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你刚买完车就接到车险推销的电话时,请不要太惊讶。
因为你的个人敏感信息,很可能早已变成excel里的一行数据,被贴上1到5元不等的价签,变卖于数据黑市之上。一方面,我们当然要向数据贩子们追究责任,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知道那些保留用户隐私数据的企业们是否足够重视“用户信息安全”。
《消费者报道》重新梳理互联网安全漏洞报告平台——乌云网上的7000多条涉及敏感信息泄露的安全漏洞发现,答案并不尽如人意。10万雪铁龙车主信息或遭泄露的同时,奔驰、宝马、凯迪拉克官方网站上的信息漏洞却两年不补。时下流行到疯狂的打车软件车主、用户信息漏洞中,滴滴、快的和优步也是“榜上有名”。
——专题执笔 李少展 刘家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