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这部文学名著中体现着许多管理的学问,企业管理者可从中吸收一些养分来优化企业管理。其中,王熙凤作为贾府的大管家,在协理宁国府时,对预算管理有着极为深刻的诠释。
预算是以数量化方式表述对某一主体或项目未来一段时期的计划或预测,是设定目标、促进对后续业绩评价的活动。在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上任之初,她便命丫环彩明订造账册“做好估计”,要家仆拿花名册来查看,以弄清家底。这是事前控制,即首先对所要投资的项目或生产经营进行规划、编制预算,以便为实现计划目标制定工作标准。
王熙凤在发放实物时,也是“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这样一来,自然是“某人该管某处,某人该领某物,弄得十分清楚”。这样的预算管理明确规定了有关人员的责任以及目标,使相关人员心中有数。荣国府的四个执事人来领牌,先呈上“帖儿”,凤姐命丫环彩明念帖,听后便知其中有两项超支,遂掷回帖子并严加斥责。在这一控制流程中,“帖儿”无异于现代企业的“采购申请单”。由于所有的采购已有了彩明的预算做标准,在审批过程中,凤姐亲自按“预算”审核,“采购申请单”获批后方能获准执行。这是事中控制,可以协调、限制差异,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
不仅如此,凤姐还根据“账册预算记录”来判断哪些实物该领而未领,以督促下属执行。这是事后控制,可鉴别偏差,纠正对实现目标不利的行为。在这样一套严密的预算控制下,加之凤姐的严格审核,“需用过度”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可见,预算管理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
凤姐的这些预算管理手段对企业管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做好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预算的基础是计划,预算能够帮助企业提前制定计划,避免盲目发展,降低一些不必要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实际上,制定和执行预算的过程,也是企业不断用量化的工具使其自身的经营环境、自己拥有的经营资源和企业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通过预算,企业各部门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便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避免出现问题时由于责任划分不清而相互推诿,进而调动企业各部门的积极性,促成企业实现长期目标。预算还为企业提供了绩效考评标准,便于对各个部门实施量化的业绩考核和奖惩措施,也方便对员工进行激励与控制。
在预算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使预算控制失效的潜在危险。首先,企业应避免预算过繁。如果对极细微的支出也做了具体的规定,那么,主管人员在管理自己部门时就会束手束脚,这样会限制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过细过繁的预算会使授权名存实亡。其次,在企业预算工作中,还应避免使预算目标取代企业目标。如果主管人员为了使自己部门的费用尽量不超过预算的规定而忽略了企业的目标,预算管理就失去了它原本的目的。再次,企业预算工作中还容易出现效能低下的问题。企业在制定预算时有一种因循守旧的倾向,在过去所花费的某些费用,很可能成为今天预算同样一项费用的依据。比如,如果某个部门过去购买物料花了一笔费用,这笔费用就成了今后做预算的基础。此外,由于主管人员通常知道预算经过一层一层的审批,原来申请的金额大都会被削减一部分,因此,申报者往往会有意扩大预算费用的申请金额,甚至远远大于实际需要。所以,企业必须运用一些更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改变这种倾向。否则,预算很可能会变成掩盖懒散、效率低下的主管人员的保护伞。
企业实施预算管理,应确立“以企业战略为基础”的理念,使日常的预算管理成为实现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石。如果预算缺乏企业战略的明确指导,只重视短期活动,忽略长期目标,使短期预算指标与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不相适应,这样的预算管理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之前,应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以此为基础编制各期预算,这样可以使企业各期预算前后衔接起来,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
企业实施预算管理应有全局观念,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指标体系,将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费用预算、现金收支预算都体现在总预算中,将组织经营的各个阶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企业实施预算管理还应注重“以人为本”。除了执行预算管理过程,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措施,以预算标准考核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外,还应注意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来。
文 周德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