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书画的人都知道,无论是绘画作品还是书法作品,着墨都不能太满,得留有一定的空白,称之为“留白”。“留白”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也是书画艺术的最高境界,但凡好的作品都是惜墨如金,虚实相应。南宋画家马远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的《寒江独钓图》只有一叶扁舟,一位垂钓的老翁,寥寥几笔水纹,其余皆是空白。然而这片空白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寒气逼人,真是“无画处皆成妙境”。
艺术创作需要“留白”,人生同样需要“留白”。台湾作家张文亮先生在《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一文中写道:上帝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嫌它走得太慢,催它,唬它,责备它,蜗牛抱歉地说:“请原谅,我已经尽力了!”我不理睬,继续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流着汗,喘着气,但还是努力地往前爬。我质问上帝:“为什么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呢?”上帝不语。我只好松了手,任凭蜗牛往前爬,自己坐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了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了鸟声和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以前我怎么没有发现呢?我突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叫蜗牛牵着我去散步!
我们每天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娱乐,很少有时间关注身边的事物。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渐渐迷失了自己,也使我们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偏差。心浮气躁,步履匆匆,很难有心情欣赏路边的风景,唯有慢下来,给心灵“留白”,你才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生存压力,是当今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人们的身上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和压力。为了高薪,为了升职,为了房子,为了车子,为了孩子的教育经费……每个人都成了“拼命三郎”,不顾一切地与现实抗争,与命运抗争。尽管不少人通过艰辛的努力,达到了自己预期的目标,但身心却越来越疲惫,离快乐越来越远。适当休息和调整,就是给身体“留白”,给幸福“留白”。
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同为安徽桐城人,两人的老家毗临而居。有一年,他们准备修房造屋,却为三尺地皮争执不休。一气之下,张家老夫人便写信给张英,要他出面干预。到底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张英看罢来信,立即做诗一首,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是一个明事理的人,她听从了张英的建议,主动把墙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甚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间,就有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现在有名的“六尺巷”。退一步,就是给人际关系“留白”。凡事让人三分,就会少一些仇怨,多一些友爱。
《红楼梦》中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不能要求太多,也不能追求完美,否则就会处于一种不满的状态之中,变得牢骚满腹,郁郁寡欢。有时不妨学会放下,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留一些缺陷,留一些空白,反而是一种美,就像维纳斯的断臂。
文 周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