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邦达高管精准套现 股民呼吁证监会调查
- 来源:财会信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A股,万邦达,乐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15 12:44
在A股市场,如果说有哪家公司能和乐视争当上半年“减持王”,那一定非万邦达莫属。
不久前乐视网实际控制人贾跃亭及其家族减持约36亿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对此提出了质疑,使乐视颇为难堪。其实,在创业板公司中,高管减持规模及数量均超过乐视的是一家叫万邦达的公司。在今年4月份之后,这家主营环保技术开发的上市公司高管及家属开始集体减持,累计减持规模接近60亿元。
在高管减持的同时,万邦达的股价也从高位迅速下滑,已从4月初每股51.96元(文内股价均为前复权)的高位震荡回调至7月3日的19.7元附近。而万邦达高管的减持均在股价高位,异常精准,这引起股民的争议。
管理层半年减持60亿
诸多减持的创业板公司中,除乐视之外,万邦达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家公司。早在2015年的3月,万邦达就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王飘扬以及家族,存在股份减持的计划。
记者统计后发现,从4月至今,万邦达公司管理层及其亲属累计减持了14次,合计减持1.66亿股股份,累计金额达到59.81亿元。除了董事长王飘扬和其妹王婷婷、其弟王长荣之外,公司的多位董事、监事甚至董秘的配偶等均有减持。其中,王飘扬与王婷婷、王长荣于4月8日至5月4日分别减持5次,累计金额达到25.3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波凶猛减持中,王婷婷先后分4次减持公司6177.6万股,套现金额27.55亿元,其减持金额直追乐视网的实际控制人贾跃亭。
5月4日,万邦达还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氏家族成员胡安君、王凯龙、王蕾、王长荣四人,于5月4日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合计减持公司无限售流通股份1461.04万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1.99%。根据公告,此次减持后,上述四人不再持有万邦达股份,王氏家族成员仅王飘扬一人持有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8.88%。
对于减持的原因,公司曾表示,因为较为集中的股权结构不利于公司法人治理架构的完善,不利于增长及外延拓展产生重大影响力的战略投资人的引进。
据了解,这家主营环保技术研发的公司,计划在未来3到5年内,将以工业水处理为基础,通过并购重组,成为大型、综合、开放的平台式环境服务商。
公司称,出于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为顺利实现公司发展战略,推动项目的尽快实施,公司上述股东决定减持股票。而减持资金将主要运用于项目融资的信用增级及偿付兜底。
频放利好后减持引争议
资料显示,万邦达主营环保技术开发和咨询,主要为大型煤化工、石油化工和电力项目提供水处理系统和方案,2010年初在A股创业板上市。2011年,公司股价最高时曾冲到24元/股左右,此后两年间一路震荡回落。
但2014年年中之后,万邦达开始受到市场关注,股价从2014年的7月24日的8.67元/股,一路震荡上行。进入2015年后,更是出现陡然暴涨的态势。
北京一家私募股票投资公司总监告诉记者,当时A股板块有一波环保概念热,在众多环保概念股中,万邦达业绩向好,开始受到市场热捧。
2015年3月5日,万邦达对外公布了一季报,财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3.93亿元,较上年增长209%;实现净利润966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6%。
与此同时,公司又释放了另一大利好——拿出了年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0.6元人民币,合计现金分配红利1470万元,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0股。
这彻底点燃了二级市场的热情,从3月6日开始,万邦达股价从19.94元/股暴涨到4月7日的51.96元/股,期间甚至走出一波三连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股价累计暴涨了160%。
就在这波暴涨如火如荼的时候,3月末万邦达披露管理层及其家属会有减持计划。随后的4月,公司实际控制人王飘扬及其亲属以及公司的管理层开启了频繁减持的动作,其减持集中在股价冲上51.96元的高点之后。
伴随管理层减持,公司股价也随之下调,出现震荡回跌。在4月8日、10日、13日、14日、15日,出现了2%到10%不等的下跌,在当时牛市氛围仍重的情况下,不少人开始质疑高管减持动机。在东方财富股吧里,部分股民称,因为大股东在最高位套现,导致股价支撑不力出现下跌。
对于如此大额频繁的高位减持套现,公司并未给予正面回应。“我们减持的目的此前都有披露,以公告信息为准。”万邦达公司董秘办人士称。对方还表示,公司年内不会再有减持计划和动作。
不过,6月30日,万邦达公告称6月29日,控股股东王飘扬先生与公司签订10亿元的《借款协议》,约定借款用途为保障公司PPP项目整体资金平衡。
股东高位减持应受限制
除万邦达之外,近期A股出现高管套现减持的公司不在少数。据统计,从年初至6月中旬,已有123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重要股东或高管减持公告,合计减持350.31亿股,市值约4771.5亿元。不到半年时间,A股公司股东减持套现已然超过去年全年。从单月数据来看,今年1月到6月(17日),每月减持金额分别为440.66亿元、377.33亿元、647.15亿元、797.46亿元、1507.5亿元、1046.77亿元。而这其中,创业板减持的公司共有213家。
对于牛市行情下,上市公司管理层频频减持套现,业内一直质疑声音不断。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如果没有足够支撑理由的上市公司大股东频繁的、连续的、大幅的减持,这对中小投资者来说,其中蕴藏的风险不言而喻。
上海证券律师王智斌表示,这种密集而频繁的减持,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对当前股价的认定。产业资本加速出逃,意味着上市公司股东对当前股价估值过高,存在泡沫,“没有人比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了解公司的状况,中小投资者应该极为谨慎对待。”他说。
不少股民甚至呼吁监管部门介入,股吧中有声音称“不处罚套现王,天理难容”。但也有观点认为,公司高管套现未发现有违规情况,因此处罚要求很难实现。
文 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