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官司六连胜背后的尴尬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跨国,官司,六连胜,尴尬
  • 发布时间:2010-09-17 10:04
  一个面对4次美国337调查、加拿大反倾销调查、德国临时禁制令等一系列跨国纠纷,6场官司6次胜诉的企业,却陷入了孤军奋战、苦苦支撑的尴尬局面,显现的则是中国地板核心产业缺乏政策支持的困境

  文|《小康》记者 殷云 摄影 薛涛

  “燕加隆这次应对国际巨头围剿中国企业核心专利全球授权案,中方胜诉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中国地板企业挽回数亿元的专利费,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企业明白自主创新和产业核心专利技术才是中国企业的定海神针,是企业走向国际,做大做强的根本保证。”事隔已过半年,深圳燕加隆集团董事长何贻信谈起这起跨国讼诉,仍是感慨万分。

  2009年9月30日,全球地板巨头Unilin起诉燕加隆公司专利侵权一案在德国汉堡法院开庭,11月6日,主审法官取消临时禁令,宣布燕加隆在此次德国临时禁制令案中,取得了胜诉,意味着燕加隆的地板锁扣专利产品不涉专利侵权。

  在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国际摩擦中,燕加隆公司虽然取得了完胜战绩,却陷入了前途迷茫的尴尬境地。而国际巨头Unilin公司虽然屡败屡战,却越战越勇。中国的地板企业在与国际巨头抗衡的同时,陷入了孤军奋战、苦苦支撑的尴尬局面,如何才能走出困局,顺利“走出去”创造更多的“中国创造”?

  新技术打破巨头垄断地位

  深圳燕加隆集团是一家提供综合建材家居产品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企业,产品和服务畅销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森诺韦尔(Sennorwell)地板和一拍即合锁扣技术更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自2004年开始,燕加隆公司就下定决心要自主创新,打破国际巨头的产业核心专利垄断,开发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锁扣技术。为此,燕加隆公司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并于2006年成功地研发出“一拍即合”地板锁扣技术。该技术突破了欧洲锁扣所采用的水平锁入理念,首创垂直嵌入型锁扣,开创了全球地板锁扣技术发展的新领域。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项全球产业核心专利技术,燕加隆先后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五十多个国家申请了专利。这项自主创新,意味着中国企业拥有与欧洲Unilin公司的地板专利平行的排他性专利,可以在全球地板产业核心技术领域展开专利授权竞争。

  而正是这个精巧的地板锁扣技术,动了国际巨头的“奶酪”。在燕加隆公司发明“一拍即合”地板锁扣之前,欧洲Unilin公司和Valinge公司完全垄断了地板锁扣技术,全球众多地板生产商每年要向这两大巨头交纳几十亿美元的专利使用费,对中国地板企业更是采取歧视性、高昂的专利收费,专利授权收入成为了这两大巨头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为了保证这块巨额利益,Unilin公司每年不惜花费上亿美元在全球进行所谓的“专利”维权,对掌握了产业核心专利技术的燕加隆公司,更是穷凶极恶地连续追击。

  燕加隆与欧美地板巨头交手并不是第一回了。

  2004年10月4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正式立案,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复合地板同时进行反倾销、反补贴两项调查。这是加拿大2004年第三次对中国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孙志刚副秘书长曾分析,加方立案对国内地板企业造成相当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因为中国复合地板出口量正在加大,处于一个关键生长期;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地板生产企业具有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的特点,每年生产能力在10万平方米的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因此,加方正式立案起诉,无论它提起反倾销或反补贴最终是否成功,地板行业大多数的小企业根本没有能力应诉。而无法应诉的后果是无法出口,这将导致我国地板生产行业的一次大洗牌。

  值得庆幸的是,加拿大对中国地板企业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并没有全军覆没,燕加隆成为唯一以“零反倾销税率”胜诉的中国企业。自2005年开始,加政府罕见地对燕加隆每年都进行一次复审或再调查,但迄今燕加隆每年都保持胜诉的成果。

  反倾销反补贴大棒未能堵住燕加隆公司产品畅销北美的路,随即而至的是欧洲的地板巨头Unilin公司进行阻挠。与加拿大地板行业相比,Unilin公司是一个强大得多的对手。它是世界500强企业美国Mohawk公司的下属企业,掌握了早期地板领域专利技术,每年从全球地板企业获取数十亿美元的专利授权收入。

  2005年7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对强化木地板进行337调查。此次调查所涉及的产品是通过内置舌片和沟槽的特殊轮廓来达到不用胶粘即可连接地板作用的设计(带有边缘连结结构的地板扣件)。该涉案产品被认为侵犯了地板锁扣的知识产权。

  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诉讼的正是Unilin公司下属的三家关联公司,3家企业要求该委员会发发停止令和禁止进口令,禁止上述企业使用其专利的产品进口到美国,并禁止其目前在美国的产品继续在美国销售。为此,Unilin公司组建了由美国两大顶级律师事务所组成的强大律师团队,指控了34家企业,其中中国企业有18家。

  由于Unilin申请的是普遍排除令,未参与本案的中国企业也将遭受池鱼之灾。如果Unilin公司获得胜诉,那么对于中国地板产业而言将是毁灭性打击。

  2006年7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洛克法官公布了该案的初裁结果,燕加隆公司的“一拍即合”锁扣被认定没有侵犯Unilin公司的任何诉争专利权。Unilin对初裁结果提出复审,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甚至没有接受Unilin公司对燕加隆产品的复审请求。在2007年1月24日公布的《最终裁定》中,燕加隆公司的“一拍即合”锁扣成为唯一被认定不侵权的产品。按照美国法律规定,UNILIN如果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终裁裁决不服,可以提起上诉,但UNILIN并没有提起上诉。

  Unilin发动337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此次诉讼一举打败中国所有地板企业,以实现全球专利垄断,并且对中国企业进行歧视性授权。中国地板生产企业要想得到授权,首先必须按照“每出口1平米地板支付1美元”的标准,就前三年的销售总额,向其支付专利侵权赔偿。这一赔偿要求对一些大型骨干地板企业而言意味着上亿元的赔偿费。

  但“一拍即合”锁扣技术的诞生,使Unilin至少放弃了3亿美元以上的专利侵权赔偿主张。不仅如此,燕加隆公司的胜诉还打乱了Unilin的收费策略。Unilin原本要按照“每销售1平米地板支付1美元”的标准向就范的中国地板企业收取专利授权费。但是,由于燕加隆公司的胜诉,Unilin被迫将专利授权费价格由1美元/平方米降低到了0.65美元/平方米左右,成功打破了Unilin的垄断。

  知识产权专家指出,作为国际垄断巨头,Unilin的诉讼策略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攻坚战,二是消耗战。如果Unilin在任何诉讼中获胜,那么它就可以直接扼杀全部中国木地板厂商,实现专利垄断的目的;如果它在法院败诉,那么可以继续发动“马拉松式”的诉讼,以诉讼冻结贸易、并用巨额的诉讼费用拖垮燕加隆公司。

  但事实上,燕加隆不仅成为第一家337调查胜诉的中国企业,而且在德国临时禁制令案件再次大获全胜。

  跨国官司接踵而至 自主产业步履维艰

  2009年1月,在德国汉诺威地板展期间,一直对中国锁扣地板生产企业屡屡发难的欧美巨头Unilin公司,利用德国法律的漏洞,再次采取混淆视听、拖延消耗手段,以“燕加隆公司的专利产品侵犯了Unilin专利权”为名,申请汉堡法院对燕加隆发出临时禁止令,没收了燕加隆的展品,并要求燕加隆公司现场交纳高额保证金,甚至威胁到燕加隆公司参展人员的人身自由,造成燕加隆公司为本次参展进行的长达半年的精心准备彻底付之东流,错过了重要商机,也给燕加隆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深圳市世贸组织事务中心咨询服务部副部长王双认为,Unilin在德国发起诉讼,旨在阻击中国企业全球专利授权步伐。但“马拉松式”的诉讼并没有拖垮燕加隆,反而耗资1000万人民币高调应诉。9月30日,德国汉堡法院开庭后,本应在一星期内判决的官司一反常态连续压后判决。面对对方不正当竞争,燕加隆召开新闻发布会,揭露Unilin专利围剿的真实目的。11月6日,德国汉堡法院作出判决,燕加隆方胜诉。

  “燕加隆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拍即合’锁扣技术,给中国地板产业‘走出去’带来了希望,但是国内对该锁扣技术的忽视以及国外巨头的连环诉讼围剿,又让中国地板产业再次陷入孤军奋战的危险境地。”何贻信感慨。

  虽然“一拍即合”锁扣技术是目前地板行业的先进技术,已经超过了Unilin公司的专利锁扣技术,但国内很多地板企业仍然觉得外国的月亮圆,并没有使用更先进的“一拍即合”核心锁扣技术,而是高价使用Unilin的传统锁扣技术,无意间直接或间接地向国外地板交纳高达五六亿人民币专利费,甚至我国各级政府的地板采购,也无形中给Unilin间接贡献了巨额歧视性授权费用。

  可是,外国地板企业并不满足这笔的专利授权费,为了获取更丰厚的垄断收益,他们将从中国收取的巨额专利授权费,反过来转化成诉讼费用,对燕加隆公司发起马拉松式“高消耗”连环诉讼战。

  2010年1月14日,Unilin公司在德国汉堡高等法院对燕加隆2009年临时禁制令裁决提起上诉,同时,Unilin在美国也正酝酿新的诉讼手段,试图同时展开全方位、多角度、多国别围剿,使其陷入两线作战的严峻局面。

  “这也充分证明了Unilin蓄谋通过滥用知识产权、四处打压、混淆视听等手段拖垮我们,给全球地板市场带来高压假象和技术恐慌,迫使全球地板核心技术格局最终回到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从而帮助unilin再次实现对我国地板产业、我国地板市场(包括我国政府地板采购市场)的歧视性专利授权局面。”尽管燕加隆公司面对连环围剿并没有退缩,而是斥资千万全力应诉,但是人力物力的巨耗,也给企业带了了沉重的压力。何贻信说:“在国际维权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在别人的国家,按照别人的游戏规则,按照别人的法律条款,在别人法官的主持之下为我们自己辩护,结果我们赢了。这其中的艰辛难于言表。”

  DVD产业曾经面临的惨痛局面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地板行业难倒要重蹈覆辙?

  面对实力强大的国外巨头,燕加隆公司也在审慎研究如何主动出击、反制Unilin公司,但由于力量对比悬殊,仅凭燕加隆公司一家之力还难以应对。何贻信建议,为了避免国外企业通过我国政府采购渠道收取巨额专利费,防止我国自主的全球产业核心专利技术被国外巨头“高消耗”围剿,当务之急是指定政府采购地板产品使用我国自主的全球产业核心专利技术,将这一占领全球产业制高点的核心专利技术在全国推广。对像燕加隆公司这样掌握全球产业核心专利技术的自主创新型企业给予税费优惠等政策支持,如此方能使中国地板行业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从中国制造顺利转向中国创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