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正流行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跨界 流行
  • 发布时间:2010-07-22 14:03
  在中国赛车界,CCR与CRC是两个经常被混淆的概念,它们的缩写字母完全相同只是排列顺序略有不同。前者是全国汽车越野系列赛,但是它也经常被称作拉力赛,或者拉力越野,后者是真正的拉力赛,但是也经常与越野赛共用同一条赛道。区别它们的最简单办法就是看车手的年龄,一般来说,跑越野的都是富一代,而跑拉力的是富二代。如果富三代也喜欢赛车的话,那多半就是方程式了。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在CCR与CRC之间,还是有人像蝴蝶一样两边穿梭,两边都在跑,两边都不想耽误。最早的卢宁军、麻俊昆,后来的周勇、徐浪以及再后来的徐伟瑜、刘斌、任志国、江惠坚等等都是两条腿走路的两栖战士。而本文将着重介绍的是CCR年度柴油组总冠军马淼与CRC成名战将魏红杰。

  马淼:谦虚夺冠

  在参加CRC江宁站之前,马淼大概跑了将近十年的越野赛,冠军拿了无数,从分站冠军再到年度冠军,但是他始终没有参加过拉力赛。在CCR库布其的比赛结束之后,他马上转到了南京,参加江宁拉力,并开门见喜,拿到了国家杯1.4L组的冠军,这个成绩对于马淼是个极大的鼓舞,虽然嘴上说着言不由衷的谦虚话:“那是大家让着我的结果。”这种说法给足了拉力同行们面子,但无论怎么说大家仍然会感觉很没面子。在面子和奖杯之外,马淼这一站的实际收获也非常大:“我来参加拉力赛,最主要的就是要向拉力车手学习,一个是学习拉力赛的开法,对越野将有一定的帮助,另一个就是学习拉力赛的领航与车手之间的配合。”

  在比赛中,拉力领航最主要的任务是有节奏地报出下一个弯,而越野领航最主要的任务是根据导航仪选择正确的方向。

  马淼为此专门请来了拉力赛资深领航员潘宏宇跟他一起征战新疆站的比赛,这个跑过WRC的小伙子非常专业,最大的本事是能一直保持着眼皮有节奏地上下翻飞,看一眼路书、看一眼路面,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没礼貌的愣头青在对你翻白眼,但那其实就是一名职业领航员最拿手的看家本领。而职业车手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要听话,听领航的话。

  魏红杰倔强的老魏

  我对第二次出现在越野赛场上的魏红杰心存敬意,但同时也心存怀疑,作为一名在拉力赛场上动辄获得全场第二、中国车手第一的冠军车手,到了越野圈里跑出个二三十名的成绩,他的心理是否能够承受得了?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魏红杰表现得非常自信,但是从他在新疆站比赛的最终结果来看,还是没能过得了心理关。“老魏太不听劝了!”他的领航谢锦琳在翻车之后一声叹息。从重放的车载视频可以看得出来,魏红杰在翻车之前跑得非常顺,也非常快,而谢锦琳在连喊了几句“慢”之后,下意识地把安全带拉紧了一下,20秒后,他们在戈壁赛道上跳起了舞,然后,一阵天旋地转,翻了。

  许多拉力车手在比赛中都对领航有依赖性,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毫不犹豫地跟着领航的指令走,但是到了越野赛道里,由于是使用航点导航,领航更重要的任务不是领对路而是找对路,一旦路找对了之后,对于车手来说,领航的功能也就用得差不多了,“听劝”的不多。另一方面来说,由于越野赛中相当多的车手都是“富一代”,自己打天下出身,在日常生活及公司管理中,他们早习惯了自己做决策、定方向,普遍自信而果断,刚毅而执着,这样的性格养成绝非朝夕之功,要想改变它,也很难在旦夕之间。老板型的车手在越野界里很难取得最好的成绩,原因就在于此。华南虎车队老板徐伟瑜在新疆站获得冠军之后,刘斌一针见血地指出:“那是因为我给他找来了廖岷做领航!”那么廖岷又有什么高超的领航技术呢?传说他对付大头瑜最拿手的一招就是拉开车门:“你再乱跑,我跳车了啊!”在越野赛道里,这句话并不罕见,想跳车的领航不少,而肯听劝的老板车手不多。

  徐浪最初从拉力到越野两边“兼职”的时候,曾经这样解释过他的理由:“拉力好看,拼技术比实力,但是越野好玩,大家在一起跟朋友一样,一场比赛就是一场聚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越野比赛确实相对于拉力来说不是那么严谨,因为互相之间的差距经常能达到几个小时,还有什么必要在几分几秒上斤斤计较?这份超脱、豁达的心态,往往能够让车手在不紧不慢中取得好的成绩,比如说,马淼第一次参加拉力赛,觉得别人都是经验丰富的高手,自己这个新人只能跟着慢慢跑,不着急反而收获了一个分站冠军。而魏红杰跑越野,对自己的技术能力过于自信,对未经勘路的赛道观察不够仔细,也与这种对“聚会式比赛”过于小觑有很大关系。

  经过一站拉力,马淼的越野比赛更有了战斗力。经过一站越野,魏红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样的跨界,对于CCR和CRC都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毕竟不管什么C,归根到底它们的总称都是中国赛车。由此产生更多的两栖车手,参加更多的比赛,聚拢更多的人气,才是中国赛车运动的福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