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屏幕的技术“争斗”
- 来源:新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电视屏幕,三星,TCL,海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28 14:08
今年的彩电市场精彩纷呈,围绕着显示屏幕的各种技术、各种概念,中外厂商展开了一轮轮的隔空争斗。
从年初的量子点电视VS OLED电视,到年中的曲面电视VS平面电视,及至年末,激光电视和OLED电视又展开了谁才是下一代电视的争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场电视屏幕的技术“争斗”。
4K电视:群雄共舞
技术核心:分辨率
代表厂商:所有厂商
从技术角度看,4K中的这个“K”是衡量分辨率的一个指标,4K就是3840×2160的分辨率。不过,仅是屏幕达到3840×2160的分辨率不能真正称之为4K电视,想要4K电视真正达到4K的水准,必须保证屏幕、解码芯片及所播放的节目均达到3840×2160的分辨率,才能够完美实现4K画质。
既然是分辨率,自然会有比4K更高的分辨率。夏普在今年8月推出了一款80英寸的8K液晶电视,分辨率能够达到7680×4320,是全高清电视的16倍、是4K电视的4倍。
当然,就目前而言,在4K电视片源都非常稀缺的情况下,8K电视想解决片源问题并走入寻常百姓家还是颇为困难。
曲面电视:真弯还是假弯
技术核心:曲率
代表厂商:三星、TCL、海信、长虹
曲面电视会给用户带来犹如弧形大型剧场的影像环抱感,可以说是全浸入式体验,给予观看者如在影院般的沉浸感,让人身临其境。但也不可否认,曲面电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说价格更高、不方便挂置墙壁以及只有在屏幕中心前方的“帝王位”才能获得最佳体验等等。
曲面的争斗很大一部分原因出自该曲面到底是被掰弯的还是技术上真正实现自然弯曲,其背后实质是LG推崇的OLED电视自然弯曲与三星为主的曲面LED电视之间的争斗。技术层面上,OLED可实现自然弯曲,而LED电视不能,被强行掰弯的曲面LED电视在工艺上直面硬性烤弯易爆屏,容易大面积漏光;亮度只有两边较亮,视角度小于76度,只适合单人观看。
OLED电视:LG阵营领跑
技术核心:自发光
代表厂商:LG、创维、康佳
OLED面板是一种新技术,其和液晶面板的差别很大。OLED以其特有的技术优势被公认为是下一代的电视显示技术,从对比度、黑场亮度、响应速度、全色域、广视角到它的可弯曲、可折叠、环保材料、低功耗等。
现在市售的OLED产品,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大屏OLED电视,生产方式和液晶面板有很多相似之处,其最大优势在于色彩和轻薄,但劣势也是有的,就是价格比较昂贵,并不是适用于普通的消费者,不过可以肯定OLED是更为先进的显示介质。
在OLED还难以大规模量产的前提下,一些电视厂商便开始了概念炒作,大打“技术”牌,比如ULED、GLED、QLED等各种显示技术概念,它们本质上都还是LED电视。
量子点电视:三星的反击战
技术核心:无机纳米晶体
代表厂商:三星、TCL
量子点电视听上去很高深莫测,其实就是QLED电视的另外一个名称,QLED是“Quantum DotLight Emitting Diode”的简写,中文译名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每当受到光的刺激,量子点便会发出非常纯净的有色光线。使用量子点材料的背光源是目前色彩最纯净的背光源。
目前,各大屏幕厂家将其使用在LCD液晶屏的背光源中,无论是上游液晶面板厂还是整机厂商,都将应用了量子点薄膜的液晶显示产品定位为高端产品,并以高色域和低功耗作为卖点。TCL将此技术产品称之为量子点电视,三星则称为SUHD TV,索尼则是特丽魅系列,甚至是OLED推动者的LG也推出了类似的量子点技术电视。
激光电视:海信独行
技术核心:超短焦投影
代表厂商:海信
从目前的卖场状况来看,“激光电视”出现的频率还不高,虽然长虹和康佳也有激光电视产品,但事实上传统电视厂商中只有海信一家在力推。现在所谓的“激光电视”,其本质上是投影机产品。
激光电视糅合了激光光源与超短焦投影机技术的崭新产品,普遍搭配100英寸的高增益抗光幕。相对于传统投影来说,激光电视色彩鲜明、亮度高。相对于液晶电视来说,激光电视屏幕尺寸更大更灵活,且不受视角方向性影响。
不过,激光电视受限DMD芯片,全是1080P的,而高端液晶电视机4K基本是标配,在清晰度上激光电视仍需提升。另外,激光电视因为不是自发光,因此需要观看环境,在客厅需把窗帘关起来看,需要像电影院一样,要黑环境。
文丨本报记者 洪英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