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贵安新区遇见绘画大师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朱元璋,天空屯堡,绘画
  • 发布时间:2015-06-12 08:58

  6月6日,“情深梦美·贵安山水”贵州贵安新区首届绘画艺术创作大赛在贵安新区北斗湾开元酒店启动。十余位绘画大师以及来自国内八大美术院校的师生,用他们的笔,展现出贵安新区的“新”风貌。

  屯堡采风

  周六的上午,小雨中的天龙屯堡还并没有完全醒来。这个始建于明朝朱元璋屯兵边疆策略下的兵屯,带着些历史的沧桑。一行人来到天龙屯堡的戏台前,放下工具,展开画架,开始了今天的采风活动。

  “情深梦美·贵安山水”贵州贵安新区首届绘画艺术创作大赛以绘画名家们到天龙屯堡、贵安新区采风,开始了。

  据悉,本次活动为期两个月,截止到2015年7月31日。大赛将邀请国内美术名家、爱好者及院校师生对贵安新区生态人文、建设发展等方面开展绘画艺术创作和评比,并在贵安新区搭建绘画等文创作品的展示交易平台。同时,以此为契机,贵安新区将与国内有关知名美术院校在城市规划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

  贵安作画

  次活动由中共贵州贵安新区工作委员会、贵州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主办,旨在展示贵安新区优越的生态人文环境和开放开发的新成果、新理念、新形象,体现贵安新区的城市新形象和新人文魅力,塑造新文化品牌,搭建文化创意产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努力打造创新创业之城、文化艺术之都。

  而本次大赛是“‘情深梦美·贵安山水’贵州贵安新区国际摄影大赛”的姊妹篇,贵安新区力图通过主办一系列富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活动来促进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小微创新型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努力使新区成为创新的高地、创业者的乐园。

  绘画名家看贵安

  谌宏微:中国美术家协理事、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谌宏微既是本次邀请到的省内嘉宾,同时也是大赛主办发之一贵州省美协的主席。他说:“相比以往的名家采风活动,我们这次大赛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于这次大赛的主办方是贵安新区。贵安新区作为贵州现在重点建设的一个国家级新区,以后将会是宣传贵州的新窗口。对宣传贵州的‘创新性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虽然就在贵州,谌宏微之前对贵安新区也并不是特别了解,他坦言这次活动让他对贵安新区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他说:“以前很多地方建设新区都是建设工业、发展经济,他们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而我们贵安新区的建设是以努力打造研发创新、企业培育、应用示范、生态宜居于一体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生态是很受重视的一块。”

  刘泉义: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博导

  1988年,刘泉义第一次到贵州来,在黔东南的苗族寨子里他被盛装苗女所震撼。当时大学接近毕业,回学校以后刘泉义便以此为主题作画,得到了老师的极大鼓励。恰逢第七届全国美展,老师鼓励刘泉义参加。要知道,对于一个本科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参加全国美展是莫大的荣耀也带来莫大的压力。刘泉义以工笔画的手法,创作了一幅盛装苗女,最后获得了铜奖。

  刘泉义说:“屯堡展现的这种人文与历史的结合,特别吸引人。”现场他便以天龙屯堡的石墙为题进行作画。对于贵安新区,作为老师的刘泉义表示很有兴趣:“贵安新区为绘画采风建设了许多点,而且我们外地的过来了有人接待会方便很多,这是很不错的。”

  陈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博士导师

  刚一到目的地,陈辉不顾淅淅沥沥下着的小雨便展开了自己的画架,他笑称:“我们画画的人喜欢这样的天气,不热还有些水气,更利于我们创作。”

  陈辉是北京人,这次受邀请到贵安新区参加本次大赛的活动。在天龙屯堡的采风活动中,他也选择了以那面饱经风霜的土墙作为主题进行创作。他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画来:“我用的是平视的视角,并没有在立体上下很多功夫,我比较着重纵深。”他的画上,土墙像是一扇门,门里面有更多的风景:远处的山,远处的树,远处的人……当你停伫在画前,忍不住会开始沉思起来。这便是陈辉想要的效果。

  陈辉说:“你要问我画画带着什么感情,我觉得看到令我感动的景色我自然就会产生感情了。比如现在在这明朝的天龙屯堡里面,这些氤氲的水气,增添了一些神秘感以及历史感,很自然地我就产生了感情。”

  徐恒: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副教授

  既是画家又是老师,徐恒谈得更多的是老师应该具备的责任感。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贵阳人,他对贵安新区这片土地是充满了感情,也兼备着责任。他说:“我之前已经来过几次这边,以后也会带我的学生经常过来。我希望通过我们的画笔,将新区建设的过程保留下来,也通过我们的画笔来见证这个国家级新区的发展。”

  徐恒更关注的是生态、环保方面的问题。当天他的作品就是以土墙前的一棵老树为主题,老树向上生长充满了生命力。徐恒介绍:“这幅画里面,土墙其实只是陪衬,为了衬托这课大树。土墙在这里是人文景色,而大树是自然景色。我希望用人文来衬托自然,也是表现了贵安新区环境的优势。

  最后他说:“作为教师的身份,我认为教师应该带着一种责任心。是教书也是育人,我不能仅仅告诉我的学生怎么画画,而应该多教授他们怎么对我们的环境心怀敬畏。”

  文丨本报记者 何天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