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套种棉花一年两熟高产栽培技术
- 来源:当代生意经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洋葱,棉花,栽培技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16 09:51
首羡镇地处江苏省西北部,承包土地面积7600hm2,有多年种植洋葱、棉花的传统,目前全镇年种植洋葱3666.7hm2、棉花5666.7hm2。群众在多年的种植中,探索出洋葱套种棉花一年两熟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洋葱平均产量97.5t/hm2,效益约7.5万元/hm2左右;棉花产籽棉9750kg/hm2,效益3.3万元/hm2左右。且茬口布局合理,洋葱与棉花共生期短,可有效避免往年早拔棉柴现象,从而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积的扩大,该模式在首羡镇及周边地区发展面积超过8000hm2,对合理利用土地、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栽培模式
洋葱育苗时间为9月7—13日,10月底至11月初定植,翌年5月中旬早熟洋葱收获,中早熟洋葱5月下旬收获;棉花于4月8—11日育苗,4月底套种在洋葱田内,棉花行距100cm、株距35cm,种植密度2.7万株/hm2,10月下旬收获结束。洋葱与棉花共生期30d左右,因洋葱采用地膜覆盖,棉花可有效利用当地温光资源,前期生长旺盛,可及早搭起丰产架子,有效延长开花结铃期,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而提高棉花产量。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洋葱栽培技术
2.1.1 新品种推广。优良品种是取得高产、高效的基础。为缩短洋葱与棉花的共生期,宜选高产、抗病、球型好的早熟、中早熟洋葱品种。早熟品种为:快星、喜伯、希望之星、爱知赤玉葱;中早熟品种为丰金早大玉葱、凤凰大玉葱、湘南赤玉葱等。
2.1.2 培育壮苗。圆葱苗素质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生产上要培育壮苗,壮苗标准为:定植时苗高16~20cm,茎粗4~5mm,真叶4张,根8~10条。要培育壮苗,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适时育苗。洋葱播种过早,幼苗生长量过大易造成分蘖、抽薹现象;播种过晚,苗小,苗弱,秧苗素质差,难以达到高产的目的。洋葱适宜的育苗时间:早熟品种9月7—10日,中早熟品种9月10—13日。②苗床选择。苗床应选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2~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的砂壤土田块;忌选大豆田、树荫下、前茬使用除草剂的田块作苗床,每1hm2大田需苗床750m2。③合理施肥。施肥过量容易烧苗,施肥过少难以形成壮苗。一般每50m2苗床施洋葱苗床专用肥2kg为宜,以免出现烧苗现象。④土壤处理。为做好土壤杀菌,减轻苗期防猝倒病、立枯病的发生,每50m2苗床用乙酸铜200g均匀拌细土撒施。⑤防治地下害虫。用40%毒死蜱7.5L/hm2随水冲施防治蝼蛄、蛴螬等,用40%毒死蜱75mL/hm2拌炒熟的麦麸或豆饼4.5kg/hm2于傍晚在苗床四周诱杀蝼蛄、高龄地老虎。⑥播种。明水下渗后,大田用进口种子1500~1875g/hm2,在均匀撒播的基础上,用乙酸酮拌细土覆盖1cm厚,盖遮阳网或玉米秸等遮阳防高温[1-2]。⑦防灾。苗床四周挖好排水沟,做到雨后床内无积水。
2.1.3 苗床管理。①去除覆盖物。洋葱出苗60%以上,选上午去除覆盖物,并在早晨进行洒水,齐苗前保持土壤湿润[3]。②灌水。圆葱苗出齐后,及时灌透水1遍,防止高温烧苗。③防病。苗期易发生立枯病、猝倒病,用62.5%亮盾150mL/hm2,或30%噁霉灵150mL/hm2+72%农用硫酸链霉素45g/hm2+安利素750g/hm2对水225kg/hm2均匀喷雾。每3~4d喷1次,连喷3~4次,并注意交替用药。雨后或灌水后喷1次,促进洋葱稳健生长。④苗床化除。苗床湿润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杂草的萌发生长,若不及时除草,使杂草丛生,会造成草吃苗的现象。除草可采用人工拔除,苗床期除草2~3遍。在洋葱三叶期用10%精喹禾灵300mL/hm2对水225kg/hm2苗床喷雾化除,可有效防除马唐、牛筋草等恶性杂草,不仅省工省力,而且对圆葱安全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4 及时定植。①整地施肥。棉花10月下旬收获后,及时施肥整地,一般施有机肥2400kg/hm2、洋葱专用肥1500kg/hm2。耙细整平,作成宽度为2m的平畦。②化学除草。在浇足底墒水的基础上。用33%施田补3L/hm2+240g/L乙氧氟草醚600mL/hm2+50%乙草胺3L/hm2对水450kg/hm2喷雾进行除草,对猪殃殃发生田块再加120g/L噁草酮1.5L/hm2防除。喷药2h后平铺地膜,四周压实等待栽植。③精细选苗。选用茎粗5~7mm、根系发达、生长稳健的幼苗进行定植。剔除无根、无生长点、假茎粗低于4mm的弱小苗和大于7mm以上的大苗。④合理密植。定植时按不同品种选一定规格的打孔机械破膜。定植规格为:早熟品种以16cm×16cm为宜;中早熟品种17cm×18cm为宜。每孔1株苗,栽深1.5~2.0cm。
2.1.5 田间管理。①肥料管理。春季洋葱返青后,及时灌返青水,追尿素150~180kg/hm2,应注意早熟品种早灌水,中早熟品种其次。返青30d左右,进入旺盛生长期,应适当增加灌水量,追尿素75~120kg/hm2、硫酸钾150~225kg/hm2,促进搭丰产架子;鳞茎直径达3cm左右时,施磷酸钾225~300kg/hm2,促进鳞茎快速膨大。收获前10d停止灌水,提高产品的耐储性[4]。②化学除草。因除草剂药期60d左右,春季可结合浇返青水用33%施田补1875mL/hm2随水冲施。③病害防治。洋葱生长期易发生霜霉病、灰霉病、病毒病、软腐病等病害。霜霉病用64%杀毒矾、53%金雷、440g/L菲格600~800倍液交替防治;灰霉病用40%嘧霉胺600~8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吗胍·乙酸铜800~1200倍液防治;软腐病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防治。④虫害防治。洋葱主要发生虫害为根蛆,在发生时可用50%辛硫磷7.5L/hm2随灌水时冲施。
2.2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2.2.1 推广新品种。积极引进新品种,在试验、示范基础上,推广结铃性好、吐絮畅、衣分高、铃大不早衰、增产潜力大的国欣H318、创杂棉28、奥棉8号,为棉花生产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2 推广穴盘基质育苗。穴盘基质育苗是代替传统营养钵育苗的新型轻简技术。其特点是适播期弹性较大,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小;保水能力差,播种太浅种子吸水不足,影响出苗,因此应上足底墒水。穴盘装好基质,并上水蹲实后,将种子轻按在基质内,然后覆盖基质和蛭石。基质和蛭石是棉种吸水出苗的关键。与此同时,应保证水分充足。
2.2.3 适时播种。苗床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地块,抢冷尾暖头进行播种,根据当地多年棉花种植的经验,适宜播期为4月8—10日,在浇透水的基础上,选晴天中午采取干籽单粒下种,然后覆土1cm,采用双膜覆盖。
2.2.4 苗床管理。播种后到出苗前,保温保湿促全苗。在棉花出苗70%左右时选晴天上午揭去下层膜并适当补足水分;齐苗后开始通风,先开两端,再开两侧,通风口由小到大。坚持通风不揭膜,以防低温造成僵苗不发,降低棉苗素质;移栽前5d昼夜揭膜炼苗,为棉花定植做充分的准备。
2.2.5 定植技术。由于首羡镇采取大蒜、洋葱套种棉花,因地膜增温可促进棉花生长,适宜移栽时间为4月25—29日。棉花定植前用40%亮盾150mL/hm2+福戈150g/hm2对水225kg/hm2均匀喷施棉苗,主要防治炭疽病、棉蚜、甜菜夜蛾等病虫,以防定植大田后出现病虫危害洋葱叶片遮盖而影响防治效果。定植密度以土壤肥力高的田块稍稀,肥力低的田块稍密为佳。一般每隔5行蒜种植1行棉花,棉花行距100cm、株距35cm,定植密度在2.7万株/hm2左右。定植时,塘深略超过钵深。定植后用细土弥合土缝。浇活棵水,尽量缩短棉花缓苗期[5]。
2.2.6 肥料运筹。①巧施苗肥。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方式育出的棉苗根系在苗期容易形成“马尾辫”,主侧根发根能力差,表现苗期长势偏弱、现蕾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的特点。在移栽后7~10d结合洋葱施尿素75kg/hm2、硫酸钾复合肥225kg/hm2作膨大肥,促进棉花早发稳长,及早搭好丰产架子。②重施花铃肥。由于前茬洋葱施肥量大,地膜增温棉花生长速度快,长势旺盛,开花结铃期提前,应掌握棉花单株结2~3个重施花铃肥,一般施棉花专用肥750kg/hm2左右,提高棉花结铃率。③补施盖顶肥。棉花生长后期视苗情长势决定施肥量,一般施尿素150kg/hm2左右,用3%磷酸二氢钾溶液和0.2%速乐硼交替叶面喷施补肥。
2.2.7 全程化控。掌握“前轻中适后重,低量多次和打大不打小、打高不打低”的原则。在棉花初花期用缩节胺15.0~22.5g/hm2对水225kg/hm2喷雾;棉花盛开期用缩节胺30.0~37.5g/hm2对水225kg/hm2喷雾;棉花打顶前一周用缩节胺45.0~52.5g/hm2对水375kg/hm2喷雾;打顶后3~4d,用缩节胺52.5~60.0g/hm2对水375kg/hm2喷雾,以使棉花稳健生长。
2.2.8 病虫防治。根据上级植保部门测报,结合当地病虫发生、发展的具体情况,抢抓病害发生初期、幼虫孵化期利于防治的有利时机,及时用药防治。一般棉花炼苗期易发生炭疽病,可用300g/L爱苗,或阿米妙收325g/L150mL/hm2对水225kg/hm2均匀喷雾防治;棉花团棵期遇低温、高湿条件,易发生棉花枯萎病,可用复活150g/hm2对水225kg/hm2喷雾防治。棉花苗期易发生棉蚜、红蜘蛛、棉盲蝽等害虫。棉蚜可用10%吡蚜酮60g/hm2对水225kg/hm2喷雾防治;红蜘蛛可用5%阿维菌素75mL/hm2对水225kg/hm2喷雾防治;盲蝽蟓可用苏云金杆菌800倍液喷雾防治。抗虫棉对2代棉铃虫危害遏制效果明显,对3、4代棉铃虫防治,在棉铃虫孵化前后,可选用40%福戈60g/hm2,或5%普尊150mL/hm2对水225kg/hm2喷雾防治,一般防效期可达20d左右,达到既降低劳动强度又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
2.2.9 化学除草。棉花初花期覆土后用960g/L金都尔乳油750mL/hm2,或720g/L异丙甲草胺1.5L/hm2对水450kg/hm2地面喷雾,可有效抑制杂草的发生。
2.2.10 抗灾减灾。通过清沟理墒,壅根培土,提高抗灾能力。改善田间条件和药、肥调控相结合的方法,减轻病害的发生。如遇天气干旱,应适时适量浇水,保证水分供应;多雨季节棉田积水时,要及时开沟排水;连续阴雨,下部桃变黑前应及时采收晾晒,减少产量损失;并可于晚秋10月中旬用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150g/hm2对水180kg/hm2喷施,促进棉花早日落叶吐絮,以提高棉花籽棉产量。
文/夏恒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