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大数据带来的增量和变量
- 来源:通信产业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数据,信用资产,互联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8-06 12:17
DT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数据技术产业,我希望哪一天DT能成为一个行业。
跟大家分享一下从IT到DT的一些观点,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马云,我觉得这一点提得还是蛮准的,这也是因为他在这个产业经营了很多年才能够准确的提出这一观点。
IT的核心就是通过某一技术,完成一个应用,进而服务于消费者。所以说在不同的维度我们要让自己的产品最终去赢得用户。但是DT其实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让做DT业务的人业务和平台再向后走,你的数据不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一个产品和服务,而是帮助更多的从事IT的人。
DT大数据改变了什么?
如果DT不能给这个产业带来增量,我觉得意义不大,原来也跟大家分享过一个观点,我觉得像互联网产业运用在出租车里面意义不大,北京一共8万辆出租车,用更好的技术打到了车,意味着另外一部分人更不方便打到出租车,出租车牌照在北京只有8万个,但是类似于专车等技术应用到整个产业里面,其实我觉得就很有价值,最重要的是改变了供需,有大量新的供应实际上让我们出行更方便。所以任何一项技术,不管是IT技术还是DT技术,最重要的一点要能够带来增量,增量才能创造价值。
比如,出差住酒店。不管是经济型酒店,还是五星级酒店,体验最差的是哪里?入住的时候要办登记,离店的时候要办退店。但是真的还需要这样的环节吗?为什么还需要这样的环节?因为这样的环节实质上是因为缺乏信用和互联网金融体系。因此,我觉得信用产业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我们对于信用的积累不足。像支付宝做的信用体系实际上是把过去的信用数据变成每个人的信用资产。
再举一个例子,我现在管理整个阿里巴巴的大数据营销,其实互联网做了十几年的营销推广业务,但是在两个环节上还存在着巨大的问题,一个就是现代的整个媒体购买还是传统的媒体购买,还需要跟媒体的各个部门去谈价格、剂量、配送。第二个就是非定向投放。我们在各个媒体上看到的广告都是一样的,但是产品是针对不同群体的,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实现针对不同群体的定向投放值得深思。
传统产业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呢?我觉得只有通过DT的大数据才能够让整个产业产生增量、产生变量。
非互联网产业竞争激烈
每次提到互联网,一定跟创业相关。我觉得互联网已经高速发展了十几年之后,我们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如果从坏消息的角度来讲,传统互联网创业的时代其实已经基本结束了。所以我也建议在互联网打拼了10年的同事们不要在互联网打拼了。互联网产业大的格局已定,规模化的创业机会很少,只是在一些应用和服务层还有很多的创业机会。
我觉得10年之后没有人再会讨论互联网产业了,因为所有产业都已经互联网化。所以说,可能讨论的词叫作“联网化”、“数据化”。在这10年过程中,在加速的是我们传统定义的互联网和非互联网融合。这是未来十年的主旋律,大公司竞争的不再是互联网,而是非互联网。
传统定义的互联网和非互联网如何融合?首先,技术不再是连接的核心,而是基础,核心点将是数据。其次,在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要敬畏非互联网产业,因为当非互联网产业最终转型成功的时候,互联网技术只是作为一个手段。比如高德其实是非常典型的传统的地理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的融合,但最后我们能够做好一张地图,实际上是要互联网能力加上地图的专业能力,但最终竞争的其实还是地图的专业能力。
(本文根据俞永福在2015(第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的演讲整理,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未经本人确认。)
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总裁 俞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