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才子 不跳针的完胜演出

  • 来源:专案经理
  • 关键字:八音才子,霹雳木偶,婴儿哭
  • 发布时间:2015-12-18 09:50

  系列三 一人饰演几千个角色

  能想象吗?霹雳木偶戏推出至今已经超过2,000多集,除了主角不说,就连剧中的路人甲、路人乙,甚至是公鸡叫、婴儿哭都是由一人配音,也就是被誉为八音才子的黄文择,同时也是霹雳国际多媒体的副董事长。

  所谓八音才子其实是戏迷给予黄文择的美誉,真正算起来八音根本不足以形容他的声音特色。一个人要饰演几千个角色,不能重复,如果遇到百集之后起死回生的戏偶,还能马上从脑海里的音轨调阅出来,套句时下年轻人讲的话「根本神人级」。

  这样解释好了,在木偶戏或是传统戏曲中,存在着「生旦净末丑」,是最基本的五音。但其实五音只是统称,以「生」来说,包含着小生、老生,但老生又还没到「末」,末的年纪讲白话一些,指的是「白胡须的老人」,说起话来含糊不清。而刚刚提及的「生」又可以分为20岁、30岁、40岁……音域变换上如果是同一个人必须要有很大的功夫;又例如「旦」区分为正旦、小旦、老旦……如果没有相当的社会历练,了解每个阶段人们的性别、年纪、职业、个性……等,是难以揣摩出符合每个角色的声音,而黄文择却能收放自如,数十年如一日,演活了每一尊霹雳木偶戏出场的戏偶,赋予栩栩如生的生命力。

  后天努力,跑庙口当练功

  「我比别人多了一些机会。」黄文择提到自己的音域天分,多数靠的还是后天努力。他说,打从出生就在戏班,长期生长在木偶戏家族,尤其是曾祖父是黄马,祖父是黄海岱,爸爸是黄俊雄,三大台湾木偶戏名人的耳濡目染下,想不进步也难。

  他笑着说,如果当年没有坚持,搞不好自己就是在云林开出租车的。原来,刚结婚的黄文择,正逢台湾景气不好,木偶戏剧目萎缩的时期,黄俊雄怕他没钱养妻小,便叫他去开出租车,还准备先付掉车子头期款,「我心里想,为什么要开出租车,与其要开车不如去海边卖爆米花,赚得还比较多,而且云林又不像都市人口多,愿意乘车的人根本少之又少。于是,鼓起勇气跟老爸说,『不然,您那些压箱的旧戏偶给我,我把它们拿去翻新,整理一团去乡下郊区找机会好了。』老爸看我认真的神情,点点头同意了。」

  拿着4、50个翻新戏偶的黄文择,因为是新手,到庙口去谈戏时,压根都不敢提到黄俊雄的名字,就怕演不好丢黄家的脸,自己取名叫作「黄文择木偶戏」。加上是一人剧团,经常会演到别人不愿意接的有应公戏,也就是在坟墓旁的庙边演戏,表演的时间多数在半夜,空地上几乎空无一人,「多数戏班遇到没有观众时,常都是音乐放着,木偶插着,什么也不做,时间一到,找东主算钱。我不这样想,没有人看最好,我自己演自己的,今天想说什么、想演什么,自己演自己笑,全都当作戏棚下有很多人在看,尽管是孤魂野鬼也没有关系。两年下来,演了上百场,口白的功力在一场又一场磨练下,愈来愈流利。」

  一举成名,打败有线电视八点档

  民国72年,黄俊雄一声令下,黄文择回到了戏班,当时台视黄俊雄木偶戏轰动全省,云州大儒侠史艳文的时代,成为家家户户吃饭配木偶戏的经典时光。

  木偶戏带来的丰渥广告甜头,使得老三台争相拉拢。黄俊雄预备在中视开另外一条线路,把所有的子弟兵叫到眼前,一视同仁地进行录音,黄文择当然也在其中,「一方面是讲求公平,不会被人说厚此薄彼,只照顾自家孩子。

  很多师兄弟都跟着老爸很久,用很公开的方式,像是比武大赛一般,谁的功夫好,立马见真章,半点怨不得人。」黄文择回忆起师兄弟口白比试,仍津津乐道,印象犹新。

  「结果我胜出了,只是第一次上电视就要我去演史艳文,还真的没有自信,这是当时最红的戏码,万一搞砸了,怎么对得起黄家的列祖列宗,更对不起我老爸。」黄文择说,「但是老人家想的跟我们不一样,就是史艳文已经很红了,根本不用宣传,观众自然而然就会买单,叫我不用担心,照着演就好。」

  另一方面,黄文择心想,「史艳文的剧目压根大同小异,场景在杭州西湖,史艳文遇到刘三,刘三就把妹妹嫁给他……一样的发展,观众倒背如流。再者,口白没有老爸讲的流利。我开始跟他『磨』,要自己做编剧,起先老爸也不同意,最后说不过我,加上合约都签了,耳提面命地对我说『不可以乱编、乱搞』。」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黑白郎君」、「人称一流刀一流的荒野金刀独眼龙」都是黄文择自创出来的剧情,是过去史艳文剧目所没有的,更把黄俊雄木偶戏创作拉到另一条在线,收视率还打败了周游导演的八点档。「有一次,周游导演请中视经理约我出来见面,她很不服气怎么会输给了木偶戏。一看到我,穿着牛仔裤布鞋去应约,还直说怎么可能输给这个小伙子。」黄文择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视演的剧目叫「古海女神龙」,因要与台视黄俊雄演的「苦海女神龙」区分。而让黄文择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有一次当兵教召,中午时间只剩他一个留在教室休息,一问之下,大家都跑去福利社看古海女神龙,其实真正在演的人就坐在教室里。「欣慰之余,知道自己算成功了,黄文择的知名度也瞬间被打响了。」

  超默契!先录音再操偶

  有别于传统在戏台上边念口白、边操偶的木偶戏;又或者在电视台搭景拍摄的单机操作,对黄强华和黄文择兄弟俩来说,无论是戏偶无法多角度呈现,或是电视台时间限制让人绑手绑脚,都有那么一丁点不足。

  这点到霹雳木偶戏的时期才算是彻底改善,求好心切的他们,凭借着对木偶戏执着,发展出一条龙式的影视制作流程,从脚本到可视化区分成15个部门,口白即是其中一环,由黄文择掌舵。操作模式打破了既往,也打破一般韩剧、日剧的配音方式,霹雳木偶戏采取「先配音,后演戏」的模式。

  黄文择指出,国外都是拍过动画才配音,国内连续剧则是边讲边收音,我则是收到剧本后,半夜三更跑到录音室去配口白。「这点我倒是很自豪,当我录音、配音乐出来后,几乎是完整的东西,操偶师会根据这些音文件去录像。」「我自己当过导播,做过现场、做过灯光,也做过效果,操偶也懂一些,可以说是对现场非常了解。打个比方,素还真约人在凉亭讲话,脑海就会开始想象这个凉亭的样子,现场布景大概搭多大、多远,素还真从这里走到那里需要控制在多少时间,而且素还真边走边想的表情和气息都要到位,刚好走到凉亭遇到那个人后,多久时间要开始讲话、响应,都得一一兼顾。」黄文择解释。

  光听就觉得不可思议,时间得要算的很精准,而且这一个人讲完话后,下个人继续对话,再应对、再对话……何况一场戏可能有三个人、四个人、风声或树叶声,得要不同的声音呈现,全然是黄文择一人独自配音。采访当天亲眼见识到,现场播放黄文择事先配好的口白,操偶师跟着口白操弄着戏偶,声音和戏偶合而为一,虽非同时收音,却达到一模一样,甚至更为出色的效果,令人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木偶戏得兼具教化功能

  「我常说老天很眷顾我,平常没什么忧虑,没有特别的顾忌,又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又可以赚钱。即使遇到感冒生病,一进到录音室,所有病痛当场就会缓和起来。」黄文择说,「真正遇到身体不舒服,声音也是骗不了人的,尤其霹雳木偶戏有一群死忠的粉丝,看到戏听到声音就知道我的身体状况,还会特别到官网或是来信跟我说『文择老师,您最近感冒喔!要保重身体喔!』办公桌上还会收到枇杷膏和润喉糖。」

  「这也是现代观众和过去观众最大的不同。还记得有一次,我老爸遇到感冒不能演的时候,硬着头皮派大师兄上场,不出几分钟,木屐、甘蔗、香蕉皮都会在戏台上出现。还得要老爸亲自上台道歉,才能让观众平复情绪。」黄文择笑着说,那时真的学乖了,只要老爸状况不好不能上场,那天就会躲得远远的。

  从对木偶戏的喜欢到热爱,又是家族事业,如今事业再成为志业,黄文择始终如一,在他心里认为,木偶戏必须在带给观众欢乐之外,还得要多一分教化的力量,「服务社会、服务戏迷,尽量把质量做好一些,让观众看起来很享受,是共同的追求!也是盼望!」黄文择如此说道。

  文/吴怡铭 PMP PMI-ACP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