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大阅兵

  2015年9月3日上午,习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发表重要讲话并乘车检阅受阅徒步方队和装备方队后,气势磅礴的胜利大阅兵拉开序幕。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主题举行的盛大阅兵。阅兵活动传递出中国捍卫国家安全的强大意志,向全世界展现出中国维护和平正义的决心,提振了爱国主义精神。

  “今日,我是祖国的铁杆粉丝”“这一刻,我热泪盈眶”……9月3日,多少人的朋友圈被这样的内容刷屏。

  齐整的军容、先进的军备、强大的组织性,都宣誓我们早已告别那个苦难的时代。在这场胜利的庆典上,一种穿越时空的向往和执着,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心潮澎湃。阅兵,阅的是“国之重器”,阅的更是一种国家力量。

  此刻,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6周年国庆,我们就在回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宏大场面和精彩瞬间的同时,走进阅兵背后,了解那些支撑阅兵仪式得以顺利进行的科技亮点。

  一、高科技荣耀大阅兵

  2015年9月3日上午,中国向全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的空中阅兵盛典。在宏大纪念的背后,离不开科技手段的高效保障。

  清洗阅兵现场 揭秘北京自主研发的首部洗地车

  据北京环卫集团运营管理部负责人张志强介绍,负责天安门广场前地面清扫任务的22辆洗地车的行驶方向与阅兵队伍一致,自东向西匀速前进,无缝接地覆盖阅兵队列走过的50米宽度。洗地车洗扫过后,天安门广场前的石板路面达到“车过路净,路见本色”,尘土存量降到每平方米2克。

  为了让受阅官兵踢正步时,地面不会泛起尘埃,北京环卫集团专门为此次大阅兵自主研发了全国第一部16吨位的清洁能源洗地车。

  为什么洗地车清扫过后,能把地面积水全部吸干,达到一尘不染的效果?据北京环卫集团副总经理罗伟介绍,该部车有2台180千瓦的电机,可实现作业、行走协同进行。车内的高压水枪喷洒清洗地面,强大的吸泵可把地面污水和垃圾一起吸走。

  下面一组数据表明,该款车辆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该车空驶续航里程可达360千米,单次充电周期不超过3.5小时;在执行道路洗扫时,时速不超过40千米,最大续航里程可突破200千米,连续作业时间可达7小时,洗扫道路宽度达2.5米。

  研发人员通过实际对比还发现,该款纯电动洗地车具有零排放、零污染、低噪音、低热辐射的特点,不仅比传统燃油车作业噪声降低15分贝,而且作业成本仅为燃油车的35%。洗地车的作业效率与普通燃油车相比,能够提升20%。

  罗伟介绍,使用该款纯电动洗地车进行道路作业,每年每辆车可以减少8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款新车能首次在大阅兵中使用,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方面的领先水平。

  巨幅红旗上的高科技

  2015年9月3日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设计、研制的巨幅国旗和军旗悬挂于直升机下,随空中护旗梯队飞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巨幅国旗长9米、宽6米,军旗长7.5米、宽6米,这是我国首次悬挂如此巨大的红旗进行高速飞行展示。距离阅兵百天左右时,长期从事航天降落伞研究工作的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接到阅兵保障单位的技术援助请求,参与到阅兵红旗项目研制中。当时,巨幅红旗高速飞行时破损、展示效果差的难题,已经困扰了相关单位数月。

  为解决这些难题,该所项目团队将大量航天高科技用于其中。

  高科技一:航天降落伞流固耦合技术

  高速飞行时,破损是大尺寸红旗面临的最大挑战。要避免红旗被吹破,必须知道它是怎样摆动的、摆动的时候撕扯力有多大。接到任务后,项目团队首先分析了红旗摆动和降落伞开伞的相似性,发现可以运用航天降落伞流固耦合技术来探究红旗破损的原因。

  流固耦合技术,是一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融合科学,即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相互交融。拿红旗运动来说,每个时刻红旗的摆动形状都不同,每种形状下风吹在旗面上的力也不同,必须计算出每一刻风吹在红旗上各处的力有多大,这是流体力学问题;同时要计算出红旗受到风吹后会怎样摆动,这是固体力学问题。这两个问题各自就很复杂,交融在一起相互紧密关联,解决起来更加困难,是当前全世界公认的难题之一。

  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项目团队夜以继日地开展研究。在模拟计算中,红旗每摆动一秒,需要用高性能工作站计算一天。大量模拟计算数据表明,材料和红旗边角自由甩动对红旗破损影响最大,使用合适的布料和限制边角甩动,能大大减轻红旗受到的撕扯力。

  高科技二:航天降落伞材料技术

  阅兵红旗项目中,用于航天器降落伞的特制布料发挥了作用。用该材料制作的神舟飞船降落伞可承载重达3吨的载人飞船返回舱,折叠起来却只有行李箱大小。如果用这种材料做一件衣服,重量比一个鸡蛋还轻。目前,这种材料已大量应用到生活中,比如现在流行的超轻透气户外风衣、携带方便结实耐用的购物袋等。

  但要直接用这种材料制作阅兵红旗会过于透光,影响展示效果。为此,项目团队与专业材料研制厂家合作研究,为布料涂上一层特制涂料,既改善了红旗的外观,又使其具备良好的防雨能力,即使遇到下雨也能迎风飘扬。这种经过特殊涂刷的特制布料,未来可推广应用到高端雨衣、防雨布、户外防雨服等生活用品上。

  高科技三:航天降落伞缝纫技术

  阅兵红旗尺寸巨大,必须用多块布料拼接而成。在拼接方面,项目团队为其采用了航天降落伞缝纫技术。

  记者了解到,该技术本质上和日常服装缝纫类似,但应用于航天降落伞的缝纫,对缝纫机选择、缝合形式、缝纫宽度、缝线针脚长度、缝线松紧程度、缝线的材料等都有严格要求,需符合航天标准的规定。

  据有关专家介绍,按照航天标准也可以制作服装,虽然成本更高,但质量绝对一流,穿几十年也不会开线。

  分秒不差:“数字标尺”功不可没

  参加此次阅兵的该新型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属于我国自行研制的陆军反装甲武器,具有射程远、威力大、命中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对地面高价值目标及低空、低速飞行目标实施准确的毁灭性打击,是我军目前装备的最先进的重型反坦克武器系统,也是世界一流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

  阅兵训练的标准究竟有多高?“行驶状态下,前后两车距离为10米,偏差不得超过0.5米。”方队领队赵彬上校告诉记者,左右间距为2.64米的车辆并行,要在同一排面标齐,偏差不得超过0.1米;车辆要与道路上的标志线对齐,骑线误差不能超过0.05米……

  听着一个个精确的数字,记者头脑中冒出一个个问号:车辆行驶,受路面平整程度、驾驶员操作习惯等因素影响很大,十几辆发射车如何实现步调一致?徒步方队可以用线标齐,用尺子测量间距,发射车这么大,行驶中怎么标齐?如何测量?

  为了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更好的训练效果,反坦克导弹方队运用大数据理念,在每台车上都安装了‘数字标尺’,可以实时记录车辆的位置信息和行驶速度。标准车的小幅度调整,会给其他车辆带来很大的影响。方队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迅速对标准车驾驶员提出新的要求。

  阅兵结束后,看到方队米秒不差地通过天安门,方队政委王文轩兴奋不已:“这次阅兵,方队能够以最佳的姿态展现给国家和人民,‘数字标尺’功不可没,信息化装备进行训练就是要依靠高技术手段,在以后的军事训练中,要让越来越多的高技术手段在训练场上大显身手!”

  航天“安保防护网”护航阅兵

  激动人心的大阅兵背后,一张无形的航天“防护网”也在高效运行着。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获悉,该集团公司研制的开窗检测仪和激光眩目枪,组合构筑的这道“防护网”,为阅兵任务的圆满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开窗检测仪主要应用于重大活动的重点场所和区域,通过对周边建筑物的各类窗户的开关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防止不法分子开窗进行枪击、投放爆炸物等破坏活动。该设备具有便携性能好、可靠性高的特点,为重大活动安保、反恐防暴提供了新的有力手段。

  激光眩目枪是形似步枪的激光发射装置。它可发出高能激光照射人眼,对目标人群产生眩目或眩晕效果,使其短暂失明而失去行动能力和抵抗能力,却不会对人产生实质性的伤害。

  模拟仿真系统辅助大阅兵

  在现场执行保障任务的北京军区电教工作站10多名官兵,看到阅兵进程与阅兵联指运用他们研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模拟仿真系统”模拟结果完全一致时,大半年拼搏攻关的疲惫一扫而光。

  电教工作站站长贾照亮告诉记者,该系统具有阅兵组织程序灵活调整、人员装备实时调整变换、训练过程精确模拟仿真、阅兵场景三维可视、要素综合效果检验论证五大功能,实现了人物、装备模型按需布设,方(梯)队、人员着装和装备涂装按需实时变换,行动路线快速调整,大场景全方位多角度场景灵活调度,为阅兵组织实施每个阶段、环节、行动进行推演论证,为阅兵领导小组、阅兵联合指挥部和人员、装备、空中方(梯)队开展重点难点问题研究,优化组织实施流程,设计精彩亮点提供了高技术支撑。

  研发该系统既无经验可学,又无现成模式可循。为尽快拿出成果,他们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联合攻关,并初获成功。但另一项难题横在项目组面前:按照通用做法,利用计算机三维工具软件,生成三维模型,只能验证一套阅兵方案,若想验证第二套,需将1.2万余名人员、800多台(架)装备、飞机、28平方千米地理环境,以及建筑、道路、桥梁、植被等10类地理环境要素信息的三维仿真模型重新制作,最短要近20天;且国内制作一个模型需要数千元,做这么多模型经费开支巨大。

  经过技术攻关,该电教站工程技术人员将制作的三维模型工具化,将三维模型制作与系统生成有机结合起来,可在系统内随机加载模型,随机调整模型位置,随机布设调整队形,实现了随用随调功能,使系统运行更加灵活高效,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而且为国家节约经费数千万元。

  这个系统具有模拟仿真效果逼真、方案调整快捷高效、适用对象范围广泛、体系结构拓展灵活等鲜明特征,特别是综合论证检验作用发挥更为明显,是高技术辅助阅兵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阅兵联合指挥部办公室领导介绍说,利用该系统,“阅兵联指”先后分析论证了军乐团乐曲数量、曲目、更换时机,解说词的长短、解说时机等与受阅方(梯)队的配合;对10个英模部队的70面荣誉旗帜的大小、排列方式、颜色字体、旗手位置和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辅助27个车辆方队,进行了行驶速度、车辆间隔距离、通场时机和时间节点的论证;空中护旗方队对两面旗帜、“70”字样、拉彩烟、队形和飞行速度进行了论证,为各级组织开展科学训练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二、国之利器,不只是“养眼”

  三军列阵,铁甲生辉。胜利日阅兵中,共有27个地面装备方队、40多种型号、500余台装备接受了人民的检阅,所有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其中84%是首次公开亮相。展示的武器装备无论是数量规模、质量水平,还是信息化程度,都充分彰显了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建设方面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作为胜利日阅兵中的“主旋律”,新式装备的登台亮相夺走了全世界观众的眼球,展示了中国军队科技强军的伟大成就。

  空中战机 系统较量毫不逊色

  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只有17架飞机的中国空军,飞过了天安门广场的上空。为了达到更好的观感效果,第一梯队的9架战机在经过广场后又绕飞了一圈。

  斗转星移。在今年的阅兵中,解放军海陆空三军近200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组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空中受阅梯队,尤其是一大批新机型的亮相,更展现了中国空军的信息化程度和体系作战能力。

  “能够把各种空中力量捏成一个拳头的是预警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教授陈洪指出,现代空战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战机格斗,而是一种空中作战系统之间的较量,这个系统的核心就是空中指挥预警机。

  此次受阅的空警500在部署的灵活性以及对小目标和隐身目标的探测和处理速度上占有优势,与空警2000正好形成高低搭配。“空警500、空警2000,甚至是空警200,三种飞机各有用途,从电子和信息化设备上讲,我们已经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相距不远了,有些可以说已经超过了。”陈洪说。

  除了有着“空中大脑”之称的预警机,此次受阅的歼15战斗机也同样引人关注。歼15舰载战斗机绰号“飞鲨”,是中国参考苏33战斗机,并以国产歼11战斗机为基础,进而研制和发展的重型双发舰载战斗机。歼15飞机的各项性能可与俄罗斯苏33、美国F18等世界现役的主力舰载战斗机相媲美。《世界军事》杂志总编辑、军事问题专家陈虎认为,“歼15的参阅,其意义不仅在于飞机本身,从它身上可以看到中国航母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地面装备 信息技术创新融合

  胜利日阅兵中,首批通过天安门广场的地面装备方队,是由邹运明少将领队的坦克方队。走在最前列的,是由99A主战坦克组成的“箭型”方队。这些披着数码迷彩的“陆战之王”,成了此次胜利日阅兵中地面装备中的最大看点。

  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上,99式坦克方队作为第一个装备方队,首次以箭形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令世人为之惊艳。

  如今,在99式的基础上,99A坦克实现了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和信息力的有效融合,它的亮相体现了解放军陆军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成果。

  “它是我国第一台信息化坦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首席专家、99A坦克总设计师毛明表示,99A坦克奠定了我国第一代陆军装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显示与综合的基础,实现了战场态势共享、协同攻防、状态监测、系统重构等功能,而且软件、元器件全部自主可控。

  “我们正处在自主研发向自主创新过渡的阶段,99A型主战坦克代表了这个阶段特点的一型装备。”陈虎说,99A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对作战能力的提升,远远比增加一点装甲或火力要大得多。同样成为亮点的,还有被誉为“战争之神”的火炮。作为地面作战中远程火力打击的主要武器,在中国历次阅兵式上,火炮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开国大典是骡马拉着的日本山炮,到此后用拖拉机拉着的苏制榴弹炮,到建国35周年首次出现的履带自行火炮,再到如今,中国炮兵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此次胜利日大阅兵中,中国火炮现役装备中一款性能先进的主战火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款履带式自行火炮融合了信息技术,现在实战中应用基本上是单车运用,互相之间相隔很远,不再需要排成一排,有了信息化的炮兵测位、定位装置,还可以把每门炮的炮位定得很准。”陈虎说。

  反舰导弹 聚焦超音速抗拦截

  从陆军的坦克、火炮上,我们能看到信息化的影响力,从海军装备中,信息化的魅力同样存在。“在海军参加阅兵的装备当中,海军只能展示弹,弹在整个作战体系当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看着是一个个独立的弹,但这些导弹在运用当中都必须有强大的战场信息系统作支撑。”陈虎说。

  此次阅兵中,披着蓝色数码迷彩战服的反舰导弹方队让人眼前一亮。“反舰导弹第一次在阅兵中出现确实让人很震撼。从外形上就能判断出来,它是一个超音速的反舰导弹,发射速度至少不会低于2倍音速,一般的防控体系根本无法有效拦截,再加上足够的射程,标志着我们在海上打击水面舰艇的能力是世界一流的。”陈虎说。

  此外,号称“航母杀手”“航母克星”的东风-21D中程反舰弹道导弹的亮相,也博得满堂喝彩。作为我国研制的打击海上移动目标的导弹及世界第一种反舰弹道导弹,多年来,外界有过大量猜测,一直想证实它的真实存在。如今,在胜利日的阅兵式上,这款导弹终于展露真容。

  据媒体报道,“东风-21D”采用两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长15米,直径0.14米,重15吨,公路机动发射,最大射程约2700千米,在超视距雷达、卫星跟踪和无人航空器的协助下,以超音速将弹头投向目标,目前使用的是单弹头导弹,以后能扩展使用多弹头导弹。

  “表面上看起来是展示一系列的单个武器装备,但实际上后面支撑的信息体系,包括雷达、通信设备、指挥控制中心,统统和它是匹配的。从导弹身上可以看到海军整个作战系统大概处在什么样的水平。”陈虎说。

  三、阅兵十大亮点:你知道几个

  大阅兵虽然过去好些天了,但气势磅礴的阅兵过程依然让人印象深刻,许多瞬间都被定格下来,必将成为经典载入史册。下面,小编就来帮你回顾、盘点大阅兵的十大亮点。

  首次针对重大纪念日举行阅兵

  此次阅兵是我国在国庆之外,首次针对重大纪念日举行的阅兵式。为此,空中梯队在参阅战机队形编排和表现形式上下足功夫,加入抗战元素和时代特色,新颖大气,更为壮观。首先出场的空中护旗方队采取纪念字样编队飞行,突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表达人民军队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不懈奋斗的信念决心。

  领导人检阅车首次悬挂国徽

  在发表完讲话之后,习主席乘坐悬挂国徽车牌的车,驶过金水桥开始检阅部队。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新中国成立66年来,国家领导人乘坐的阅兵车首次悬挂国徽。

  1984年邓小平的检阅车用的是“84式”号牌A01-3430;1999年江泽民的检阅车用的是甲A·02156,为“97式”号牌;2009年胡锦涛的则象征当年年份的京V·02009。据悉,此次使用的红旗检阅车的型号与2009年国庆大阅兵时使用的型号一致,均为CA7600J型。

  合唱团队员首次参加阅兵

  为烘托纪念活动气氛,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合唱团担负纪念活动现场的奏唱任务,主要由解放军军乐团和从全军部队抽调的军乐骨干,以及从全军7所军事院校学员抽调约2400多人组成,一起奏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和《人民军队忠于党》等近30首反映抗战时期的经典歌曲和富有时代特征的乐曲,营造现场的历史文化氛围和庄严的仪式感。值得一提的是,合唱团队员都是首次参加阅兵。

  三军仪仗方队女兵首现阅兵场

  此次阅兵式上,三军仪仗队方队采取男女混编组队形式出现在了阅兵场上,这在中国阅兵历史上是第一次。三军仪仗队方队在11个徒步方队中首个出场,女仪仗队员首次亮相阅兵场。女兵平均身高1.78米,身着海陆空三军礼服,每行17人的队形,走在三军仪仗队方队最后3排。

  此外,在联合军乐团中,首次出现女性副指挥和女乐手,还有女飞行员驾战机飞越天安门。

  国共两党老兵首次共同接受检阅

  徒步方队通过检阅后,300多名平均年龄90岁的抗战老战士、抗日英烈子女和抗战支前模范代表,在武警国宾摩托护卫队的护卫下,乘墨绿色敞篷中巴车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这也是国共两党抗战老兵首次一起接受检阅。

  他们胸前挂着金光闪闪的勋章,齐齐举起右臂朝向天安门方向敬礼。许多老兵在这一刻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将军首次担任阅兵方队领队

  在大阅兵中,每个徒步方队、装备方队至少有1名将军担任领队。将军领队将由56名来自全军各大单位的现役中将、少将组成。最高军衔是中将,中将受阅在新中国历次阅兵中从未有过。

  在阅兵式开始时,5位中将乘坐吉普车亮相,率领装备方队接受检阅。另外,已年过六旬的空军副司令也亲自驾机飞越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

  外国军队首次参加天安门阅兵

  此次有11个国家派方队、6个国家派代表队来华参加阅兵。白俄罗斯、古巴、埃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墨西哥、蒙古国、巴基斯坦、塞尔维亚、塔吉克斯坦、俄罗斯11个国家派方队参加阅兵,阿富汗、柬埔寨、斐济、老挝、瓦努阿图、委内瑞拉6个国家派代表队参加阅兵,上述17个国家及法国、波兰、马来西亚、韩国等共31个国家派军队观摩团参加阅兵观礼。外军方队、代表队近1000人规模参加分列式,每个方队正式参阅人数为75人左右,每个代表队7人左右。

  参阅飞机数量创历史之最

  与历届阅兵相比,今年的空中梯队突出的特点就是规模大,参阅飞机过百架,数量创历史之最;参阅飞机囊括陆海空三军的现役各型飞机,全部都是国产先进飞机,多型飞机系列装后首次参阅。

  参与此次阅兵的新型战机包括空军新型预警机、战斗机、轰炸机等,海军新型舰载战斗机、海上巡逻机,以及陆航的多款新型直升机等。

  受阅战车飞机首次内装摄像机

  此次阅兵直播中,观众可以从各个角度观看阅兵。此次受阅的战车和飞机上,安装了许多摄像机,这使得观众能够从更近的距离、更多的角度来观看阅兵。

  在分列式还未结束时,一个安装在坦克炮管上的摄像机拍下的照片就在网上走红,网友们脑洞大开,调侃称其为“史上最长自拍杆拍下的照片”。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受阅战机飞行员的状态,以及受阅坦克中士兵的状态。

  战略导弹部队首次“亮家底”

  此次阅兵,第二炮兵共6个装备7种型号参阅,其中包括东15乙、东16、东21丁、长剑10以及核导弹东31甲、东5乙。

  “这是在亮家底。”常规导弹第一方队方队长刘善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此次阅兵,27个装备方队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武警部队和四总部直属部队联合编成,展示的武器装备均为国产主战装备,84%是首次亮相。10个空中梯队涵盖了我军现有先进作战和保障机种。阅兵首次引进北斗定位测量技术,装备方队等速时间正负误差在0.3秒内,距离在正负10厘米以内;空中梯队达到了米秒不差。

  延伸阅读

  阅兵背后你不得不知的一组数字

  56:56门,70响

  56门礼炮,寓意56个民族心手相连。

  呈八字形等距排列,意指中国人民经历8年抗日战争。

  每28门礼炮同时鸣放为一响,代表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走过了28年风雨历程。

  每响间隔3.77秒,耗时4分20秒,交替鸣放共70响,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

  50:50个方阵1万人

  受阅队伍共编50方队,其中2个抗战老同志方队、11个徒步方队、27个装备方队、10个空中梯队。

  此次阅兵还抽组了联合军乐团和合唱团,参阅总兵力超过1万人。

  27:27个装备方队

  按照作战体系要求编组,包括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击、战略攻击、信息支援、后装保障等模块。

  10:10个空中梯队

  包括空中护旗方队、领队机梯队、预警指挥机梯队、轰炸机梯队、歼击机梯队、海军航载机梯队、海上巡逻机梯队、加受油机梯队、直升机机梯队、涵盖我军现有先机作战和保障机种。

  84%:受阅武器84%首次亮相

  受阅装备500多台,各型飞机进200架,均为国产主战装备,84%是首次公开亮相。

  70:70面光荣棋

  10个英模部队方队,包括“狼牙山五壮士”“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等名牌劲旅将擎举70面光荣旗帜受阅。其中,每个英模部队方队前,1面为番号旗,6面为荣誉旗。

  50:50余名将军

  50余名将军受阅,分别来自陆、海、空、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队,除三军仪仗方队外,其余所有受阅方队均由将军领队。

  受阅官兵中最高军衔是中将。

  所有将军领队中,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48岁,平均年龄53岁。

  博士将军领队4人,硕士将军领队29人。

  300:老兵方队超过300人

  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代表,包括在大陆居住的国民党抗战老兵,平均年龄约90岁。

  支前模范代表,平均年龄约88岁。

  抗战老兵的后代、子女等,平均年龄78岁。

  49:49个国家应邀出席

  30位外国领导人,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韩国总统朴槿惠等。

  19位政府高级别代表。

  10位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等。

  11个国家派方队参加阅兵,包括俄罗斯、古巴、埃及、哈萨克斯坦、墨西哥等。

  汇编|吉彦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