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也要看脸
- 来源:读者新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山海经,怪兽大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24 07:34
妖怪这个词,要追溯起来,第一次出现应该是在《山海经》中。人们给它冠以荒诞不经的奇书之称,不仅是里面涵盖了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书中对于妖怪的描写也是活灵活现。
如今的我们,接触妖怪的主要途径还是影视动画,这其中有惹人怜爱的,也有万人唾弃的。如何区分这些妖怪,形象和性格的设定很重要。
【呆萌型】
只要是个呆萌的角色,不论是妖怪还是人类,首先必须具备憨憨傻傻的感觉。宫崎骏笔下的龙猫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森林守护者,生存了上千年的龙猫按理说是见识过世间百态,对人情冷暖自有判断。可肥嘟嘟的外形已经注定即便是博古通今的长者,也会被孩子们仅仅当做呆萌的妖怪。只有心灵纯洁的孩子才能看到这一设定也为龙猫的正面妖怪形象做下铺垫。自《龙猫》之后,多多洛也成为吉卜力的标志,即便是妖怪,只要呆萌,那便足够被大众所接受了。
皮克斯公司也有自己的一部看家怪兽大作——《怪兽大学》,虽然每个怪兽形象都丑陋不堪,但设定中互相作死各种犯二的剧情,为怪兽们打造了“丑不丑无所谓,呆萌就够了”的搞笑印象,从而被大众接受为萌萌哒的丑陋怪兽。
【与人共存型】
小时候只要接触过GB游戏机的,无人不知一款名为“口袋妖怪”的战斗养成类游戏。游戏中有几百种以动植物为原型设计的或可爱或凶悍的妖怪。根据主人的性格和养育模式,自身也会发生改变,其中不乏有与人类一同工作、生活的类型。它们与人类互助互爱,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或许也是为了表达原作者希望人与自然能和谐生存的美好愿望。
与普通的动植物不同,在日本妖怪神话中经常会出现以狐狸、狼等常被奉为神明形象的妖怪。《夏目友人帐》中的“娘口三三”,平时就是温顺猫咪,怒时化身为威武苍狼。与人类共存的时候,封印了自身妖力,寄宿在一副招财猫像里,虽在夏目家混吃混喝,却能得到人类的认可,可以说圆滚滚的胖猫形象是正中人类下怀。
【亦正亦邪型】
有不少妖怪,他们本身不想成为妖怪,或作为妖怪仍然拥有人类的内心,但是迫于一些外界因素不被认可,这样尴尬的局面造就了自身亦正亦邪的形象。
“舌尖上的东京”就是这类作品中的典型。主角本身为人类,却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半人类半食尸鬼的存在,被双方阵营所排斥。整部作品剧情前后主角的内心变化极为复杂,想保护人类的心情大多源于不想让挚友陷入险境,又因遇见许多与自己同理念不愿伤害人类的食尸鬼而诞生和平共处的想法,想做好人却做不了,坏人做的也不够彻底,最终只能沦为异类。不过观众仍然喜爱这一形象,究其原因,那不还是因为长得帅嘛!
【就是纯粹的坏妖怪】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给你一种错觉:“妖怪都是善良的?”
难道你没发现一个特征?好妖怪基本要么长得帅,要么就很萌吗?
《西游记》作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对于妖怪的描写淋漓尽致,但无一逃脱其悲催的命运——原型丑陋无比。别看蜘蛛精白骨精变成人形还是有几分姿色,倘若被猴哥一棒子抡下去,不还是得褪去华美的人类外皮。
《西游记》中妖怪虽本性为恶,但是也很讲义气,且非常有耐性。通常他们抓到唐僧的第一反应不是立即吃掉,而是要请来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一同享用,成员没有就位绝不开锅。得知自己的亲戚被猴哥胖揍之后便将吃唐僧肉的事情忘至九霄云外,一门心思只为报仇。所以猴哥经常会饶他们不死的原因,依个人愚见,或许正是看中了他们讲义气的“优良品质”。
妖怪已逐渐贴近我们的生活,他们不再是从前只为吓人的存在,或许是因为时代的改变,人们大多已经不会对单纯可怕的妖怪买账了。现今的妖怪,如果你不把他们塑造得呆萌或者帅气,还怎么卖周边拉票房捞钱?
文/张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