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OS停摆 腾讯TOS内测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这是当下国内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的最好写照。3月3日,腾讯手机操作系统Tencent OS正式开启内测。3月11日,百度旗下手机操作系统百度云OS宣布,决定暂停更新和维护。
艾媒咨询CEO张毅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表示,国内从事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公司更多的是基于Android系统桌面UI以及相关软件的优化,有些厂商更是只提供ROM刷机工作。这种跟随很难走得通,此外还面临硬件以及生态建设等诸多难题。百度选择离开,可以让其更聚焦于其搜索的核心业务。
那么,国内手机操作系统市场经历了怎样的变革?BAT等互联网巨头又有着怎样的抉择?国产手机操作系统未来是否有逆袭的机遇呢?
惊鸿一瞥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国内ROM以及OS的市场。张毅指出,功能机时代是没有ROM这个概念的。普遍的刷第三方ROM是安卓时代以后产生的。
ROM和OS实际上承担了移动终端的入口功能,初始带什么APP,初级用户基本就会用什么APP,而在APP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全新的商业模式,于是ROM企业受到资本的青睐,市场上知名的ROM以及OS公司一度达到近百家,成为操作系统公司的黄金年代。
百度云OS在此期间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截至目前,上线未满三年的百度云OS共发布过6个正式版,迭代了67个公测版,适配超过150款机型,用户数量已超过了1000万。
张毅表示,随着智能手机竞争的日趋激烈,原本不注重ROM和UI的厂商开始逐渐重视起来。从小米的MIUI、魅族的Flyme再到后来OPPO的Color OS、华为的EMUI3.0,众多手机厂商的ROM或者OS做得越来越好,第三方公司的体验优势越来越小、用户刷机的需求越来越低、入口地位越来越弱,这种情况下市场如惊鸿一瞥般迅速衰落。
不同的境遇
对于手机操作系统,BAT的策略明显不同。
在百度云OS停止更新前不久,腾讯手机操作系统Tencent OS开启了内测,目前还仅支持5款机型,在设计上主打扁平化功能和简约的界面特色。其实早在2012年4月,腾讯曾推出tita,一款基于Android的定制版ROM,不过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反响。
腾讯内部人士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表示,Tencent OS并不是Tita项目的重新启动,而是从产品理念和策略上重新构建的产品,并在形态上更加深入和底层。以前是ROM现在是真正做OS。
与重新入场的腾讯和刚刚离场的百度相比,阿里巴巴则一直不断地提升其手机操作系统业务在集团的地位。2012年9月,阿里云OS独立于阿里云事业群运行,接受集团直接管理。阿里云OS成为阿里集团战略级产品。2014年,阿里与魅族达成战略合作。
期待变革
有业内人士评论,百度几千人曾豪情万丈,腾讯几经轮回几年折腾,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阿里也差不多。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运行和方向选择,仅就开发能力上,被市场严重高估了。
那么,国内自主手机操作系统真的没有机会吗?
张毅表示,目前手机操作系统格局已经十分稳定,用户使用习惯也已经很难改变。在新的智能终端形态出现之前,很难有颠覆的机遇。
3月12日,阿里集团与上汽集团组建合资公司,专注互联网汽车的技术研发。新公司将整合阿里、上汽和第三方资源,开发Yun OS车载系统(Yun OS for Car),建立专属的软硬件平台和应用服务。
上述腾讯内部人士也表示,从整体市场来看,未来一些智能平台产品会基于Tencent OS进行延伸探索,其将不仅限于手机。
操作系统如同皇冠顶部的明珠,对于仍然坚守在该领域的厂家,国产手机操作系统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王彦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