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利博越高温+高原试验见证行
我走了一趟吐鲁番和昆仑山,其中前者属独特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日照长,气温高;而后者平均海拔5500~6000米,有中国第一神山之称。两地得天独厚的高温、高原环境,得到了很多汽车厂商以及研发机构的青睐,自然而然成为车辆高温高原试验的宝地。吉利博越也在这两地进行高温高原试验,而我此行的目的,就是揭秘这场品质验证的全过程。
吉利博越实际上已经秘密测试三年之久,按照车辆的研发周期计算,此次探秘的时间算是产品的最后验证阶段,也就是产品整体基本成型,在新车上市前对之前的研发工作做最后的验证。吉利博越是在NL平台下全新开发的一款SUV车型,经过长达三年的整车试验,产品已经相当成熟。所以,在整个高温高原试验中,并没有出现太多的问题,更多的是对前期研发工作的验证。
真金不怕火炼
吉利博越夏季测试时间为2015年7月20日~9月15日,测试里程为60000公里,其间高温路试时地表温度可达71℃,室外最高温度达到52℃。至于高原路试部份,则是要行驶到最高海拔为5231米的唐古拉山。由于高温高原试验是一个长时间跨度的检验测试过程,我无法全程参与,所以仅是参与了一小段的试验过程,参与的高温试验地点为吐鲁番火焰山(试验当天的气温39℃),高原试验地点为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
盛夏,在其它整车厂大多选择海南进行高温测试的时候,吉利选择了气温更高、气候更干燥的新疆吐鲁番进行高温标定试验。当地气温逼近40℃,地表温度已经达到55℃,经过暴晒的车内气温高达83℃,在这样酷热的环境里,尘土飞扬的热浪中,吉利博越的车身塑料件基本保持完好,热启动的时间均在1秒以内,发动机热怠速及高速表现俱佳,空调冷风效果也不错。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似乎高温的洗礼也更好地凸显了此车有底气的品质。
过程很复杂,实践出真知
从车型研发到试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就拿底盘的开发来说,其中会涉及到硬点的设定、弹性件的刚度设定以及减震器阻尼的调校;另外转向器的设定以及ESC系统的调校,都是属于底盘开发和调校范畴的。而除了前面谈到的各个调校项目之外,吉利博越还加入了轮胎的调校,使得轮胎与底盘匹配更好。
底盘的操控性调校是很重要的环节,其中涉及到减震器、弹簧、杆系衬套、横向稳定杆以及轮胎,这些零部件会被设置不同的参数然后装车试验,找到最优化的匹配组合。就拿减震器来说,减震器的调校会通过供应商提供的调节减震器(一种可以随意调节阻尼的减震器)来实现。根据参数要求,工程师对减震器的阀系进行更改,在更改过程中,根据客观测量和主观评价不断优化这款车。
吉利博越这款车的底盘已经经过三次调校,第一次调校是在裸车阶段进行的,这个阶段的调校相对简单,只要选择适当的零部件参数,保证车辆有正常的行驶性能即可;第二个阶段是在车型软模样车出来之后,对减震器做正式的调校,在这个阶段还会涉及到轮胎的匹配;第三个阶段是经过长时间路试得到评价报告后,再做针对性的调校。
转向的调校也是操控性调校中很重要一部分。据了解,吉利博越采用的是EPS电子助力转向器,EPS的可调性比普通液压助力的可调性要大很多。EPS整个转向力感的大小,包括阻尼的手感以及路感的反馈都是可以调校的。另外,不同车速应对的不同转向角度都会有复杂的组合,这些会根据车的风格在其中找平衡点。
路试过程是无法对底盘的弹性组件做任何调节改动,故而底盘调校的工作必须临近试验场,在拆车车间才能进行,方便对各种弹性组件的参数作出匹配。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路试就是对此前底盘部件参数设定做个检验,然后根据试验结果回试验场调校,如此反复验证,直至达到最佳状态!
成熟之作,只待市场考验
此次长达一个星期的试验探访,笔者跟随试验车队从吐鲁番,途经敦煌再到格尔木,爬上昆仑山山口(海拔4700米),这一路长途跋涉展现了吉利博越的实力。经过长达三年的试验,吉利博越已经相当成熟,这是工程师团队用心打造的力作,至于其上市之后能有何等销售表现,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Text/Photo:黄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