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于1993年成立,初时向中山的医院及药店分销中成药及西药。2001年开始以“中智大药房”品牌于中山开设自营连锁药店。2003年,公司开展新型饮片制造的技术研发,并于2011年推出中药破壁饮片。
今年7月上市 中期业绩佳
今年上半年,总收入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0.6%。公司的制药和连锁店营运两个业务分部分别占收入的49.4%和50.6%。受制药分部的毛利率所带动(1H15:63.6%,+4.7百分点),整体毛利率达55.3%,较去年同期改善1.8个百分点,毛利达1.92亿元人民币。税后利润6210万,同比增29.9%,纯利率17.9%(+1.3百分点),每股摊薄盈利7.8分人民币。
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36种传统饮片,在销新型饮片22种,另有125种已获批文但未上市。公司于中山市拥有201家自营连锁药店,并透过1,111家分销商和381家独立连锁药店营运商所组成的分销网络将产品遍销全国30个省份。今年7月,公司以每股2.46港元公开发售2亿股并于主板上市,集资净额4.53亿港元。
公司创独家技术 前景利好
公司的核心技术为中药破壁技术及不添加成型专利技术。中成药饮片于进行气流粉碎破壁后形成粉末状,表面积比打粉增加1,000倍以上,但由于易吸潮、易黏附于器皿、易染细菌及易被氧化等缺点,不能被直接使用。公司以不添加成型专利技术将破壁粉体加工成为破壁饮片颗粒,大幅减少产品的表面积,使颗粒不易吸潮、易黏附于器皿、不易染菌及不易被氧化,方便患者服用。此外,破壁技术能提取中药饮片中高达90%的有效成分,较破壁前最高只达30%的有效成分为高。根据公司资料,新型饮片能更有效保存中药的有效成份,使有效成份更易被人体吸收。
新型饮片期内销售达1亿元人民币,按年升45%,毛利较佳,带动制药分部毛利率上升。上半年研发费用约510万元人民币,按年增加28%,占制药业务成本约3%。
中药行业受医保控费和招标压力较小,整体呈现较快增长,研究机构益普索预料2014至2018年间中药零售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2.2%,2018年的中药零售总额预料达8,485亿元人民币。大环境仍有利公司的中药业务持续增长。
然而,公司大部分获批的项目并未推出市场,而且暂时未有明确的时间表。短期内,由于新型饮片销售基数低,公司仍可凭现有新型饮片产品录得较行业增长高的自然增长率。所以从中长期看,我们认为公司应尽早加快将部分未上市产品推出市场,使整个新型饮片品牌更趋多元化。
未来股价增长动力主要取决于新型饮片研发的成果及推广,及零售业务增长。今年预测市盈率约13倍。
软库中华研究部/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