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需要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思路,把握时机,顺应新的政策形势,实现当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那么现阶段国内哪些区域更具有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潜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需要学习哪些经验?地方政府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需要技术与资本很好的结合,无论是以汽车企业为主导开发,还是以互联网企业牵头开发,都需融合众多技术,消耗大量资金来进行开发,综合来看,具备汽车产业集聚、互联网企业密集、移动通讯企业云集、金融产业发达的城市群或区域,更具有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先发优势。
现阶段,长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具备更好的发展智联网联汽车的潜力,是鼓励“跨技术、跨企业、跨产业、跨区域”融合发展智联网联汽车产业的重点区域,城市群内的政府需要配套出台协调发展政策。
《中国制造2025》首次提出智能网联汽车,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如何发展缺乏现成的案例,所以如何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就需要吸取一些其他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结合的成功案例,从中吸取更多成功的经验。
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求充分发挥政府、园区、企业等的创新思维,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但是做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结合现有的产业优势及特点尤为重要,而传统的地理区位、地方门槛等不再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要求,开放式的跨区域间协同发展将越来越重要。
以杭州市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实现传统电子商务转型升级为例,有四点是值得地方政府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去学习的经验:
首先,杭州市对未来发展跨境电商已经进行了很好的顶层设计,根据政府的规划,计划通过3-5年的改革试验,把跨境电商试验区建成以“线上集成+跨境贸易+综合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全国跨境电商创业创新中心、服务中心和大数据中心。
其次,杭州市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实验区是充分评估了已有的产业优势及特点后做出的抉择。杭州是中国电子商务中心,2013年杭州市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就已经超过1万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
再次,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2014年开始,杭州迅速成立了天猫国际、网易考拉海购等本地跨境电商平台,还引入了京东海外购、亚马逊、苏宁海外购等进驻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并且配套产业链也发展迅速,2015年初,费舍尔物流有限公司也从宁波搬到了杭州,其在下沙投入了约1000万元建智能仓库。
最后,跨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尤为重要,破除地方招商引资中的恶性竞争。在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已经形成“一区三园”格局,包括下城、下沙、空港三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共引入企业30多家,备案海外电商企业近300家。
智能网联汽车较跨境电商更为复杂,其涉及汽车制造、无人驾驶、车载服务系统,移动通讯,互联网,广电网络等多方面的技术,所以不是某种技术、某家企业、某个园区、某城市能够单独实现的,仅仅从技术人才的储备方面单方开发就很难做到,所以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跨技术、跨企业、跨区域、城际甚至跨国界间的合作。
智能网联汽车涉及多项高精尖技术,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引进大量技术人才,地方政府需要搭建一个城市群内平等、互信、良好的人才环境,为优秀人才提供发展平台和成长机会,实现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住”,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需要做好城市群内的人才培养,鼓励城市群内的高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高等职业院校和大型骨干企业等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做好人才培养。
避免单个企业、单个城市的单打独斗,城市群内做好顶层设计,对智联网联汽车不同发展阶段给与不同的配套政策,前期需要出台一些鼓励跨技术、跨企业、跨城市间的融合政策,搭建一个城市区内的互信、互利、共赢的政策尤为重要;接下来需要搭建更多的资本与技术开发间的相关政策,同时配套财政补贴政策;随着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引导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化,减少政策干预力度等。
城市群内城市的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等部门需要主动进行对接,做好资源协调,组织协调区域内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中介机构之间进行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谋求共同繁荣。
张谦 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