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撑起台湾首部3D动画电影

  • 来源:专案经理
  • 关键字:霹雳,台湾,3D动画电影
  • 发布时间:2015-12-18 10:15

  系列七 勇于创新,跳脱框架

  2015年春节期间,霹雳木偶戏睽违15年再度跃上大屏幕,这回登场的是3D立体电影《奇人密码》,虽然票房不如预期,对黄强华和全体霹雳员工来说,却是将台湾传统艺术结合高科技的完美呈现。而这场华丽的冒险,奠定日后霹雳木偶戏的中长期策略──每年一部剧场版电影、二年以上则3D电影登台亮相。

  当人家说,拍电影是很不聪明的做法,毕竟要达到大屏幕的质量和标准,不论是投资成本、人力物力,乃至整个道具、布景、造型、操偶的细腻度、动画都要审慎而为。一个不小心,摔个粉身碎骨不说,还可能尝到失败之痛。

  黄强华一身是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的目标永远只有一个──将木偶戏发扬光大,过程即使艰辛,也不屈不挠向前行。

  挑战3D,跨出别人不敢的第一步「既然想把台湾的传统艺术,这么好、这么美的一种技能,告诉全世界的人。我想,电影是最快、也最直接的做法。」黄强华一语道破电影能带给霹雳木偶戏的新契机。

  当年拍了《圣石传说》,当时票房约新台币1亿多元,大概亏了2亿元,黄强华却不觉得是一种伤害,反而认为对霹雳品牌形象是提升的,尤其当年适逢921大地震,还能得到观众的支持和肯定,是莫大的安慰。不过,今(2015)年上映的《奇人密码》,惨淡票房却对黄强华打击很大。

  「之所以会去拍摄3D电影,我们的思维其实很简单,初衷很单纯,台湾从来没有拍过。这部片存在许多的动画、合成技术,全数都是由台湾人一分一秒完成。我们很热情地去打造属于台湾的技能,而且,我敢说只有霹雳敢做。」他坚定地说。

  《奇人密码》存在许多创新,跳脱出既有的霹雳木偶戏框架,以语言来说,讲的是国语和闽南语并用的自然语。同时,也打破传统木偶戏单人口白,改用多人配音的方式,邀请歌手萧煌奇和A-Lin参与。最重要的是,砸下重资买了3D摄影器材,从无到有地摸索,试想戏偶得手动操作再加上3D,不仅主角机械人阿西的拍摄就需要高超的操偶技术,更别说实拍与虚拟动画合成的高难度挑战,光是4K的档案在动画算图时就得跑很久,连好莱坞大师级都很难驾驭,可谓是全球第一部全真偶版3D立体动画电影。

  不追风、不炒短线

  《奇人密码》在电影院叫好不叫座,黄强华认为,过去霹雳木偶戏给予观众太强烈的意象,使得今日的创新成为格格不入,在不符合期待下,导致情绪上的强烈反应,网络的负面评语也随之出现。尽管如此,仍有许多观众大声叫好,甚至用台湾的阿凡达来形容,由此可知电影中3D动画维妙维肖的程度。

  「有时候去思考这样问题,就好像得有人出来当一个傻瓜,傻瓜的人愈多反而会更进步,会想要去吸收一些国外电影的技术,霹雳就是这样。」黄强华说,决定开拍3D立体电影时,台湾连器材都没得租,几经评估后,决定从国外买一台SonyF65摄影机,「会去买3D器材,全然是希望能将电影工作当作是霹雳的长期目标,不是说拍一部片后就算了,我们的期待是拍10部、20部……一直拍下去。」

  不仅如此,连一颗要价几百万的灯,黄强华也毫不眨眼地买下去,还将位于云林土库埤脚五、六千坪的摄影棚打造成3D场景,《奇人密码》的楼兰国王宫,外界以为是计算机特效所呈显现的技术,实际上是剧组参考许多古书和图鉴实景打造。棚内还搭设了全台湾最大的蓝绿幕木偶戏虚拟摄影棚。

  「霹雳是玩真的,并非只是炒短线而已。光是电影内容不强调追风,紧紧维系在木偶戏本身,它的精髓以及它最好表演的剧种,也就是定位在武侠奇幻,再加上一些励志的情节,就是最好的表达。我们追求的是市场最先进的技术,而不是追捧市场最热的题材,毕竟有些市场流行的题材,套用木偶戏不见得适合,这是我们一再思考和审查的。」黄强华认为。

  找出符合剧情的最佳模式

  黄强华表示,曾经有人问我,《奇人密码》为何要打破闽南语配音,改走自然语,是不是因为要在大陆发行的因素。「我的答案没有那么复杂,主要是习惯的问题,有些电影讲的是台湾的故事,例如《艋舺》或是《总铺师》,说闽南语是合理的。但《奇人密码》故事发生在丝路的楼兰国,于是我们用另一个角度来看木偶戏,丝路在过去就是东西方要塞,所以把会讲闽南语的角色当作外来移民来处理。要不然,讲闽南语对霹雳木偶戏来说,又有什么困难呢?」

  他接着解释,霹雳木偶戏之所以会拍电影,主要是想利用木偶戏来传达另一层思考,故事的内容如果还是跟霹雳木偶戏的戏偶班底一样,讲的故事如出一辙,那又有什么看头呢?「但还是有很多人用狭隘的观点、很框架的方式来思考木偶戏,以为闽南语才是最适合的表达方式。我认为电影要欣赏的是,角色讲的有没有地道,要求的情感有没有释出,这才是看戏的重点,而不是拘泥在语言的问题上。」

  现在相关器材都已买进,是不是也意味「拍电影」将成为霹雳中长期策略?黄强华点头表示,未来拍摄会走两种型态,一种是剧场版,属于成本比较低的,一年可以朝一部来发展;另一种是3D立体电影,采比较精致的做法,一定要两年以上才能完成。

  排除3D困境,找出解决之道

  霹雳全体员工对这部电影付出极大的心力,几乎是竭尽所能地完成每个细节,从不会到会,从错到对,所有的过程都没有人可以询问。因此,还曾邀请好莱坞大师级摄影师来台,这位大师看了霹雳的状况后表示,「你们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问题,我们也经常遭遇到这些困难,这些问题是你们拍摄时,自己要尝试去解决的,谁也不能告诉你解决方法,3D贵在没有一套制式的东西。」

  就以剧中主角奇人「阿西」来说,身型打破木偶戏人物的设定,四肢都有活动关节,几乎让霹雳操偶师伤透脑筋,更难的是,阿西也不像其他戏偶身上有衣服布料可以遮蔽,一不小心就是穿帮,NG重来成了家常便饭,「尽管操作受限,操偶师却愈挫愈勇,硬是不用合成的方法解决,电影中很多高难度的动作都是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点滴完成。」黄强华说。

  此外还有一幕也是《奇人密码》中的经典,女主角张彤的哭戏,试想木偶戏该怎么哭才能像真人一样?得由操偶师在戏偶后控制,用小针筒从眼窝去注射水源才能营造出效果,力道控制不对就像喷泪,不够柔软;力道太小又显现不出张力,结果NG了57次才完成一个镜头的拍摄。成功的那一次,现场全部大叫「这个好!这个好!」张彤的操偶师甚至感动地说着「我要哭了!」

  《奇人密码》花了3年,投资了3亿,总共用1,600至1,700颗镜头拍摄完成,其中1,500颗镜头须采后制加工,光是后制人员就有300位。「一切只是开始而已,这一次所有剧组得到的经验无价,也为往后3D立体电影的拍摄上了宝贵的一课。未来,我们将继续为『打造华人最优质的3D偶动漫电影』努力。」黄强华为下一部电影开拍留下绚烂的伏笔。

  文/吴怡铭 PMP PMI-ACP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