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 莫忘身边“老顽童”
- 来源:广东电视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儿童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01 12:35
今年“六一”儿童节是周一,大多数家长和老人又要“泪奔”了!因为小朋友虽然能够放假一天,但大多数单位都不放假,老人们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六一”,以为可以腾出时间休息,谁知还是逃脱不了带孙子的命运。
其实,鲜有人知道的是,“六一”这个日子同样属于父母,因为“六一”还是“全球父母节”。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到了晚年本该好好休息、享受生活,可如今,他们为了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不曾有过一刻的停歇。如何过好“六一”?有人建议,每年6月1日统一放假一天,家长便可以带上老人孩子一起过节,比如全家人一起去公园,也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时间段去双方的父母家过节,让老人们满意,让全家人快乐。
【事例直击】
“六一”乐了小孩累了老人
老人陪着孙辈过节
成了一道风景线
六一儿童节这天,在文化公园广场上,63岁的黄阿姨陪着两岁的小外孙果果在坐音乐玩具车。早晨六点不到,小果果就在家中吵奶奶,要出去玩,过“六一”。“现在的小孩可聪明了,别看他才两岁,也知道‘六一’是给他过的。果果爸妈今天都不放假,我带他。”黄阿姨说,小家伙先是拉着自己去商场买了个遥控赛车,这会儿又要坐音乐玩具车。“今天我的任务就是陪小家伙吃好玩好。”和黄阿姨的情况一样,爸妈不在场,而由小孩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着过“六一”的情况,一眼望去比比皆是。
在家附近的一个公园,李大爷带着两岁半的小孙子坐儿童游乐车。“今天这个游乐车价涨了一倍,平时只要5块钱的,今天收10块钱还要排队。你看旁边排队的都是老人,估计很多老同志都和我一样,今天有带孙子过‘六一’的任务。”
老人盼过“六一”
变成怕过“六一”
“六一”儿童节,除了孩子期盼,老人也会早早盘算着“六一”这天该上哪里去玩。他们平时在家帮儿女带孩子,没有自己的休闲时间,很想趁“六一”节儿女休息带孩子,自己忙中偷闲去娱乐一下。向婆婆对记者说,自从小外孙出生后,自己和老伴便被“套牢”,原先的许多爱好都没办法享受,出去会朋友也成了“奢望”。
其实,像向婆婆一样有类似苦恼的老人不在少数,他们都盼着“六一”节,自己能自由地休闲放松一天。但碰上“六一”不是周六日,儿女无法休息陪孩子,老人们又从盼过“六一”变成了怕过“六一”。赵奶奶就表示自己很怕过不是周六日的“六一”,“女儿上班时,我也‘上班’;女儿下班回家了,我‘下班’。虽然周末我不用带孩子,但‘还得做家务’。”赵奶奶话语中带着无奈:“有时候,看着我的同龄人,孩子没结婚没小孩儿的,早上跳舞、晚上跳舞,还能爬山玩儿去。我被完全圈住了,只能等孩子大点儿再说。”
带孩子过“六一”
老人比父母更热衷
全职带孙子的老人怕过“六一”,但在老家的老人们或者不和儿女同住的老人们每逢“六一”却是很挂念孙子。对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而言,这个节日甚至比端午节更重要。
周大妈每年“六一”都会给孙子准备一些小礼物,毕竟是当奶奶的,这个节日不能落。她说,去年“六一”她带着孙子去了一趟公园,请孙子吃的饭,买的玩具。今年她早早就给儿子打电话,通知他们“六一”带孙子到家里来过。
刘先生有一个6岁的孩子,每年“六一”他都得准备点礼物,可和他的父母比起来,“档次”就显得差多了。老人们为孙子花钱出手更大方,在他们眼里给孙子花多少钱都不心疼。今年的“六一”也不例外,双方的老人都想在“六一”那天给孩子过节,因此去谁家不去谁家,可把夫妻俩愁怀了,因有时老人也像小孩一样,一句话说不好就生气了。
【社会调查】
老人带孙子现象很普遍
记者在广州市海珠区的两个住宅小区走访发现,老人替子女照顾孩子的情况非常普遍。“反正在家里也挺无聊的,带孙子有趣多了”、“我本来还没退休的,不过不放心孙子由保姆来带,所以辞职来全职带孙子”、“女儿生了孩子,我特意从老家过来广州帮忙带孩子”……这些老人中,有广州本地人,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有寓带娃于娱乐的,也有迫于无奈的。为孙辈而来的老人们,幸福与苦楚看起来都是相似的。
有时连家长会也是老人参加
海珠区金雅苑幼儿园谢老师表示,平时来幼儿园接小朋友上学放学的都是老人居多,“幼儿园上学放学的时间与家长上下班时间有冲突,多数都是老人来接送孩子,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我的女儿现在小学一年级,为了安全起见,我也只好让我妈妈帮忙接送她。不过有时候连开家长会或者活动日也是老人过来,作为老师的倒是希望家长能亲自过来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和孩子多沟通互动。”谢老师表示,她也支持儿童节统一放假,这样老人能休息,家长也能借此与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庆祝节日。
老人称一天24小时比上班累
以前在医院工作的梁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孙子刚满三岁,这两年来带孩子让她苍老了不少,“本以为辛苦了一辈子可以休息一下,但带孩子虽然不用动脑筋,却消耗不少体力和精力,不过是累并快乐着。在带孩子方面我总比媳妇有经验,现在每晚我都和孙子睡,相当于一天都没得休息,冲奶粉、盖被子,白天也是各种照顾他,真的比上班累很多,儿子媳妇都去上班了,孙子又这么小,我和老伴一刻都不敢放松,他在家里玩也得紧盯着,走路也怕他摔倒。”
轮流带孩子公平又省心
“幸好亲家也在广州,我们轮流带孙女。”李女士向记者透露,她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她和老伴周一至周四负责带孙女,亲家则周五至周日接孙女回家住,“我觉得这样挺好挺公平的,孙女是大家的,子女要上班我们都有责任去帮忙,也很乐意,而轮流带孩子让彼此都没那么累,也让彼此都能见到孩子,在休息时又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而且因为接送孙女令我们两家人经常见面,感情也变得很好,又能交流带孩子的经验,像多了两个朋友。”
【观点碰撞】
老人如小孩一样
需要关怀和照顾
爱幼有余,尊老不足现象普遍
广州某重点高校李副教授表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也应该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不过作为年轻一辈,他们普遍更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这虽然无可厚非,因为孩子需要教育,但是往往会忽略了对自己父母的关怀和照顾。其实很多时候老人也会有‘孩子心’,他们也渴望被重视。”
六一儿童节将至,李副教授建议家长在为孩子庆祝节日的时候,也一定要带上自己的父母,让父母也感受节日的快乐,“如果要给孩子买礼物,不妨也为老人挑选一份礼物,他们或许羞于表达,但内心一定是甜滋滋的。”
不应只在节日才关爱老人
广州某公立大学汤老师也认为,很多老人其实是“老小孩”,“他们一直对子女好,对孙子孙女好,反过来也想得到回应。虽然大多数老人都乐意带孩子,但他们毕竟年纪大了,身体也没以前好,所以他们更需要休息,如果能有多一些休闲时间去开拓自己的天地,我相信老人也是很高兴的。”
汤老师建议,年轻人平时也应多关心老人,这种关爱应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而不是等到父亲节、母亲节才陪伴父母,才让父母休息。“不过,既然儿童节马上到了,这也是一个契机,让一家人一起庆祝。”
少点消费噱头,多点亲情教育
广州大学辅导员陈先生则表示,儿童节和其他节日一样,日子还未到,很多商家已经做好了促销的准备,老人家溺爱孩子,往往比父母更重视儿童节,结果过儿童节变成了加重老年人经济负担。
“有些孩子在老人的溺爱下,往往借着这个节日大肆要礼物,结果节日反而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性。”陈先生强调,儿童节不妨少点消费,多点亲情教育。“具体说,就是老年人别溺爱孩子,父母们可以给孩子说说自己当年和父母过儿童节的情形,或者儿时故事,一家人吃个饭交流情感。因为尊老爱幼的亲情教育才是过节的意义。”
【市民心声】
要把花甲当花季
老人也要过六一
长辈声音
“让我少煮一顿饭就好”
“虽然孙子上小学了,不过还是要接送他上学放学。儿童节那天孙子放假,我中午得煮饭给他吃,但其实我最怕的就是做饭,一琢磨煮什么菜就觉得头疼,所以希望女儿晚上回来能带我们出去吃饭,哈哈。”今年60岁的沈女士愿望简单而实在,她认为在儿童节一起外出吃饭能感受那种欢乐的节日气氛。
没有一个节日突出敬老
郑老伯今年刚过60岁,家住白云区解放北路,是地道的广州人。他建议:“现在情情爱爱的节日,一年到头实在是有点多啊。我们口口声声说是尊老敬老的文明国度,但是有儿童节,却没有老人节,重阳节从名称上也没有突出敬老啊。所谓母亲节,父亲节还是西方的节日,没有专门安排假期。这点是否可以改善一下呢?现在不是要构建和谐社会吗?我建议国家不妨添个关爱留守儿童节啊,关爱老人日之类的,强调下要关心的人,听起来也更加有意义。”
晚辈声音
带上父母去旅游和吃饭
在IT公司上班的张先生表示会提前为孩子和父母过儿童节,“六一那天是周一要上班,我打算提前两天带他们去个短途旅行,让孩子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也让父母放松身心。父母为我们付出太多了,但他们想要的却很少,带他们出去玩希望他们会开心。”而在儿童节当天,张先生也表示会申请提前下班,“看看能不能提前把工作做好,带全家人出去吃一顿好的。”
为长辈准备礼物
某公司公关黄女士则表示自己会精心为孩子、父母和公公婆婆选礼物,“为儿子买礼物容易,买汽车或者超人玩具他就开心到不得了,为老人家买礼物倒要花点心思,现在还没想好,或许会买衣服或者茶具,或者到商场看看店员的推介,不过我觉得有这份心意是最重要的。也希望长辈们能在儿童节也把自己当孩子,好好享受。”
权威声音
我们应该让敬老常态化
(广东省老龄产业协会工作人员)
严格来说,儿童节跟老年人的确不沾边,比如商场游乐场所等等都不会在儿童节推出针对老人的优惠促销活动,虽然老人会为孙辈消费,但那毕竟不属于老年人产业的范畴。因此我认为,关注老年人,还是应该从老年人自身需求出发,满足他们在健康、旅游、娱乐等方面的养老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比例加重,与之相关的老龄产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前景相当可观。就拿我们老龄产业协会来说,服务范围就包括老年用品、老年旅游、老年服务等很多项目,单在广州市加入协会的企业也越来越多。每年协会都会开展一些老龄产业的活动,比如在重阳节办产业展览等,但就儿童节来说,我们暂时并没有开展这类活动的打算。其实关爱老人,不一定要以节日为由,一年之中,热闹几天冷清几百天的运动式敬老是敬老的“花拳绣腿”,我们应该让敬老常态化,这才回归到了关爱老人的本意。
应该当“家庭节”一起过
(广东时事评论员 一鸣)
每年我们都有儿童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它们的意义首先当然是藉此关心孩子和父母亲等不同家庭成员,但我觉得这些节日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深入意义,那就是这些节日都应该成为“家庭节”,把老人重点考虑进去,让老人成为其中的主角之一,而不只是关心家里某一个成员。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数目庞大,但他们很多在家庭中却常常是被忽视的一员,平时照顾孩子,过儿童节的时候,子女孙辈去游玩,他们却被排除在外了,这是很不妥当的。所以不只社会各界应该更关心老年人的生活,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应该尽心构建一个更科学、更温暖的养老环境。虽然儿童节名称上是属于孩子的节日,但同时也要考虑到老人家的心理需求,让孩子和老人成为儿童节的主角,子女要付出同样的关心和陪伴。总之,我建议无论是儿童节还是母亲节、父亲节,都不能只重点关心某一位成员,而应该变成全家人一起过的温馨“家庭节”。
别让失独老人被节日遗弃
(白云区三元里居委会 黄女士)
“根据我的多年工作经验,老年人过儿童节有几种情况,本市的老人家大多有孙子孙女在身边,往往比父母更重视儿童节,早早就为孙子孙女买好礼物。这类老人还是比较幸福的。第二类就是孩子不在本市的,这类老人过节都比较孤独,看到别人过节‘晒孙’心理肯定不好受,我建议和父母不在同个地方生活的子女,过儿童节时都尽量休个假,带孩子回家看看老人,别让老人太孤独。反正儿童节又不是春节、国庆等高峰日子,买票什么的也好办,也比旅游旺季便宜。所以真应该尽量回家和老人团聚,一家老小一起过。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失独’老人,儿童节看到别家儿孙其乐融融,很容易触景生情,我建议政府应该更重视这些孤独老人的生活状况,提供资金和人力,在儿童节和其他节日在居民生活区开展更多的关爱老人活动,让这些老人家可以热闹过节,别让他们觉得自己孤身一人被节日遗弃在外了。”
小结
儿孙之乐不能成为老人的全部
老人是我们的上辈,也是我们的铺路石。他们过去所辛苦创造的,正是我们现在所幸福拥有的。他们退休了,晚年的金色时光尤其珍贵,儿孙之乐是其生活的一部分,但绝不能成为全部。当然,作为老人的儿辈,孩子的父母,夹在中间的我们,也有着无穷的苦衷,自己要工作,没有时间带孩子;孩子要升学,不敢耽误功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之道,还得回到社会环境和教育理念上来。
而在即将到来的儿童节,我要说的是: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儿童,一只送给老人,让“小顽童”和“老顽童”一起过一个特别的儿童节。
文/钟紫燕 谢恩恩 黄雪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