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潮流的古典艺术

  • 来源:小资CHIC!ELEGANCE
  • 关键字:艺术,失空斩,王珮瑜,王心心
  • 发布时间:2016-03-11 11:23

  非常“京”彩,“瑜”音绕梁

  小资CHIC!:登台表演了众多剧目,《失空斩》《搜孤救孤》等,你个人印象最深的是哪部?

  王珮瑜:印象最深应该是《搜孤救孤》,这出戏在我还没有进入专业戏校之前,就已经陪伴我很久,每天听着孟小冬先生的录音入眠。进入戏校以后,我的老师王思及先生也是以《搜孤救孤》作为我的开蒙戏之一。再后来我通过这个剧目获奖无数,我还把《搜孤救孤》和《赵氏孤儿》进行了融合,推出了“马余兼美”的墨本丹青版《赵氏孤儿》,并获得了第25届戏剧梅花奖,我对这出戏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小资CHIC!:马上要在今年4月为大家带来《王珮瑜和她的朋友们--2016京剧清音会》,你将为大家呈现哪些戏曲中的精彩片断?

  王珮瑜:《瑜音绕梁京剧清音会》,是我和我的团队在2010年创立的演出品牌,即清谈+演唱的小剧场沙龙式演唱会,节目也在每次的演出中不断改版升级。2016年的这一版清音会,主要突出“我和我的朋友们”。这些来,我和我的合作者们建立了无比紧密的舞台合作关系。我在4月的清音会中,会将琴师、鼓师、为我配戏的演员,以及始终伴随我左右但很少露面的创作者和艺术家等都请到舞台上来,和我一起完成这场期待已久的演出。

  小资CHIC!:你敢于去掉不必要的形式和“噱头”登台,一人从容面对观众,这可以说是京剧表现形式的一种突破,除此以外,你的清音会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和改变?

  王珮瑜:我常常形容清音会是一场“寂寞”的演出,只有一个人在台上唱,没有任何其他表演。我们知道京剧艺术里包含“唱念做打”,而唱是最容易被流传的一种,因此我的清音会立足于演唱,再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剧场等情况做调整。这次4月的清音会,会有传统戏演唱、吉他伴奏演唱、以及更多首次尝试的跨界融合。

  小资CHIC!:相比电视电影,甚至是音乐剧舞台剧,京剧的关注度在年轻人眼里并不高,你觉得这主要是什么原因?

  王珮瑜:我不认为京剧的关注度在持续下降,每一个事物都有生命周期,京剧曾经在上个世纪一统天下,而今天它只是需要休整一下,换换血而已。这些年,传统艺术有种大规模回归的现象,看京剧已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其实京剧艺术你必须要去现场感受才能知道其中秘密,我只是比较会用现代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讲述京剧。把老戏放在新容器里,看着就很别致。

  小资CHIC!:除了京剧,在传统艺术中自己特别喜欢哪个?

  王珮瑜:我小时候生长在苏州,耳濡目染了姑苏评弹,曾经在九岁那年抱着琵琶登台唱了丽调开篇《新木兰辞》。所以对评弹还是很有感情,它是优秀传统艺术的代表。

  演出时间:2016年4月8日-2016年4月9日

  演出场地:东方演奏厅

  王珮瑜

  著名京剧演员,余派坤生。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建国后国家培养的第一位女老生,有“当代孟小冬”美誉。在她自己开设的“瑜音社”公众号中,记叙了许多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京”彩。其实在生活中,佩瑜也爱追美剧、玩摄影、研茶道,兴趣广泛,传统艺术和时尚潮流在她的体内相融相合,而她也正在用流行的方式演绎传统艺术的精髓。

  陶醉疗愈之(至)曲中(终)

  小资CHIC!:即将上演《葬花吟》,想阐述的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

  王心心:《葬花吟》出自曹雪芹的葬花词,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代表作,虽然宝玉和黛玉彼此性灵相通,但宝玉在长辈的作主之下娶了宝钗。然而当宝玉和宝钗正热热闹闹地拜堂成亲的时候,心碎、绝望的黛玉,也正凄凉地走向她生命的终点。《葬花吟》想要描述的就是黛玉葬花,感叹身世遭遇悲凉,面对人世抑塞不平,不甘屈服的性格。

  小资CHIC!:南管之外,主要是用到了哪些表现手法?

  王心心:《葬花吟》最起初是我2002年底创作的,但这次的演出中会有古琴的结合。2003年在法国的时候,我曾经演出过《葬花吟》,但回来台湾后我发现其实古琴完全可以融入进这部作品里,因为南管是表现个人内心的修为、感情、心境等感情,而古琴亦是文人雅士陶冶情操,自我沉醉的乐器之一,所以我觉得古琴可以和南管结合地很好。

  小资CHIC!:之前你的作品《琵琶行》及《声声慢》也都在国内外有过百场演出,不同国家的人对于你作品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王心心:一开始我也有担忧,在国外演出是没有字幕的,而我唱的都是福建话,但他们都可以突破语言的障碍,沉浸在曲目中,之后我就慢慢有了自信,其实我们听国外的音乐也是这样的,有时候听不懂歌词但却能听懂音乐。

  小资CHIC!:2003年,你独力创办“心心南管乐坊”,致力于南管与当代艺术跨领域的合作。自己创立工作坊,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王心心:一开始推广会借跨界来结合,例如和舞蹈、交响乐、国乐(台湾),音乐剧等,是比较丰富和华丽的。可我一直在思考,南管音乐的本身是修身养性、平静、疗愈的音乐,是感觉品一壶茶,要慢慢地斟酌,品它在喉咙中的回甘和韵味。所以这几年我会慢慢回归南管本身的音乐特色,因为南管的表现方式如同修行,不论开心和悲哀,都是缓慢的呈现,让你的审美此时无声胜有声,痛苦的时候让你欲哭无泪的意境。

  小资CHIC!:这两年来你一直致力于“唐诗南管新唱”的制作与发行,专辑的构想酝酿已久,有这样的计划吗?

  王心心:南管不太适合纯唱歌,我又很想把佛曲谱成南管乐,所以有了《此岸彼岸》,另外一张是南管纯音乐《记相逢》。今年我想把李清照的《声声慢》等5首她的词做一张专辑,还有就是《葬花吟》。

  小资CHIC!:除了创作南音之外,你平时生活中,最喜欢做什么?最佳的放松方式是什么?

  王心心:我早上就在泡茶,基本上每次演出、练习之前我都要泡茶,这是我一天生活的开始,品茶可以提神温润你的身体,沏泡到一定的浓度,回味其中的苦和甘。

  演出时间:2016年4月21日-2016年4月22日

  演出场地:东方演奏厅

  王心心

  当代华人最重要的南管音乐家之一,生长于福建南管的故乡─泉州。四岁开始学习南管;精习指、谱大曲及各项乐器,尤以歌唱著名,是南管界少见的音乐全才。曾任福建泉州南音乐团专职乐师、台北汉唐乐府南管古乐团音乐总监,经典作品如《葬花吟》《琵琶行》及李清照的《声声慢》等。

  编辑/韩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