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有风险 提问须谨慎
- 来源:《中国自行车》骑行风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骑行,自行车,轮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3 07:59
Q 第一次买自行车,主要在城市骑行,通勤和周末郊游最好能够兼顾,基本不考虑非铺装路面,求推荐。
A 城市骑行,向你推荐折叠自行车,大行、小布、Bike Friday、Tern都是很好的品牌。价格上自然是一分钱一分货,性价比随价格递减,这一点上和摄影器材是一样的。两三千元的折叠车就能有很好的骑行感受,更好的车带给你的则是“骑行享受”以及如腕表一般“精密机械的美感”。
折叠车有几个优点:在铺装路面上要比山地车轻快很多,与同档次公路车的差距却不大;调校良好的折叠车完全可以应付长途骑行,周末百公里郊游不在话下;通勤的时候能够比较惬意地把车放进电梯和办公室;车辆调整空间比较大,可以在休闲姿态和进攻姿态间较好地切换。
折叠车简单来说可以分成纵向折叠与横向折叠两种,对大部分朋友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对自己的脚力有非同一般的自信,可以选择刚性相对较好的纵向折叠款式。
Q 如何才能不丢车?
A 这是一个困扰人类社会近百年的问题,如果你对全民道德素质的飞跃性提高和所谓智能自行车防盗系统并不抱太大希望的话,这里有四个还算靠谱的办法。
首先是专车专用,把“骑行运动”的车和“骑去菜场”的车明确分开,这个方法可谓卓有成效,至少能把损失控制在“谈笑间”的程度。
其次是秉承“人不离车、车不离人”的宗旨,对于自己的爱车,就要像战场上的战士和枪的关系一样。
另一个办法是不要买锁,正所谓无招胜有招,以不动应万变,真正做到没有破绽。
最后一个办法最简单,就是把车放在一辆更好的车旁边,绝对可以大大降低悲剧的发生概率。
Q 自行车旅行的独特和迷人之处在哪里?让这么多人乐此不疲。
A 徒步太慢,开车太快,自行车刚刚好。节省了一些体力,又能看清沿途风景。
骑行在路上能更多地与人接触,更好地品味风土人情,真正在旅途中融入、沉浸在旅行本身里。而不是在景区和高速公路间跳跃,与导游和收费站工作人员亲密接触。
最可贵是自由,真正做到地当纸、心当墨,路线随心勾勒。并且是真正地把旅行的线路完整地连接在一起,这样的旅行不是一个个点,它至少是一条完整的线,贯穿着从家里到目的地的每一寸变化。经济实惠也是优点之一,自行车旅行的成本低于徒步、自驾、搭车。而且机动灵活,路线任意覆盖方圆百公里范围,是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
自行车旅行带给人的好处也不仅局限于这一次的行程之内,会把路途上锤炼出的体魄与毅力长久地留下,所有这些关于坚强与坚持,都是人生行路永远的助力。
Q 刚买了新车,请问哪些实用配件能瞬间提升幸福感?
A 一般常用的自行车配件如下:
1.码表:分有线和无线两种。基本功能为实时速度、最高速度、单次骑行距离、总骑行距离。额外功能有心律、热量、踏频、海拔、温度等等,不大的投资就能覆盖半数以上智能自行车的功能。
2.自行车专用水壶:对于刚开始骑车的朋友来说,这个配件不但实用而且帅气。
3.副把:长途骑行时可以有更多的握把姿势,便于缓解手腕疲劳,在摇车加速和爬坡时,也能更好地发力。
4.尾灯:虽然不能带来直接的幸福感,但在无灯的夜路上,唯一能让机动车司机看见你的就是它了。
5.便携打气筒+备胎+补胎套装+修车工具:给你说走就走的勇气。
6.货架:虽然不太帅气,但长途实用度爆满,如果有女朋友实用度更高。
7.头盔手套骑行短裤:关键时刻一条命、不长茧+能擦汗、你疼我不疼,谁用谁知道。
Q 二手车值得购买吗?
A 一辆妥善使用、精心保养的自行车绝非快速消费品,它的使用年限可谓是漫长,“二手”对它来说可能只是刚过了青春期而已。
更何况对车有爱,它就更不仅是一件物品,把人与伙伴的感情传递下去,也是一种人文情怀,“旧”是一种用生命刻下的痕迹。
总之,二手车性价比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有时还会有意外的惊喜,但也有两点请朋友们务必注意:
购买二手车时,一定要核对卖家的票据,或者任意能证明车辆归属权的证据,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上面朋友的丢车问题就算彻底解决了。
买车的时候带上一个懂行的朋友,当场试车很有必要。
Q 春暖花开,封印了一个冬天的自行车要拿出来上路了,请问该如何做一下基本的保养?
A 基本的自行车保养可以由外到内分成三步。
第一步是把看得见的地方都擦干净,尤其是传动系统——链条、牙盘和飞轮。沉积时间过长的灰尘会对自行车的油漆和电镀造成侵蚀,加快金属部件生锈的速度。而沾在链条、牙盘和飞轮上的灰尘沙土,会随着你的骑行不停地“研磨”整个传动系统,使各个零部件加速磨损。传动系统清理干净之后要重新上油,这个时候要注意润滑油不要使用的太多,一般来说讲究的是“湿链干飞”,就是说链条上不要有多余的浮油。
第二步是酌情更换刹车线和变速线。虽然这个部分的使用寿命应该是比较长的,并不需要频繁更换,但额外的安全性提升和刹车手感的改善也是值得的。而且钢线和线管随使用时间会逐渐拉长和轻微变形,也会造成变速系统的偏差。
第三步就是“三套轴”的保养。前轴、中轴、后轴这三部分基本包含了车辆本身全部的内部阻力,也是骑行时负载较大的部分。定期对这三套轴进行清洁、更换润滑油,以及替换受损的滚珠或培林,不但能极大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也能使骑行感受更加轻快。
Q 公路自行车比赛应该怎么欣赏?
A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下面就简单说说比赛里的门道。但是因为每项比赛的规则细节会稍有不同,所以这里也就仅作抛砖引玉。
一看荣誉衫。通常在比赛里会有几名选手穿着与众不同的骑行服,分别代表着他们当前所拥有的卓越成绩。领骑衫表示当前总成绩第一名,爬坡衫表示这名选手在上坡路段成绩最好,冲刺衫表示这是一名擅长冲刺的选手。
二看赛段争夺。每一条比赛路线都设置了多个爬坡点和冲刺点,率先通过山顶的爬坡点就能获得大量的爬坡积分,最终穿上爬坡衫。
三看团队战术。是在大集团前面领骑还是藏在集团内部,是放出兔子还是追击兔子,都是斗心眼的招数。
四看上下坡。上坡是体能、身材和意志力的挑战,下坡是胆量和本能的展示。
五看赛道风景。每年的赛道安排都会经过很多古堡、酒庄和花田,赛事转播也能当成旅游节目来看。
六看现场观众。狂热车迷精心装扮,造型奇葩别具一格,与车手亲密接触热情互动,仿佛激情澎湃的狂欢节。
Q 自行车旅行有哪些注意事项?
A 以下这几点是我个人这些年骑车的感受,与您分享:
1.行李要适度,只带上必需品,可有可无的东西就不要随身带着了。否则赶上大坡那真是生不如死,扔了心疼,不扔腿疼,背包肩膀疼。
2.吃喝很关键,一定要抓住所有机会足吃足喝,因为等感觉出渴了饿了就已经晚了,身体就已经用不出力气了。
3.补胎是很好学的,一定要在出发前学会,并带好备胎和气筒。现在修车的地方越来越少了,郊外更少。
4.屁屁疼远比“累”更可怕,一条优质骑行裤很重要。
5.关键时刻,头盔就是一条命,狠下心投资一顶好头盔,不但安全性有保障,更轻的重量也让脖子获得解放。
6.气温、风雨要考虑,随着海拔变化,气温可能出现骤然升降的情况,若是赶上雨季,也要相应提高服装和背包、驮包的防水等级。
Q 长期骑车的人,应该怎样做才能防患于未然,保养好膝盖?
A 其实相对其他运动来说,自行车骑行对膝盖的压力已经很小了。很多下肢受伤的患者都是通过骑行来进行复健的,但从预防的角度来说,也有几个方面是可以在日常加以注意的。
1.要根据身高选择合适的自行车尺码,并尽量做好fitting,踩踏时错误的腿部伸展角度,会让膝盖压力成倍提高。简单说就是车座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脚踏踩到底时腿部微有弯曲即将伸直是合适的。
2.选择适合自己的骑行姿势,不要盲目学习职业车手,他们过于进攻的骑行姿态并不适合每个人,可能会对我们普通人的身体造成各种疲劳性损伤。
3.在激烈骑行前一定要热身,随着年龄增加,可能需要最多30分钟的热身。
4.踏频,尽量保持80或更高的踏频,大盘小飞是膝盖的敌人。
5.不要太频繁地挑战自己。训练量提升得太快,会让身体在还没有充分适应的情况下应对高强度高频次训练,对关节滑膜、关节润滑液、钙质循环体系都是很大影响。
6.注意肌肉锻炼,更强有力的肌肉支撑能有效保护膝关节的健康。可以采用静蹲、深蹲等方式,强化膝关节周边肌肉。
Q 车轮编条方式有很多种,从直拉到4X,到底哪种比较好?
A 决定轮组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从轮圈宽度、辐条孔开孔角度、花鼓耳缘尺寸、法兰距离,到辐条和轮圈的材质、重量、轮组使用场合。在这其中,辐条编法只占一部分的影响,而轮组整体性能上,又始终欠缺一整套数据化的测评体系,就像我们谈耳机一样,已经成了某些人所谓的“玄学”。
所以我们很难讲哪种编法更好,只能说它们各自有其特点。
直拉编法因为辐条较短,可以节省一些重量,但辐条离法兰切线太远,驱动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常用在前轮上,也会用在有意降低辐条张力的后轮非驱动侧上。
而4X编法的辐条最接近法兰切线,驱动能力更好,但重量上的增加又减分不少。
现在很多直头花鼓从设计本身就考虑了这些问题,通过花鼓本身的设计,让2X的编法能够尽量达到4X的力学效果,从性能上得到提升,但在维修方面又被专用配件所限制。
可以说是没有一个所谓“好”的概念,只有适合当前的器材规划和使用场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