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防雷科学领航者
- 来源:今日轨道交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防雷科学,天眼,建设工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16 14:17
——专访贵阳方正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濮方正
濮方正的人生经历和担当的多项职务,决定着他“大我”的气度与胸怀。为了与民与国共赢,为了和谐天下,他燃烧着自己的每一分光和热,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百姓幸福生活的提高,献出了一个防雷科学家的全部能量,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濮方正,一位凸显人格魅力和创新时代弄潮儿,一位将无烟煤燃料颠覆成石墨化导体材料的前行者,一位集企业家、科学家、追梦音乐家于一身的领路人。
2015年7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报道,中国科学院500米口径球面大射电天文望远镜,即将开始吊装。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设工程(FAST)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项目2008年12月26日奠基,预计2016年9月建成。有“天眼”之称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拥有约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与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高出了大约10倍。FAST最大的特点是索网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活动的4450个反射面板产生变化,足以观测到任意方向的天体。
贵阳方正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濮方正是国内防雷科学家中唯一进入“天眼”工程参加考察并施工的科学家,濮方正参加天眼舱停靠平台防雷接地设计施工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仁东科学家告诉他,天眼主要有三大功能:1,观察宇宙中星系的形成;2,观察宇宙黑洞中的暗物质;3,观察和发现地外文明既外星人?其公司则是贵州省唯一进入防雷设计施工产品一条龙服务的科技公司,他发明的无烟煤石墨化导体材料也应用在该工程中。
濮方正,祖籍安徽省来安县,1946年3月生长于贵州省贵阳市。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贵阳市市管专家,高层次人才“绿卡”获得者,2001——2011年度中国防雷十大杰出专家(杰出贡献奖)。被中国防雷界冠以“防雷学派的学科带头人”、“创造防雷接地神话的中国人”、“有骨气的中国科学家”、“了不起的防雷专家”、“中国的防雷超人”及“中国知名防雷科学家”等称号,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濮方正还是贵州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其单位是贵州大学“产、学、研”合作单位。
2014年9月28日他参加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荣获“2014年度中国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个人”奖,任中国科学家协会副理事长,同时参加新中国65周年国庆庆典,被评为“新中国建设功勋人物”。2014年国庆节,由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国庆大典,庆祝建国65周年,海内外65位华人楷模邮票珍藏(世界各地65位,大陆只有4位,濮方正是其一)”,邮票样品标题为“有骨气的中国科学家—濮方正。”2015年8月3日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授予特约研究员职称。他在前人防雷避雷技术的实践中,有所创造、有所创新,在国际首创的《论区域防雷理论》及成功的实践经验,越来越被世界认可和利用,被誉为“创造防雷接地神话的中国人”。虽然集众多荣誉头衔于一身,濮方正仍然宠辱不惊,以“心无旁骛”、“宁静致远”的心态,准备向工程院院士进军,向国际化迈进,以孜孜不倦精神专心钻研防雷接地科学,为中国为世界防雷事业再立新功,继续发扬光大。
为了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2015年2月组建了贵阳方正雷电艺术团,管弦乐队及歌舞队共66人,青年时代就热爱多种乐器和乐队指挥的濮方正兼任乐队指挥(另聘有潘宁著名指挥),自3月7日、8日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开始,方正雷电艺术团每周六在黔灵公园烈士纪念碑下为民众义演(国际互联网上有报道)以及在大剧院义演;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由此濮方正荣三家于一身:企业家、科学家、追梦音乐家!
1964年8月,濮方正贵州省机校毕业后分配到贵州省通用机械厂,先当技术工人,后施工员、调度员、助理工程师,是二级警督。他还一心专攻机械技术,有多项技术革新和四项专利技术。濮方正于1988年被载入《中国当代发明家辞典》、1989年被载入《中国当代技术人才荟萃》辞典(香港)。
1989因职称评定的问题,濮方正的几次名额,都被无端给了他人。他一气之下于同年3月“下海”自谋生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贵州山区属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接地电阻是一道难题”这完全和自己学过的机械制造专业,风马牛不相及,当时这个防雷接地专业,懂得人少,就连专业书籍也买不到。为了谋生也为了挑战新技术,濮方正反复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研制出了稀土防雷接地降阻剂并将其用到工程应用实践中,连续两个月在贵州省凯里市工程现场“蹲点”做各种土质、各种用量、各种配比的接地降阻试验,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濮方正开发的稀土防雷降阻剂荣获了贵州省人民政府1990年12月颁发的《光荣册》(1989—1990年贵州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并载入“贵州省第四届优秀新产品有功人员名单”及“贵州省经济委员会”于1991年4月3日颁发的“贵州省优秀新产品贰等奖”奖状,并列为国家“八五”期间重点新产品项目。
全世界每年的雷害损失多达十亿美元之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怎样杜绝或减少雷击灾害呢?
濮方正开始与雷公叫板,他的《区域防雷理论》,通过无数次的实践,证明了他的胜利。他所施工的防雷系统,至今无雷击和停电事故。
2004年初,贵州一微硬盘公司请他为长2.3公里、宽1.376公里的园区做防雷工程设计,如果按照现在通行的滚球半径的保护范围进行计算,需安装72座避雷针铁搭,这虽能保护但不现实,业主方也不满意,濮方正开始从雷电产生的原理,雷电侵袭的路径,该园区的地理位置所处地区的山川地貌,常年该区域发生过得雷电侵害出发,终于于2004年10月。在《第三届中国防雷论坛》上,宣读了国际首创的《区域防雷理论》。
驳斥蔑视中国防雷技术的美国学者,被誉为:“有骨气的中国科学家”,并应用该理论发现了雷电通道和计算出该工业园区只需安装12座避雷针即可得到安全保护。濮方正将现在仍然应用的单元面积上被动的防雷避雷理论方法,创造为大范围大面积内主动迎截雷电的科学的防雷避雷理论。
他在贵州省纳雍电厂备煤工区亦创造了防雷神话。2004年7月该电厂备煤工区被雷击,木质电杆被击倒地,电杆上的电源线被雷击成短节,三间验煤质机房中的六台电脑主机被击死机,濮方正仍用《区域防雷理论》作指导,发现雷击通道并在其通道上安装避雷针等装置进行拦截。当时业主方觉的很奇怪认为是风马牛不相干曾提出异议。11年过去了,该备煤工区再没有发生过一次雷击事故。
更神奇的是2006年贵州省地矿中心试验大楼的雷击停电事故,该实验大楼和宿舍都建立在郊区,每年每逢雷雨季节不论雷声大小都会发生几十次的停电事故,实验大楼内都是地质研究用的高精密度进口设备时常瞬间断电对这些设备的伤害极大。几年来供电部门对配电房进行改造,安装防雷电仪表都无济于事,2006年3月濮方正的贵阳方正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中标”后,进场进行设计改造,濮方正仍延用《区域防雷理论》为依托进行设计施工,至今9年过去了,均没有因打雷闪电停过一次电,被业主单位,供电部门和防雷检测主管部门均称为:“神奇”。
濮方正11年前敢为人先纠正缪传,如今被中央电视台两次证实其理论的正确性。2004年8月,濮方正第一个在防雷专业杂志上针对居庸关长城雷击伤人事故是雷雨天拔打手机所导致的误传。明确告诫:手机信号不可能使空气电离导电,所以“雷雨天拨打手机不会引发雷击事故”。
2006年9月,贵州省一报刊又登载雷雨天雷击手机事故,濮方正通过该报道的记者找到当事出租车司机进行调查并买下他的手机,手机外壳完好无损,看不出一点被雷击的痕迹,后送到诺基亚手机店去维修,十分钟即恢复通话接收功能。为此,濮方正联合中科院马宏达高工和云南电力局的梅忠恕高工再次撰文指出:雷雨天拨打手机不会引起雷击事故。2013年11月央视分别介绍了两家权威实验室进行的雷击科学实验证实:雷雨天手机不会引发雷击事故。
濮方正还就2011年“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撰写了两篇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评论性文章,两篇评论文章两次被中文核心期刊《高速铁路与轨道交通》登载。
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濮方正收集了多家报刊的新闻报道,就研究发现“7.23”动车追尾根源是雷击预防措施不到位所致。动车追尾第19天,濮方正与王秦鹤工程师立即写出《雷击致动车追尾,根源系统防雷接地》的文章,并指出根治办法及防止重复雷击的措施。
2011年,濮方正在《防雷世界》第8期防雷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发表前先寄给了温家宝总理。5个月后,国务院专家组的调查报道才出台,其中分析的雷害原因基本与之相同,但少了防御环节却多了“天灾人祸”一说,他和王秦鹤又写了一篇评论文章《读“甬温线动车追尾调查报告”有感》再次亮明观点:是天灾不是人祸,是不懂防雷接地科学所致,是缺乏防雷接地知识所致。
濮方正说,他今后仍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走民族品牌之路,而今已为贵州省的五座高速公路特大桥和正为台湾富士康公司新建的工业园区设计施工防雷接地工程,再显科技防雷魅力!
2015年10月他将应邀参加第十二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发表重大科技成果:将无烟煤燃料已开发成为“无烟煤石墨化导体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