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特别报道之圆桌论坛
- 来源:通信产业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智能终端,微创新,用户体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30 16:34
如何打造一部好手机
《通信产业报》(网):2015年,智能终端和移动应用市场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闫占孟:整体而言,手机厂商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与功能创新上做出众多创新。手机厂商们还在尝试将更多的服务元素与产品结合。他们与其他硬件厂商或应用开发商合作,让手机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
吕钱浩: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ASP不断提升。市场竞争激烈,必须推出优质的产品才能成功。
刘强:现在,用户的使用习惯开始改变智能手机从信息收发窗口,逐渐向服务平台转型。用户下载应用的驱动力与渠道也在改变。
《通信产业报》(网):手机和应用市场非常浮躁,竞争日趋激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如何应对?
闫占孟:“产品+市场”共同影响着销量。智能手机进入微创新时代,同质化加之出货量的天花板,造成一个非常嘈杂,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吕钱浩:面对日益恶劣的竞争环境,中兴认为赢得用户需要让用户体验到参与感,让他们最大限度产生共鸣,才能赢得用户。
刘强:移动应用在经历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未来移动应用最终还是会将复杂的功能化繁为简,用极简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才能保持领先。
《通信产业报》(网):厂商未来如何布局发展?
闫占孟:无论市场环境如何改变,优秀的产品是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产品永远第一。未来3-5年,厂商将推出更多创新,一方面是面向系统层,推出更理想的交互体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是围绕手机推出更多服务,与应用开发商联合推出更创新的服务模式。
刘强:移动应用服务于智能手机及智能硬件产品。除了智能手机,云狐还推出了可穿戴设备等,通过移动应用收集到的庞大数据资源,更好地融入产品,实现软硬件的高度融合,这是云狐未来的发展路径。
吕钱浩:未来,中兴认为智能手机有五个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中兴也将重点布局发展。首先,人机交互技术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将更为流畅;其次,以5G为代表的下一代通信技术将逐步走向成熟,带动终端继续升级;再次,曲面和全系屏幕、高速处理器、更多传感器的出现,将让智能终端的形态继续调整;第四,厂商将为用户提供更多定制化的内容服务,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最后,供应链会推出续航能力更强的电池。中兴将与供应链厂商合作,让更多创新技术走向成熟。(刘亚杰)
塑料光纤助力互联网+
《通信产业报》(网):互联网+的深入为塑料光纤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机遇塑料光纤企业应该如何做?随之而来的困难将如何克服?
方胜:目前,国内塑料光纤产业碎片化比较严重,企业整体规模不大,投资能力有限,相应的产品技术水平得不到快速提升,市场影响力相对较弱。
重庆世纪之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作为塑料光纤行业的新兵,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多方面的布局。成立之初,企业就树立了要以百亿元级投资,打造全产业链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宗旨,通过把全产业链的产品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集群来把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通过各方人才、精英汇聚一起,在融合国内领先的中科院理化所材料和光纤技术以及国际领先的芯片与光器件技术之后,世纪之光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陈伟:塑料光纤产业真正意义的推广在2001年,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动是塑料光纤产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
很多企业在塑料光纤领域坚持做了大量工作,如何使运营商接受这类产品,这是整个产业需要努力的主要方向。
《通信产业报》(网):市场对塑料光纤的需求明显增长,很多企业的产量有了明显提升,一些资本也纷纷注入塑料光纤产业。未来塑料光纤如何借助互联网+机遇更好地发展?哪些领域是塑料光纤需要大力开拓的市场?
方胜:智能家居领域是塑料光纤未来服务的重点。
目前,智能家居当中特别是水、电、气、热远传抄表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塑料光纤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理想介质,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管理运营平台更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在这个方面,智能电表应用及电力信息化趋势更明显一些,比如重庆世纪之光与桂东电力进行的互联网+合作,电力公司需要互联网接入,我们做互联网产品的公司更需要客户的支持。
重庆世纪之光和大圣都参与了住建部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在住建部及各地方政府的推动下,类似于电力信息化趋势,相信水、电、气、热远传抄表系统一定会深入到千家万户,实现四表可控、四表合一,促使将来更多家居设备远传协同,实现从智能家居、智能社区到智慧城市的塑料光纤大规模应用推广。
陈伟:塑料光纤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大,在普通家庭广泛使用,实现家庭智能化。既然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就需要实现便捷安装,让每一个老百姓能够自己安装,便捷加安全可靠,那么塑料光纤必然会大量地应用到智慧家庭及所有的智能领域。(李秀远)
4G建设与VoLTE中国路径
《通信产业报》(网):作为一线设备供应商,能否介绍一下贵公司针对运营商需求在产品、交付、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龚德华:在核心网方面,国内从2013年开始对4G服务基本部署,三大运营商有不同的建设思路。目前,中兴通讯正支持运营商有条不紊建设4G。
朱宇霞:中国4G的建设非常快给我们厂家带来非常大的交货压力。尤其是在建网初期。最后通过各种手段满足客户的一要求。
除了无线通站,烽火还为运营商提供了一些与之配套的光传输解决方案。一些有源无源系统都带来了很多需求。这一块对整个产业链的拉动非常大。
《通信产业报》(网):贵公司是否已经与铁塔公司展开合作,并取得进展?
朱宇霞:铁塔成立对中国的通信产业影响非常大。以前我们要跟三家运营商分别合作,现在就跟一家铁塔公司谈合作。烽火在铁塔公司一成立就与其建立了很好的联系,并且给铁塔公司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我们协助铁塔公司在大连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做了共建共享的覆盖系统,在长沙地铁公司也布局了共建共享系统。
龚德华:从无线业务角度来看,铁塔公司的共建共享模式也有可能应用于整个无线网。运营商构建自己的核心网,并拥有独立的业务网络,但是可以共用同一张无线网络,这运用的是一种虚拟运营技术。这在国外已经有一定发展,也许我们可以获取经验,在国内找到这样的机会,实现节能的同时发展新技术。
《通信产业报》(网):在4G步入正轨的当口,5G已经悄然走热,越来越多的运营商与厂商已经开始布局。对此,能否谈一下5G技术及其提前应用。
朱宇霞:5G新技术是要实现128个天线或者是256个甚至更多,我们现在应用的4G网络中,32个天线64个天线已经应用在特定场景,解决一些特定的场景的问题。另外LTE作为一个主流的网络,我认为像2G一样,LTE将在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发挥作用。LTE-M等都在发展,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专网在发展,物联网、车联网,都从窄带到宽带的技术,宽带的技术只有LTE,所有未来通信系统,当我们把它走向宽带的时候我们必然会用到LTE,我觉得是这样的发展趋势。这个带来实践的结果就是说我们会在各行各业都会推广LTE的技术,5G的应用场景就是万物互联,这个LTE的各式各样的技术应用是在为5G打很好的一个基础。(李培培)
虚商破局互联网+
《通信产业报》(网):从2013年底牌照发放,到今年底试点期结束,虚商发展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如何评价虚商一年的发展的情况?
邹学勇:目前中国虚拟运营商的用户数超过一千万,每月用户的净增速都在两百万,占整个用户市场的0.95%。从目前品牌的发布情况,35家虚拟运营商已经发布了自己的品牌和进行了一些号码验证。
吴晓卿:从行业发展来讲,我们国家虚拟运虚拟运营业的发展还是跟世界接轨的,像美国第一年虚商的用户占比是0.5%。
《通信产业报》(网):虚拟运营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目前,有哪些制约因素?会有什么政策趋势?
邹学勇:批零倒挂仍然成为制约虚商发展的主要因素。从目前整个现象来看,如果三大运营商在资费套餐符合市场标准的情况下,我相信整个虚拟运营商的用户数量远远超过现有的一千万的用户规模。
吴晓卿:至于批零倒挂的解决,从政策环境看,主要是取决于虚商与基础运营商的谈判。从虚拟运营商的价格政策的制定来看,是以谈判体系为基准的价格制定体系,就是政府的直接参与可以有,但是很少,因为我们现在无论是说市场经济的规律也好,还是我们经济改革的方式来说,行政手段越来越少介入市场行为。从我国虚商价格制定的初衷来说,我们的宗旨就是说通过虚商和运营商的谈判去解决这个问题。
从整个价格的标准来说,美国欧洲包括日韩一些批发价格都在60%-70%的水平,我国目前的价格水平也是在同档次。但是为什么大家觉得现在虚拟运营商挂现象比较明显,是因为我们国家处在一个特殊的行业发展阶段,就是在3G向4G转折的一个时期,就是4G上来它的出色水平是明显的下降的。从3G来讲我们的通信水平或者是批发价和折扣力度是和国际上是差不多的水平,那可能从全球来讲,不论是日本还是美国,它的资费尤其是流量方面它都有非常大的差别。未来会有一些价格体系的办法会出来,但是现在都还在沟通的过程中。这是我国特殊的行业发展情况。
《通信产业报》(网):除外部环境外,虚商自身在商业模式、市场定位是不是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
邓慕超:如果从现在的单纯的移动专售是没出路的。对中兴视通来讲,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力,就是互联网+通信,我们已经把所有通信类的技术变成平台化、云化。酷170从注册到现在为止20万用户已经变现,进入市场验证,这也是我们企业的努力。
张齐:虚拟运营商的本质是如何更好地运用运营商的管道资源来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需求,而不是简单的拿来运营商的管道再转售转移,要做差异化的精准的服务。
具体到北纬通信虚拟运营第一方向是基于北纬通信的主营业务,比如游戏视频阅读等等做跨业协同创新。第二是跨界融合创新,实现文化的创新。(赵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