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的演员,激进派的导演

  • 来源:读者新周刊
  • 关键字:徐铮,泰囧
  • 发布时间:2015-10-17 09:45

  在《泰囧》之前,大家对徐峥的印象还停留在春光灿烂的猪八戒,活泼机智的李卫,无良的房地产商,滔滔不绝卖墓地的家伙……自从《泰囧》大卖之后,他就成了十亿票房的代名词,也在初次试水电影圈就坐稳了导演的位置,同时,也创下了新的国产票房纪录。

  然而,徐峥却经常这样评价自己,“转型为时尚早,我还得做回演员。”面对票房新高,他也同样谦虚地说道,“票房并不是评价一部电影的唯一标准。”

  相比台上的风趣幽默,徐峥私下的访谈记录似乎显得尤为谦逊。要想认识导演徐峥,有必要坐着时光机器,回到《春光灿烂猪八戒》之前去。

  在徐峥涂着红脸蛋,扎着小辫子,留着光头以前,他还是一位文艺青年,从上戏毕业后,他在上海演了也导了许多话剧。那段时间,他在上海的话剧圈很红火。没人知道这样一个文艺青年是如何变成了电视剧中的“猪哥哥”,圆鼓鼓的脸蛋、夸张的腮红,还有那傻愣傻愣的说话模样,曾经带给了观众不少乐趣。之后《穿越时空的爱恋》、《李卫当官》等剧,虽然并不以搞笑逗趣为主,但许多人看到徐峥那张脸,仍不由得心中欢乐。

  时隔多年,“猪哥哥”仍令人难忘,但徐峥却表示,自己从那部剧之后一直抗拒同类角色。尽管如此,脱掉了猪八戒的外衣,回归现代角色的徐峥,仍未能脱掉喜剧的“阴影”。不论是《结婚进行曲》里的姚翔还是《老爸快跑》中的张三,《大男当婚》里的曹小强都还是依旧逗趣的“徐氏幽默”。

  对所有改行当导演的演员,媒体总喜欢形容其为“演而优则导”,但这句话用在徐峥身上并不合适。徐峥不是在表演事业上取得了成绩后才想当导演玩的,事实上在有他掺和的每一部戏中,他都或多或少地承担了导演的角色。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一直都是一特难伺候的演员,我很爱多管闲事,拍戏时候会想给出超过演员职责的意见。”

  正是因为这样,他遇到了自己的人生“处女导”——《泰囧》。“其实我早就不是处女,因为我在太多别人的故事里一直企图做一个主人,但框架又是人家的,我也要尊重导演,所以最后做的男不男女不女的,对,跟人妖似的。”事实上,徐峥在他的“管闲事儿”生涯中积累起的丰富经验已经让他成功建立起了一套非常符合电影工业机制的“监、编、导、演、宣”一条龙工作法。

  周密规划、井然有序工作方法和徐峥要对全剧组负责的态度,让《泰囧》的拍摄有了高票房的回报。于是,我们忽然发现,在徐峥“霸道”追求进步的这些年里,他已经不再是一个“事儿逼演员”,也不再是一个“表演太过”的学院派,在他身上,一个成熟电影工业体制下的类型片导演需要具备的素质渐渐体现出来。

  徐峥这样评价自己:“时而激进时而保守,我在做演员的时候相对来说是比较保守,对于宣传的事情比较保守。但我做制片和导演以后,相对激进一些,思维更活跃一些。”尽管在完成身份转型的道路上还谦虚谨慎,可面对大众,他俨然是个实干派导演。

  文/郑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