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舞 晃动照相机的光绘摄影
- 来源:照相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摄影,峡谷,镜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24 17:18
不管是写实主义摄影还是画意主义摄影,从本质上说,都是用光作画,无光则无影。而隶属于画意摄影的抽象摄影流派中有一类风格独特的光绘摄影,它利用光点移动来获取抽象的线条图形,形成光画。光绘摄影专指将光源作为被摄对象,是利用相机和光源的相对运动实施拍摄的一种摄影方式,画面上留下光源的移动轨迹是光绘摄影的典型特征。考虑到相机和光源的相对运动方式,光绘摄影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固定相机拍摄移动的光源,如夜景摄影中常常用三脚架固定相机长时间曝光拍摄星轨或车灯移动轨迹。第二种则采用晃动相机拍摄静止的光源,这种胶片时代不太常用的拍摄方法如今变得很容易,数码相机或拍照手机的即拍即看为拍摄这类照片带来极大的方便,也提高了拍摄的成功率。同时,数码摄影的低成本也是促使摄影者勇于探索尝试的原因之一。
晃动相机实施光绘摄影是极具个性化的抽象摄影创作,它将客观存在的灯光作为重要的被摄对象,通过舞动相机从具象中加以概括和提炼光点的移动轨迹,以纯粹的点线面和光影色等形式元素构成独特的审美空间,形成具有艺术形式美感的节奏和韵律,借助光影的乐动和舞蹈,表达摄影者的心理感受。
1 光源的选择
适合光绘摄影的场景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在相对昏暗的环境中有灯光点亮。例如城市之夜的广场、主干道、立交桥、景观河道、购物商场、摩天大楼和地标建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地方常常灯光璀璨,溢彩流光。公路隧道、景区的地下大峡谷等内部能见度低,布置了大量的照明灯、装饰灯,也是拍摄光画的好地方。
在现场观察选择要拍摄的光源还是有讲究的。取景时注意选择有一定规律排列的点光源更有利于拍到有节奏的线条组合,毕竟,光绘影像是由光点的移动形成的线条构成的,富有节奏韵律感的线条组合才能给人以视觉美感。图1《网》拍摄于地下大峡谷昏暗的巷道中,精心框取和捕捉了洞顶一排排、一串串规则排列的照明灯,晃动相机后,光点滑动形成了严谨有序的画面。同时,由于将多种颜色的灯光纳入了镜头,图像色彩丰富,富有变化,给人色彩斑斓富丽堂皇之感。同时注意众多灯光的疏密分布和纵横排列,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形成光轨的粗细长短对比。
实践中也发现,面对原本分布杂乱无章的点光源,晃动相机后,由于这些光点运动方向的一致性,形成的线条在变化中有统一。图2《龙蛇飞动》选取了非规则排列的广场的灯光,通过10秒长时间曝光和相机抖动,形成了意想不到的光影,如龙飞蛇舞,盘绕升腾,乱中有序,画面效果的不可预见性正是这种光绘摄影的魅力所在。
如果只选取单个光源拍摄,形成光轨就是一根线,若没有其他景物陪衬,画面常常单一乏味。取景时,尽量避开近处宽大的明亮的广告牌和亮度太高的射灯,处理不当,它们常常严重干扰曝光的准确性,过曝导致的粗大白色轨迹破坏构图美感。
2 照相机拍摄参数设定
拍摄技术上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采用慢速快门长时间曝光,为晃动相机提供足够的时间,快门速度常常在几分之一秒到十几秒不等。可以使用S(快门优先)或M(手动)模式手动设置较长的快门时间,但要注意兼顾曝光。通过实拍发现采用P模式拍摄的效果也很好。若采用“全自动”档位,低照度下机顶闪光灯会自动闪光,不要采用。
由于需要在低照度下长时间曝光,感光度的设定就显得非常重要,不要将相机感光度设为默认的“自动”,应手动将其设为IS0100或IS0200等较低档位。较低的感光度设置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可以获得较长的曝光时间,另一方可以减少长时间曝光产生的噪点,提高信噪比,保证画面品质。根据被摄光源的疏密明暗,对曝光补偿要灵活设置,为防止曝光过度,可进行曝光负补偿。图3《集体舞》拍摄的是大面积的深色背景前的一排白色的小光源,为7避免自动曝光出现曝光过度的偏差,对曝光进行了2/3EV的负补偿。
一般情况下,能否获得清晰影像是衡量摄影师基本功是否扎实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用好三脚架、快门线,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按动快门时持稳相机是摄影入门的基本要求。从这点上看,故意晃动相机是一种反传统的拍摄方法,此时三脚架常常派不上用场,有防抖功能的,建议将防抖关掉。建议多使用中短焦镜头拍摄,自动对焦即可,对不容易聚焦的发光体,可以选择手动对焦。根据表现的需要,还可以使用长焦镜头虚焦拍摄。虚焦后,光点虚化后常常晕化成更大的光斑或光环。虚焦后急速舞动相机,形成的线条粗大虚幻,色彩渐变丰富,影像风格浪漫、朦胧,别具韵味。拍摄虚焦画面,可将数码单反相机的聚焦模式置于MF(手动聚焦),通过手动调节聚焦环,更容易将点光点虚化成理想的大光斑。
使用闪光灯可以拍摄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画面。拍摄以灯光为背景的主体景物或人物,可以选择“慢同步”或“后帘同步”闪光模式,也可以使用“夜间人像”场景模式。闪光后紧接着晃动相机,做到前景中的主要被摄对象与具有灯光的背景之间达到曝光平衡,同时主体因闪光而清晰成像,背景灯光因相机晃动而形成抽象的线条。图4《落英》采用“慢同步”闪光模式拍摄夜色笼罩下的花树,前景中的花枝被闪光灯打亮,成像清晰,呈现出花瓣儿的细节。闪光过后,快门继续保持开启,快速抖动相机,花枝后的路灯和远处楼房明亮的窗口拖出虚化的线条,为画面增添了动感。如果前景中的主体是人物等容易移动的对象时,会形成虚化的边缘影像,闪光灯的定格凝固和背景中的灯光虚化往往会有部分的重叠。
3 照相机的晃动
这种光绘摄影是在释放快门的同时通过快速抖动相机实现的。相机抖动的方向、速度直接决定光的轨迹形成的效果,直接影响画面的构图形式和图案形态。拍摄时可以进行上下左右等纵向、横向和斜向的直线运动,也可以进行圆形、S形、弧形等曲线的运动。可以连续移动一气呵成,也可以尝试间歇运动,运动中有停顿,尝试往返重复等复杂的运动组合。可匀速,也可变速……图5《丝网》是尝试用相机画圆圈的结果,图6《结》是上下循环往复运动的结果。总之,可以根据需要尝试抖动、摇晃、旋转相机,利用LCD随拍随看,及时调整曝光、构图和晃动的方向和速度,多拍选优。
在快门开启的时段中,通过镜头变焦推拉也可实现光点移动。图7《时空飞梭》拍摄的是上海世博文化中心,这座世界一流水准的现代文化演艺综合场馆外观造型呈飞碟状,有“艺海贝壳”、“时空飞梭”、“浮游都市”的美誉,夜晚的世博文化中心更是美轮美奂,为了表现其梦幻迷离飞翔动感的气质,在快门开启后通过手动快速变焦并小幅抖动的方式,拉出线条,营造出腾空而起邀游天宇的动势。
4 画面构图
构图的目的之一是形成美妙的形态,给人视觉美感。光绘摄影,是利用光的轨迹作画,其构图最重要的一条是处理好线条的方向、排列和组合。利用线条构图,形成节奏、韵律和动感,营造类似音乐和舞蹈的美感。再结合色彩对比、粗细对比、长短对比、明暗对比、虚实对比等丰富画面。
光点相对于相机的移动形成线,线是光点移动的轨迹,具有长度、宽度、形状、位置、方向和性格等属性。线的方向不同,其在构图中的表现功能也不同。水平线构图给人以平静、开阔之感,垂直线构图给人高耸之感,也可产生升降的运动感。而图8《点线面》展示的斜线构图则具有强烈的动感和活力,视觉效果生动,直线的重复也使画面呈现力量之美。图9《五彩丝线》中的曲线构成给人自由流畅活泼的动感,画面富有节奏和韵律美,等间隔的曲线排列,具有井然有序的柔美之感。
5 题材表现
纯粹的抽象影像的拍摄。晃动相机的光绘摄影通过对光的提炼,得到凝练纯粹的点线光影形式,拍摄的影像具有抽象、梦幻、神秘、神奇、画意的特点,形成的视觉奇观给人一定的陌生感和视觉冲击力。舍弃了具体形象的表现后,浓缩精简的画面具有多义性,给人无限的想象,如果考虑其形似或神似,通过文字标题来明确创作意图,可以方便读者感受解读。图10命名为《疾风劲草》,使得含义模糊的画面内容指向性趋于明确。图11是在上海黄浦江畔拍摄的是上海东方明珠塔,画面抽象新奇,命名为《东方明珠》可以调动观者已有的视觉经验、、也可以在这种非具象的画面上添加抒怀说明文字并落款制作成“摄影漫画”。
抽象与具象结合的拍摄:除了单纯的线条构成和图案呈现,晃动相机的光绘摄影技法还可用于建筑摄影、花卉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等,与纯粹的光的轨迹记录不同,这种画面能多少分辨出一些具象的形象,虚像与实景配合,光的轨迹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图12《舞动的高楼》变形夸张的光影下能识别出楼房结构的影子,具有虚拟与现实交融的特点。另外抽象的光绘影像还可以作为创作素材与具象的景物人物合理搭配,图13《头饰》就是利用Photoshop软件合成的创意人像,人物面孔的置入使原本抽象的画面内容丰富实在了许多,华丽的“头饰”也为人物增色,两者虚实相生,相得益彰,,
总之,晃动相机拍摄光之舞,是一种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摄影表达方式。看似简单随意的拍摄,要拍到精品佳作却并非易事,摄影者只有发挥艺术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现场的冲动和内心的体验为契机,以娴熟的摄影技艺描绘黑暗中的舞者,才有可能化平凡为神奇,创作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光绘摄影佳作。
图文 付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