳曙,丁玲,王兴珍.228例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能力调查[J].中国乡村医药,2013,07:64-65.

  [3]卢菲.自护理论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0:1388-1389.

  [4]郑婕.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护理,2013,03:266-267.

  [5]徐勤容,吴丽琴,陈育群.糖尿病专科护士开展自我管理教育提高患者自护能力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18:28-30.

  [6]杜丽冰,林田,刘雪莲.2型糖尿病病人社会支持和自护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2,08:697-699.

  钱力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