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日本版的“二京赋”,关于京都与东京。
千年古都京都曾是旧时日本首都,而东京,则是现在的日本首都,旧称江户。
当年,孝明天皇的妹妹和宫亲子内亲王曾经说过,“我不要嫁去像江户一样的乡下”。“体育系般的都市江户,看在文化系都市京都人的眼里,恐怕是觉得‘哎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乡下也需要热闹的地方嘛!’”本书作者酒井顺子这样揣度1861年时京都人对江户的印象。
到了21世纪初,江户,也就是今日的东京虽已成为与纽约、伦敦平起平坐的“全球城市”,然而,在酒井顺子笔下,面对清寂的京都,繁华至此的东京似乎仍须仰视。其笔下对“二京”的比照,无论风物、礼俗还是城市气质,更像是作家对两个城市高下由来的诠释。
京都之“高”,是因为有超过1200年的历史打底。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居平安京(即京都),京都从此成为日本的国都,而如今东京所在的地方,那时还尽是蛮荒。
一千一百年后,为纪念迁都大事,京都人开创了“时代祭”,他们在庆祝游行时扮作平安时代以降的圣贤、英雄,藉此向桓武天皇和列岛神明致敬。作为题外话,酒井甚至认为现在流行于日本的Cosplay游行活动其实就源于“时代祭”。然而当“时代祭”于1989年被东京学去之后,祭典变成了提升人气促商机的嘉年华。对于东京而言,“所谓祭典就是要吸引人来”,酒井说,这种忘记祖先、神明而不觉罪的态度,以及厚脸皮的模仿精神,其实反倒成了支持东京城市发展的原因;而在京都,“所谓祭典就是借祭拜当地神明,来强化身为京都人还有当地居民的意识”。这种意识,换个说法就是确保纯正和文化的留存。
观念的比较听来太玄,不如把观念物化作生活日常:在京都,人们惯用超长的敬语,并将谈话变成一种仪式;而在东京,人们已坦率得如西洋人一般,以至在收到不喜欢的礼物时直言“不符合我的风格,还给你吧。”在京都,为保护古城风貌,新建楼宇的高度通常不得超过45米;而在东京,333米高的东京塔是城市现代化的骄傲。在京都,Hello Kitty的形象多为歌舞伎;而在东京,这只小猫却变作身穿长靴短裙、手提Louis Vuitton的辣妹??
酒井没说京都的“和风”与东京的“现代”哪个更加神圣,不过读的人不难发现,无论东京给了现代日本怎样的体力和扮相,其民族的心灵,永远要托付京都。
事实上,和宫最终还是嫁给了住在江户的德川家茂,她大概没有料到,7年之后,她的侄儿明治天皇甚至把皇宫也迁到了江户,并于次年将新都改名为东京。
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京都仍有老人相信“天皇陛下只是去一下东京而已,其实京都才是真正的首都!”酒井记录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