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2016年“一带一路”国家通关将更便利

  •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 关键字:海关总署,一带一路,通关
  • 发布时间:2016-03-05 15:06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已经进入到务实推进阶段。近日,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表示,2016年中国将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通关便利化领域的合作。

  据了解,海关总署在各部委当中,较早提出落实“一带一路”实施方案。其方案以推进互联互通、实施“关通天下”为目标,重点从畅顺大通道、提升大经贸、深化大合作三个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跨地区的合作、跨关境的合作,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式的互联互通,“我们已经和131个国家签署了166份合作的文件。其中就包括不少‘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于广洲表示。

  2015年5月,海关总署在西安举办了“一带一路”的高层论坛,沿线65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论坛。会上,海关总署提出了“用政策沟通服务互联互通,用通关便利提升互联互通,用公平安全维护互联互通,用科技创新支持互联互通,用能力建设保障互联互通,用开放合作促进互联互通”六点倡议。这六点倡议在西安会议上得到了世界海关的认同,对发展互联互通,促进贸易便利化,促进区域发展有推动意义。

  2015年9月,海关总署又在南宁和哈尔滨分别组织了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研讨会和中俄海关、口岸、铁路部门互联互通联席会议,推动了西安成果的落实,世界海关组织也发了一个《西安宣言》,来认同、支持、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使通关便利能够开展起来。

  2015年7月,在俄罗斯乌法会议中蒙俄元首会晤当中,双方签订了《中蒙俄海关关于创造便利条件促进贸易发展的备忘录》和《中蒙俄海关关于边境口岸发展领域合作的框架协定》。2015年12月份,三国的海关负责人又专门在北京召开了会议,建立了合作机制,研究今年三方海关口岸合作的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包括监管结果的互认,绿色通道等等。推动互联互通不仅是有方案,也是有实施、有措施、有推进。

  对于外界关心的“渝新欧”等中欧班列,于广洲称,海关总署已经连续三年就支持班列运营举办了监管研讨会,推动沿线国家的合作平台,建立联系机制,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渝新欧”沿线国家的海关,都有一个机制性的合作文件,建立了直接的合作关系,有效地解决了班列通关的顺畅问题,减少了海关的查验,加快了通关速度,降低了运行成本,支持中欧班列顺利运营和发展。

  对于与周边国家的快速通关、绿色通道问题,于广洲称,农产品绿色通道是海关总署支持新疆等一些地区快速通关的有效举措,目前,仅中哈“哈巴克图—巴科特口岸”两年来农产品的通关时间缩短了90%,效果明显显现出来,两国农民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都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另外,我们又与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加快了商签农产品绿色通道的进度,中塔农产品的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上个月已开通。”于广洲说,中吉的两对口岸又开通了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这对农产品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农产品有一个保鲜的问题。

  于广洲表示,下一步海关总署将提升与沿线国家贸易化便利水平,推进沿线国家口岸执法机构的国际合作,2016年将重点深化通关便利化领域的合作,与更多的国家签署合作文件,扩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沿线国家海关互联互通,提高通关效率,做到“一带一路”布局到哪里,“三互”就部署到哪里,海关的服务就跟着拓展到哪里,真正实现“关通天下”。

  最近中俄贸易额处在下降通道中,为促进中俄贸易投资与合作,中国和俄罗斯海关有什么新的举措或计划?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称,2015年以来,中俄双边贸易呈现的是萎缩的情况,一方面中国自俄罗斯进口主要是大宗商品,而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又大幅下跌,就拖累了中国从俄罗斯的进口。另一方面,因为俄罗斯国内经济的原因,也导致了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陷入了低迷。2015年前11个月,中国与俄罗斯双边贸易进出口值同比下降了28.7%,其中出口值下降35.5%,进口值下降了19.9%。这几年,中俄海关密切双边的合作,每年都进行多次的高层会谈,“中俄双方一直在研究促进中俄贸易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企业的通关便利。另外,在边境口岸,我们也加强了边境海关双方的合作,对中俄贸易提供了很多方便。”黄颂平指出。

  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便利通关成果

  1、中国、匈牙利、马其顿、塞尔维亚四国海关署长共同决定全面深化合作,为中欧货物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沿途经马其顿、塞尔维亚并通过匈塞铁路进入欧盟腹地打造一条便捷、快速、高效的“绿色通关走廊”。经中方倡议,四国海关将在通关制度、联合风险分析和布控、数据信息交换、通关协调机制和海关执法合作六个方面推进具体合作。

  2、中俄海关于商定将继续在简化海关手续、改善通关环境、促进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多下功夫,支持两国重点产业发展和促进欧亚外贸增长。积极开展信息交换框架下的“绿色通道”项目,逐步扩大参与试点企业范围,在试点成功基础上,推广到海运口岸,为更多进出口企业提供便利。

  3、中国海关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了有效对接的战略安排。中国海关总署表示,海关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将把“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双方商定加大在战略性大项目合作上的相互支持,增强国际贸易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为“渝新欧”、“郑欧”在内的中欧货运班列过境欧亚经济联盟关境提供通关便利,重点推动中国海关与联盟成员国海关互联互通,有效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4、中国海关与哈萨克斯坦海关宣布携手促进战略对接。中哈双方将把目前在通关监管等方面开展的合作,统筹纳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框架,如农产品“绿色通道”、AEO互认、预先信息交换等,并研究了在哈境内中哈铁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按照《京都公约》制度监管的自由贸易园区。

  文/齐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