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相关产品美国专利诉讼情况分析

  以ORBIT数据库所提供的美国专利诉讼数据为基础,检索产品名称包括“GPS”的诉讼数据,一共得到214项诉讼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分析。

  美国卫星导航专利诉讼趋势分析以提出诉讼的年份为依据,统计每个年度发生专利诉讼的数量。从中可以看出,最早的诉讼发生在2004年,涉及专利为US6095439A,主要是GPS定位技术在灌溉机械中的应用。

  在2007年,由于Sirf和Global Locate的专利诉讼引发一个小高峰。2011年为诉讼最多的一年,相关专利诉讼突然猛增是由于Beacon Navigation GmbH发起了36项诉讼所致,其诉讼对象主要是带有GPS导航系统的汽车厂商,如Audi AG、Chrysler Group, LLC、Ford Motor Company、Honda Motor Co.Ltd.、Kia Motors Corp.等等。2012年至2014年由于ArrivalStar S.A.、NovelPoint Tracking LLC、Remote Locator Systems,LLC、Cuozzo Speed Technologies LLC等专利权人的加入使得相关诉讼持续高发。虽然2015年相关专利诉讼只有1家,但根据图1显示的趋势判断,2015年美国发起的GPS相关诉讼应该维持在30-40件。

  GPS相关产品美国专利诉讼原告分析为了分析诉讼的来源,对检索到的210项专利诉讼的原告进行分析,一共涉及61个专利权人,其中提起诉讼超过两项的专利权人有22个。提起诉讼数量排名前十的原告,除了Broadcom、LunarEye之外,这些诉讼的原告基本上都是NPE(Non-practical Entity)。

  GPS相关产品美国专利诉讼被告分析

  从检索出来的专利诉讼来看,涉及的被告一共137家,其中最多的就是汽车生产商,其次是GPS导航仪生产商。在137家被告中,被诉超过2项的有37家。被诉数量排名前十的被告,其中两大导航仪制造商Garmin及Tomtom分列第一及第三。排在第二的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简称ITC),其作为被告的案件是由于当事人不服337判决所引起的上诉。在被告TOP10中,有4家汽车厂商。

  需要注意的是,在被诉的车厂中,没有中国汽车厂商,原因可能是卫星导航作为前装主要装配在高端车中,中国汽车企业出口的车型主要在低端。

  Beacon Navigation GmbH美国专利分析

  Beacon Navigation GmbH涉及诉讼的一共8项美国专利。这些专利涉及车载卫星导航的用户体验,如兴趣点的输入、显示、缩放、锯齿消除、费用定义、用户提醒、航迹推算等。Beacon Navigation GmbH涉诉专利的申请时间为1995到2000年,相对较早。

  问题及建议

  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卫星导航技术日趋成熟,专利诉讼频繁,GPS及北斗相关产品进入欧美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的市场,首先面对的是知识产权问题;

  2)根据诉讼趋势以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全球系统的组网计划,预计2015年及接下来的几年,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专利诉讼将会持续增多,专利诉讼不仅在美国及欧洲发生,在国内也会逐渐增多;

  3)卫星导航专利诉讼中,产业链从前端到后端都会被波及,包括芯片厂商及模块厂商、终端厂商、运营商以及车厂等,但最受伤的是终端厂商及车厂,这对中国高端制造能力的对外输出会造成一定的麻烦。

  面对上述问题,中国卫星导航产业链相关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产权实力,形成对产业知识产权价值的共同认识,倡导基于知识产权的认同而形成的长期合作关系,在遇到知识产权问题时具备共同应对的条件及实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