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转移定价是指在同一个企业中,为了实现企业的整体利益,一个组织单位与另一个组织单位进行内部交易时所采取的定价方法。该定价方法与正常市场情况下的定价方法有一定的区别,其中由企业内部转移定价所确定的价格也就是内部转移价格。广义的转移定价还包括关联企业之间的转移定价。
企业内部转移定价还可以分为国内转移定价与国际转移定价。国内转移定价是相对于国际转移定价而言的,企业中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转移产品时没有跨越国界,只在同一个国家中的企业内部转移产品,因此并不存在各国税率不同的问题,它只是影响本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分配。一些国家对转移定价的最初注意力是放在国内交易上,因为这些国家实行地区性鼓励方案,在优惠地区经营的关联企业把利润转移过来,可以获得税务上的优惠,而其他地区则不存在该优惠。国际转移定价也称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它是国际关联企业之间内部交易的定价方法,也就是分布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企业部门之间转移产品、服务、金融、无形资产的定价过程。
研究企业内部转移定价的基本理论很多,主要有:经济学理论——追求企业整体利润最大化;代理理论——管理者假说,企业内部转移定价应力图使委托代理关系的总代理成本最小化;会计学理论——责任会计假说,企业内部转移定价的研究在会计领域起步很早,我们可以找到大量的原始相关文献,而且转移定价问题在管理会计中也受到极大重视,企业开展责任会计也离不开内部转移定价;战略管理理论——多元化战略假说,战略管理理论对企业内部转移定价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但是管理学专家对转移定价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管理学理论中,“利润满足化”概念替代了“利润最大化目标”概念,战略管理理论认为:分权制或者市场是管理交易的手段,该理论说明了内部组织的战略维度和竞争优势,企业行为理论说明了企业内部联合决策的重要性,也暗示不能以新经济学理论分析部门经理的私利,并说明了不要忽视激励部门经理进行合作和竞争;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组织替代市场假说,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最早是新经济学鼻祖——英国的科斯(1937)提出来的,他发现利用外部市场交易是有一定成本的,而企业内部组织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当市场交易所需成本高于企业内部协调成本时,企业内部交易活动将取代外部市场交易活动,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内部交易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可以节省市场中的直接定价成本或者减少市场交易费用,因此该理论又被称为“间接定价理论”。他认为企业的功能在于节省市场中的直接定价成本,市场上资源配置是由非人为因素进行调解,企业中则是通过权力来完成,因此企业是价格机制的补充,二者的协调是通过市场定价成本与企业内组织成本之间的协调。
企业内部转移定价方法也就是企业内部转移产品时采用的定价方法,由于不同转移定价方法对部门业绩影响不同,而且企业所处的情况不同,选择转移定价方法也必须随之变化。正是由于选择转移定价方法时所依据的因素很多,由此演化而来的具体转移定价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其中企业最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成本导向转移定价、市场导向转移定价、协议转移定价、双重转移定价等。安永和德勤两大会计公司针对跨国公司依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允许企业采用的转移定价法方法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各种方法中使用较多的依次是成本加成法、可比非受控定价法、其他定价方法、转售定价法、交易净利润率法、利润分割法。调查还发现,跨国公司还大量使用《OECD指南》规定以外的其它方法。
我国企业采用的内部转移定价方法主要有:(1)在购买和销售商品时,主要采用市场定价法、成本定价法、内部定价法、协议定价法、优惠定价法等;(2)在提供或接受资金时,主要计息或费用标准有协议利率定价法、定额利率定价法、同期银行利率定价法;(3)在提供或接受劳务时,其费用收支方法有协议定价法、市场定价法;(4)在租赁或购买无形资产时,其交易计价方法有市场定价法、协议定价法、评估定价法、按相应比例定价法、政府规定定价法;(5)在资产、股权转让时,包括在建工程转让、整体收购产权,其定价方法主要有确认定价法、效益定价法、优惠定价法。
文 王棣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