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政效率低下、腐败等挑战中企投资
-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企,尼日利亚,投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5-04 11:18
中企在尼日利亚投资情况调研发现
尼日利亚地处西非东南部,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拥有1.8亿人口,对周边国家有很强的辐射力,也是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最主要的目的国之一。
中国驻拉各斯总领馆经商室和在尼日利亚的中资企业都表示,尼日利亚市场潜力大、投资机会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赴尼日利亚开展贸易投资合作。目前在尼中资企业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中土集团、中国铁建、中材国际等从事工程承包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国有企业;另一类是从事机械设备、服装、日用商品等贸易的公司。总体来看,在尼投资的有利条件主要是: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成本低廉;市场开放程度高,投资准入门槛较低;政府鼓励外国投资,在注册、用地、税收和资本流动等方面有一系列优惠政策。
同时,在尼日利亚的中资企业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比较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治安差,安全局势不稳定。尼日利亚各地犯罪率普遍较高,偷盗、抢劫、绑架等暴力案件频发,种族和宗教冲突不断,局部动荡、恐怖袭击成为尼日利亚社会的常态。据中尼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负责人介绍,尼日利亚北部是伊斯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的聚集地,爆炸事件时有发生;南部相对稳定,但以谋财为主的绑架抢劫案也时有发生,有的地方存在警匪勾结问题。据中国驻拉各斯经商室统计,平均每年有10来起针对华人的绑架事件,2014年有18起。由于治安形势严峻,当地中资企业必须雇佣武装力量加强安保。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配套服务严重不足。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缺乏维修保养,尼日利亚的道路状况很差,大大地推高了物流运输成本。矿产企业表示,在内陆采矿后运到港口的运输成本非常高。当地生活用水和电力供应也严重不足,经常处于断供状态。尼日利亚中福投资公司反映,尼日利亚全国总发电量约为2000兆瓦,但用电量需求高达1.2万兆瓦,能按时段供电,对企业生产影响很大。此外,尼日利亚没有政府统一的水处理设施,生活用水质量不稳定,饮用水也不达标。
三是外汇管制严格,货币持续贬值,造成企业利润下降。华为公司等多家企业反映,由于外汇管制,企业的营业利润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汇出。与此同时,尼日利亚本币奈拉近年来持续贬值,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多小企业已经出现亏损。最近一年来,随着石油价格不断下跌和货币贬值,尼政府的偿债能力有所下降,造成许多工程欠款严重,甚至被迫停工。
四是政府效率低下,腐败丛生。尼日利亚的法律体系是参照英国建立的,总体上相对健全,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人为因素影响执法和判决不公等司法腐败现象相当严重。受访的中资企业普遍反映,尼日利亚官员的腐败问题非常严重,从上到下随处可见。例如,尼日利亚禁止原木出口,但由于非洲花梨木的市场需求较大,许多木材采伐企业只需买通海关监管部门,对原木稍作简单加工,即可顺利运出境外。
五是工作签证难办,政策趋紧。尼日利亚政府为保护当地就业,对中资企业劳务派遣的限制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中国工人的入境规定非常苛刻。入境门槛高、签证难办是中国企业在尼日利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徐工集团反映,中国员工赴尼的签证审批手续需要3个月;在尼投资企业获得的工作签证配额很少,获得配额后也不一定能办成签证。
六是商业诈骗频发,社会信用状况较差。毕马威公司发布过一份“非洲欺诈晴雨表”,称尼日利亚是非洲大陆欺诈案件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受访企业普遍反映,由于贫富差距悬殊,尼日利亚的商业诈骗十分猖獗,令人防不胜防。从事诈骗活动的尼日利亚骗子数量之多、技巧之高超令人咂舌,为此在国际上甚至出现了“尼日利亚陷阱”“尼日利亚骗局”等专用词语。
文/郑怡 刘烁 冯耀祥
