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周末,和一班业界朋友,一行19人,去山东南部县级城市临沂,探访考察一间最近上市的公司,天韵国际(06836.HK,简称“天韵”)。天韵国际在今年7月7日,以每股1.28港元上市,是今年比较细小的上市公司。股价最高在7月22日升到2.57港元,经历暑假股灾,跌至1.29港元,最近成交价是1.41港元,比上市价升了10%。
集团业务主要是从事生产及销售,各类包装的加工水果,包括玻璃、塑胶及铁罐。原来中国生果产量是占了全球85%,而加工水果更占全球高达90%。加工水果生产集中地就是山东;主要加工水果生产企业都在山东,天韵是山东省最大水果加工厂之一。加工水果主要是梨、苹果、葡萄、水蜜桃等。我们到访时工厂正在生产什果罐头,工厂首先洗净梨,去皮,切割,去烂,切片;之后加温至约摄氏70度,再加入已经准备好的桃、葡萄及车厘子,然后再包装灌入铁罐或塑胶罐中。另外,集团有帮国际名牌代工生产,也有生产自主品牌“Bingo宾果”在内地超市销售。上市后的天韵得来的资金是用来扩充产能,现时在建第三及第四条生产线;相信到2017年,集团年产能将由现时8.7万吨,扩充到近13万吨;同时,集团也会考虑并购同业,加快扩展速度。其中集团积极研究收购橙加工企业,扩充集团产品的结构。橙生产于中国南部,是属于亚热带产品,而桃、葡萄及梨则属于温带产品。增加橙产品加工,集团可以提供由热带到温带的水果。由见及此,天韵是一个基本产业,并不是好像阿里或腾讯系公司,可以大炒特炒。上市到现今,股价只升了10%,表现平稳。
投资买卖大起大伏不如平平稳稳
在回程中,在机场等十小时漫长空档中,我问基金经理对这间朴实公司情有独钟的缘由,其答案是因为天韵是间踏实的公司,老板勤力工作,不搞花巧,他对公司有信心。投资这间公司,晚上可以睡得着。反而一些股价“飞龙在天”的公司可以令他一朝破产;比如2010年10月28日以4.60港元上市的四环医药(00460.HK,简称“四环”),上市后股价升天,在2014年5月6日一送四,等于一开五。在2014年10月17日升至历史高位6.68港元,等于未分拆前的33.40港元,是上市价的7.26倍。因为四环上市后两年内卓越的表现,四环成为很多基金或机构投资者爱股,很多基金都买重四环。
但是好景不常,晴天霹雳。四环在2015年3月26日停牌,至今仍未有复牌的消息,很多基金损失惨重。传闻四环的核数师不肯签核数报告,认为有很多不清楚或不明白的因素,对公司业绩有很大保留。其实基金经理或机构投资者在买入四环后,都赚了很多钱,收了不少表现费。成功往往令人盲目,不去深入了解公司情况,如果能花多点时间做基本功夫,可能损失可以减少。
医药股毛利率高?只限一级生产商
一般市场都了解制医药股的毛利率比较高,但其实只是对一级医药生产商。生产成本为1元(人民币,下同)的药可以卖到10元或更高,最大的成本是在研发及临床试验。中国只有极少的公司有一级药生产,其他大多是二级药生产商。一级药商盈利是惊人的,最明显的例子是费沙(Pfizer)的壮阳药“伟哥”,占了费沙盈利的四分之一。医药业的暴利是限于一级药的生产商,成药代理商的毛利在中国是受到国家食物及药品管理局规管,代理商的毛利率一般限定于30%以下。四环药业2014年全年毛利率67%,而纯利率高达54%。在金融界有一个成语,如果某公司的业绩是好到“难以置信”,那就根本“不可置信”。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一间飞黄腾达的公司,可以一晚之内停牌,事前是完全没有任何迹象,令机构投资者损失惨重。但这个实例亦能够令人明白,为什么一个资深的基金经理,会支持一些平实无奇的企业,而不至追一些有大量幻想空间的股票。
蔺常念/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