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需要统一判罚尺度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中超,马宁,申花,裁判
  • 发布时间:2015-05-11 10:02

  上海德比,主裁判马宁共出示了3红9黄,引发了极大关注和争议。我力挺严格执法,如每一场比赛都有这样的尺度,中国足球未来或许会更好,但如只是个别场次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中超还需把执法尺度统一起来。

  上半场 严格公正

  整场比赛,马宁执法偏严,但上下半场力度稍有不同,大体来说是比较准确的,我分上下半场进行点评。开场第2分钟,孙祥与卡希尔之间发生冲突,这是一个双方在无球情况下的相互拉拽动作,彼此手上都有推搡。发生冲突,裁判要么给予双方口头警告,要么双方各给一张黄牌,马宁只给卡希尔黄牌,对孙祥没有处罚,有些小问题,不够准确。接下来是8分45秒左右,上港的王燊超背后飞铲申花的莫雷诺,招致了一张黄牌,从此可以看出马宁对于背后铲人定了一个尺度,双方球员应引以为戒;然后是第11分钟左右,汪佳捷不服判罚向裁判投诉被出示黄牌;1分钟后,耿晓峰也因向马宁申诉被黄牌警告。在前12分钟内,上港与申花各得两黄,马宁据此宣告自己对比赛会吹得比较严格。第17分钟,吕征铲倒达维被红牌罚下,这一判罚没有任何问题,这种亮鞋底的铲球在任何比赛都是不被允许的。接下来的第21分钟40秒和第25分钟50秒,申花的李建滨和柏佳骏分别因防守犯规得到了黄牌,我认为也没什么问题。

  虽然申花少打1人,但双方比赛情绪都很正常。第36分钟,孔卡有个甩手动作,打到了王赟,被出示黄牌,这也是准确的。但接下来在第42分钟,武磊背后对王赟一次犯规,也应该黄牌警告,但漏过了;补时阶段,上港在大禁区左侧罚任意球,申花排人墙时,李建滨故意推倒了蔡惠康,这个我认为可以出黄牌,但之前李建滨已有一黄,所以马宁采取了口头警告,也是可以理解的,否则李建滨上半场就下去了。

  人墙排好后,上港定位球罚出,第一次打在人墙上又弹回到场内,上港有队员跟进补射,柏佳骏铲球犯规,两黄变一红被罚下。其实当时马宁有两个选择,就是在球开出来后第一时间吹停比赛,那么可能就不会有柏佳骏后面那个犯规;但他临场做的选择也是对的,因为基于吹罚不应该对犯规方有利的原则,应该让上港把那个球罚完,何况球还是落在可射门范围内。整体来说,马宁上半场漏了上港两张黄牌(孙祥和武磊),也放过了申花李建滨一次。

  下半场 略有放宽

  从专业角度讲,我支持马宁的严格执法立场,中超需要这样严格的裁判,不过,下半场,他的几个判罚值得商榷。第79分钟,申花帕帕多普洛斯背后飞铲吕文君,在没碰到球的情况下把对方铲飞,不知为何马宁没有出黄牌,这不该漏掉;第83分钟,帕帕多普洛斯背后故意踢了达维的脚,虽未将对方踢倒,但主观犯规意图明显,按照他严格执法标准,也可以出牌,但他选择了口头警告,可以理解;第86分钟,申花后卫苏祖背后铲倒了上港埃弗拉,虽说后者是越位在先,但这种背后踢人的动作,如按照整场尺度统一的原则,给一张黄牌更合理;第89分钟,孔卡在左边路拿球,申花王长庆在他把球传出后仍故意踢倒孔卡,这也是一张黄牌动作,但也没给。

  整个上半场,我觉得马宁吹罚都很准确,假如他自始至终秉承严格执法原则,下半场的几张牌该出就出,那执法堪称完美,但下半场没给,上下半场尺度有些不同,在我看来,既然树立了一个标准,那么谁碰线谁就要受罚。申花比赛中情绪起伏为何这么大?我认为要结合他们此前一轮主场对恒大的比赛一起看,两场比赛差不多的防守动作,那一场都没吃牌,当值的王津和本场的马宁执法尺度可谓天地之别。

  这种两场相邻比赛尺度不统一,必然引发申花球员的逆反心理。目前负责裁判工作的刘虎曾说过,在国外,裁判可能三轮就要开一次会,对所有场次的执法进行点评,然后明确统一执法标准,这样便于大家在一个范围内灵活掌握,而中超类似的会议可能一年也开不上一两次,缺少交流,就会出现判罚尺度上的不统一,球员适应起来也很困难,所以为了避免日后出现更多争议,中国足协在这方面应该加强。

  李志中(前国际级裁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